• 方城县清河镇尚营小学校长兰丰春: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阖家团圆的时刻,全国上下被“新冠肺炎”疫情笼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清河镇尚营小学在方城县教体局和清河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迅速投入到战“疫”之中。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分组负责人的“新冠肺炎防疫领导小组”,确立了线上线下、家校内外联动防控的工作总基调。全校老师视疫情为命令,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尽职尽责,涌现了一批有担当、有作为的先进典型,兰丰春校长就是其中一位。     面对疫情,方城县教体局下发了《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里能够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尚营小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利用网络指导孩子们在家在线进行学习。经过领导和老师们的慎重思考,决定采用微信、钉钉进行网上授课,这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这让我们老师感到激动、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焦虑,孩子们能够接受这种模式吗?经过沟通了解后,虽然各家情况略有不同,但也能够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就这样,尚营小学全体教师和家长、孩子们摸索着踏上了网课之旅。     兰校长和全体教师一同制定了——尚营小学教师一日常规:早上6:40老师开始准备上午的课程:“编辑打卡通知、准备教案、课件、动画视频等;7:00准时编辑发布“晨检打卡”通知,7:20发布“早读打卡”通知,要求孩子们发早读视频或图片,早读8:00结束;8:15发布课前准备签到,8:30在线课堂直播开始,学生上传观看直播课图片;直播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传笔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时间上传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纠错;然后按学科教师利用钉钉进行直播。下午13:00准备教案、课件等,14:15发布课前准备签到,14:30教育教学直播课开始,随后要求学生上传笔记并按时间上传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纠错;然后按学科教师利用钉钉进行直播。校长进入每个班级群,对表现好的在班级群里进行表扬,表现落后的点名批评,并及时和家长电话取得联系。直到全天课程结束,老师们对一天工作进行总结上报到学校工作群,校长进行最后的统计汇总。天天如此,一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一边记录没有完成打卡的孩子进行督促,废寝忘食地在抗击疫情中一直用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生活即教育,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疫情期间,老师们在教育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并引导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孩子制定科学的生活作息安排。对于农村孩子,卫生习惯养成方面一直是他们比较薄弱的。我校老师通过微信、钉钉群等形式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新冠肺炎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老师和领导班子一起出谋划策,迅速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案,与各班主任、各教师密切联系,仔细摸底排查师生外出信息,及时准确地完成零报告、日报告,外地返乡师生统计、师生健康状况统计,做好每天全体人员跟踪台账的记录汇总并上报主管部门。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每一个上报的数据,都要求及时准确,这些都需要很大精力。校长经常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和各班班主任一遍遍核实,确保每个数据的准确可靠。     为适应新形势下家庭教育指导和线上活动的教学需要,学校组织教师们利用假期在家自我加压,静下心来阅读、学习专业书籍,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研修的形式,共同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变“疫情期”为“专业成长期”,全力以赴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为明天的春暖花开积蓄成长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尚营小学全体老师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坚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日可待!     (通讯员 兰丰春 供稿)

    • 渑池县洪阳镇中潘凡:大爱无声,“方向盘上”的直播课

        一边是身患重病的母亲,一边是等待着上课的学生;抬眼透过车窗看到的是医院的门诊楼,低头是正在讲解的题目……     渑池县洪阳镇初级中学教师段琼,一名刚刚入职不到三年的特岗老师,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间,不仅在“方向盘上”给孩子们上直播课,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爱和责任的最美丽最感人的教育课。     段老师的妈妈一年前身患重病,住院治疗。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她从没有提过自己的困难,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仅在母亲手术时请假一天,去西京医院治疗时请假两天,其他时间都是爸爸和亲戚们在照顾。     段老师的内心愧疚非常,但是学校的课程不能耽误。她也经常在心里问自己,是工作重要还是家人重要,好在父母都很支持她的工作,不让她操心家里的事,才让她稍稍宽了点心。这种断舍离最是痛心,一边是需要守护的亲人,一边是等待着上课的学生,爱与责任的平衡怎能达到?心中无尽的愧疚,唯有回到家最尽心的陪伴,来到学校最努力的工作,才是对心中的爱和责任最好的诠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节蒙上了悲伤的气氛,我们感动于医护、防护等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而段琼老师却以不同的方式感动了我们。     随着妈妈病情一天天加重,段琼老师在假期里呆的最多的就是医院,这是对妈妈最好的陪伴,希望能够看到妈妈病愈的曙光。但是时间的流逝却意味着脆弱生命的慢慢消逝,这样的痛只有作为亲历者的子女才能真切感受,对于段老师这是如何的煎熬和悲痛呢?     因为疫情特殊原因,阻断了教师们走上讲台的脚步,但是“停课不停学”的节奏却没有打断。随着假期的延长,老师们通过网络平台跟同学们见面了,段老师也开始了她的“方向盘上”的直播课。     她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备课上课,没有书本,就提前找个打印店把上课要用的资料打印出来。在医院里,病房是没有条件上网课的,最后她想了一个办法--在车里上课。车里相对安静,她把方向盘摆好角度,手机放在上面,摄像头对着要讲的题来直播上课。     为了确保网络畅通,网课不出问题,在车里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准备两个手机和充电宝才安心。上午的课光线还好,可是晚上的课就困难了许多,那时天已经黑了,她就拿着手电筒照着上课。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她尽力上好了每一节课,有时还会抽时间对前一天上课讲过的题进行抽查,为学生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一节节“方向盘上”的直播课就这样产生了,这也是段老师在妈妈住院期间上网课的真实状态--是的,为了不影响生病的母亲和学生的学习,段老师是在医院停车场自己的车里上直播课……     “这段时间确实很累,但是能做到照顾妈妈和上网课两不耽误,我还是很满足的。”坚强的段老师这样说。2月10日到3月25日,段老师一直没有间断学生的直播课,可是我们都想象不到段老师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给孩子们上课,说句“心疼段老师!”都感觉太不足以表达心中那份敬意了。     3月26日,段琼老师的妈妈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3月28日早上,听到这个悲痛的故事,我们都被感动了,感动于“方向盘上”的直播课,更感动于她对家人和工作的那份深沉的爱和责任。     这样的老师来自我们中的一员,普通、真实、崇高--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词来表达心中的敬意!虽然无法给予段老师当面的安慰,但是我们知道她是最孝顺的女儿和最优秀的老师,我们以这样的老师为骄傲和自豪!一切都会好起来,段琼老师,要好好的,加油!     (通讯员 潘凡 供稿)

    • 灵宝市朱阳二中空中课堂“最美教师”——王艺培

             用心备课的王艺培老师   虽然居家隔离,但她从未忘却一份教育者的担当和责任。 从一支粉笔变为键盘和鼠标,从一块黑板变为电脑屏幕……不一样的开学季,纵有再多困难,但她仍迎难而上。她就是朱阳二中空中课堂最美教师——王艺培     一.精心备课     朱阳二中的学子们对于老师是“亲其师,信其道”般的亲近。空中课堂刚开始实施,她就立即组织她们英语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制定年级的线上教学计划和方案。学生们没有英语课本怎么办?她提前在班级微信群里给学生发送与教材相配套的电子课本,解决了学生的无课本之忧。随后,学校收到了新课本,朱阳二中的老师们又第一时间把课本送到了学生们的手中。拿到课本之后,为了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她要求学生每天在英语群里晒批注,激励学生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更专注。     二.用心上课     “停课不停学”,疫情之下,相聚钉钉。那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医护人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面对未来不同角色的孩子,她选择向知而行,任重而道远。每天根据教学安排,准时利用钉钉开展线上教学。直播前20分钟通知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直播开始先总结前一天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然后,知识讲授,解析答疑。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中采取师生互动,连麦发言,在课后及时把学生们的听课数据反馈到群里,让他们向优秀学生看齐。     三.耐心反馈     网络教学不比线下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更要细致入微。所以课后,她精心设置习题通过家校本分层布置作业并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作业评选出优秀作业。对于作业有问题的学生,用语音或者文字的方式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及时改正并再次反馈。天天坚持,样样落实。     四.关心学生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隔离不隔爱。班里有几个学生,因父母工作忙和个人原因,不能及时参与到课堂直播中来。与这些孩子的沟通成了她这个假期工作的重要部分。课后及时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询问他们有没有看直播回放...她担心着,理解着,鼓励着,这些孩子很争气,表现也越来越好!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我们师生而言,学习同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管在哪个战场上,朱阳二中的老师们都拥有必胜的信念,都在付出全部的努力,都为赢取最终的胜利!我们一定要赢得这场战役,除此,别无选择!     (通讯员 严晓洁 供稿)

    • 抗疫日子里,这些老师的故事刷屏了,看完泪目……

        -老师好·战疫特辑-     疫情之下     医务工作者在前线冲锋陷阵     老师们则在后方不遗余力地     用自己的力量     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孩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还有不少师生志愿者     奋战抗疫一线     更有高校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     不顾一切逆行而上     ……     这些可爱的教育人     是整个战疫中最动人的篇章     他们值得我们牢牢记在心里     乡村教师     通过大喇叭给学生上课     疫情之下     很多学生都在上网课     地处山区的贵州省凤冈县鱼泉村     网络信号不稳定     于是     该村黑溪完小的     冷小雪和杨艳两位老师     便用村里的广播喇叭     为孩子们搭起“空中课堂”     张文宏劝返校大学生     待在寝室闷两周     2月24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在复旦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上表示:     对于回到上海读书的大学生     在寝室少串门少交流     尽量闷两个星期少说话     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90后音乐教师华雨辰     变身一线志愿者     她不仅是抗疫一线的志愿者     还是方舱医院的播音员     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     她就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     音乐教师华雨辰     自武汉疫情爆发后     她瞒着家里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她说:     “疫情不退,我们不散。”     武汉中学教师吴悠     奔走街头义务送药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后     除了短暂的几天停歇     武汉中学教师吴悠义务给     在困境中的武汉人     送药品、口罩和食物     到现在为止     吴悠已经给近2000户人家送过药     “有人说我作秀,     其实我只想做给我的学生看。”     吴悠认为,行动本身能承载千言万语     “我想让我的一些叛逆的男学生知道,     这个世界上是有好人存在的”     高三老师硬核直播讲课     用拖布杆厕所门当教鞭和黑板     吉林松原生物老师王钰     为了不影响高三学生的复习进度     自发给学生们直播上网课     因直播上课准备仓促     设备也不齐全     王老师就用厕所门和拖布杆     当临时教鞭和黑板     高中教师在农村老家     废弃近20年的小学里     为学生直播上课     深圳高中数学老师付明     因疫情滞留在湖北农村老家     他觉得,要想给学生上课     最好能有黑板和粉笔     因为处处封路     家人翻山跨省才买到粉笔     付明老师在一所已经废弃了     近20年的小学找到了一块黑板     开始了直播上课的日子     高三老师     在山顶搭起“直播间”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     东双河第十高级中学     高三历史老师周磊     今年带了三个毕业班     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     他利用周末给学生直播评讲试卷     由于村里信号不好     他专门跑到山顶寻找信号     为了防止电脑屏幕反光     他还花费半天时间     自己动手用竹叶和树叶     搭了一个简易“直播间”     中学教师满山找信号     架天线做直播     杭州塘栖二中的廖小兰     因疫情管控     回江西老家的她无法返杭上课     接到直播上课通知后     就开始和老公满山找4G信号     用竹竿自架天线     7名老师背背篓     给山里学生送教材     壶瓶山素有“湖南屋脊”之称     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有21村576名     3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在镇中心学校就读     从3月5日起,已回校的7名教师     分3组穿梭于大山深处     每人带着一个背篓走山路     耗时一星期将教材     分送至每个学生家中     孩子太小没人照顾     27岁乡村教师背着娃娃上网课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任桥镇民族中学     90后化学老师罗银艳     由于探亲被滞留     孩子太小没人照顾     上网课时     罗银艳便把孩子背在身上     孩子有时会哭闹几下     但学生们丝毫不受影响     只是认真听课,并做着笔记     罗银艳表示     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尽一个教师的职责     教好每一个学生     气温回暖、万物复苏     经历了一场寒冬的我们     也终于迎来了春日     截至3月30日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开学时间     感谢每一个为梦想保驾护航的老师     是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让孩子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里     感到温暖、心安     最好的等待叫来日可期     疫情终将过去     校园还会响起琅琅书声     到那时     定与少年们相见

    • 西峡县丹水镇袁店小学杨倩:疫情大考面前 彰显师者风范

        2020年新春,突如其来的疫情,吞噬了佳节应有的安宁和快乐,也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虽然不能走上抗疫最前线,但西峡县丹水镇袁店小学的老师却守在自己的战线上,以自己的担当与奉献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践行着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上讲台,他们就利用网络线上教学;不能当面批改作业,他们就让学生把作业拍照在网上批改;不能当场给学生量体温,他们就通过网络关注学生身体状况。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汇成了众志成城战疫情的画面。杨倩老师就是西峡县丹水镇袁店小学全体老师的一个缩影。     杨倩老师担任六年级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寒假一放假,她就回到了农村老家。在老家上网课,工作难度简直是上班 PLUS Pro。老家网络信号不好,上网课的时候,她的授课地点总是来回移动的,就是为了寻找网络信号好的地方,好及时给学生讲解,接收学生的反馈。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一个三岁,正是粘人的时候。爱人也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值班,照顾不了孩子。每当她要上网课的时候,只能让爷爷奶奶把孩子抱走。面对孩子的哭声,她只能红着眼眶,去为孩子们上课。在杨倩的心灵深处,没有什么比给学生按时上网课更重要。     为了网上教学能顺利进行,为了保障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在家正常学习,杨倩老师组建微信群、班级钉钉群,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前把要学习的内容——课前导学案发到群里,方便大家做好课前准备,利用课上导学案,帮助学生落实每一节课的内容,她和学生同步观看“名师课堂”,课后群内交流,重难点讲解,检测,上网批改作业,学困生辅导……夜里十点多了,孩子已经睡着了,她还在揉着干涩的眼睛,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为第二天的网络教学做准备。     虽然是网上上课,教学环节做了简化,作为年轻教师的她,对自己的教学细节一点都不马虎,学科教研群,班级学习群……她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每一条信息,错过任何一个学生的问题,眼睛干涩流泪那是常有的事。     网上教学,学生自己在家学习,师生之间隔着屏幕,为了能让学生把学习落到实处,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她发挥团队优势,采取组长和同桌负责制,同桌在线督促,组长监督,让每一位同学都在这场“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中都有收获。     上网课是枯燥的,杨倩老师努力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给回答积极的孩子点赞,师生共学一课,共晒一课笔记,给优秀的学生作业制作海报,推荐优秀诗词节目《经典永流传》…     杨倩老师没有做轰轰烈烈的事情,她却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以教师的爱心,默默无闻完成自己教师的使命,在诠释一个普通教师的师者风范!     (通讯员 宋金敏 供稿)

    • 南阳市方城县博望一中“最美老师”梁丰青: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博望一中梁丰青老师在学习   梁丰青是博望镇一中的一名物理教师,参加工作已经20多个年头了。在这20多个年头里,梁老师一直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这20多个年头里,梁老师一直工作在一线,以校为家、呕心沥血,默默地守护着心中那份执着的信念。     一、带着深厚感情,教好学生     2020年的春节,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全国上下一心投入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梁丰青老师所在的博望一中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开始了网络教学工作。梁老师每天下午准时准点的打开手机、电脑给同学们进行网课直播。     网课直播,对于一些小年轻而言,或许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梁老师而言,并非易事。已经习惯了在教室内面对众多学生上课的场景,突然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独自表演,梁老师一时也难以适应过来。一时之间搞得自己也很茫然,从没有上过网课的他不停的查资料、请教年轻的老师,请教怎样给学生上课更加高效,请教怎样使用那些网络授课平台。一次次的查询,一次次的请教,梁老师很快的从一个网络授课菜鸟变成了一个网络授课大师,后来,他还不停地对别的教师在网络授课方面进行指导。     梁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做好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梁老师带着深厚的感情,始终坚持不断地进行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教育学刊物,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怎样制作更加完美的课件,同时坚持学习教育部门在疫情期间开通的网上教学课程培训。他深知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也对不起自己的初心。梁老师在网上授课期间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教学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能够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带着深厚感情,看好大门     当新冠肺炎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辐射的时候,梁丰青老师所在的博望一中也接到了疫情防控的通知,学校领导立刻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在学校居住的教师们积极抗疫,把疫情阻止在学校的大门之外。梁老师积极的参与到看护学校大门的工作。     梁老师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在这场“战役”中,他始终发扬着先锋模范作用,说在前面,更是做到前面,带领在校居住的教师职工,誓与疫情抗争到底。当他接到学校领导的通知后,二话不说,积极的投身于工作当中,积极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单位领导一起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防控应急方案,从人员防控、各部位消毒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严格要求出入校门的教职员工履行手续:测量体温,进行登记,并且必须要佩戴口罩,切断一切传播途径。     梁老师每天的下午还要有一个半小时的上课时间,他每天上午坚持护校看护大门,直播课上完之后,立刻就回到工作岗位上来。用他的话说:上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看护大门疫情防控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带着深厚感情,奉献终生     梁老师的孩子还在读高中,按道理来讲,他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学习,但是,为了学校的大门守护,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们上课,梁老师一直在忙碌着。忙着备课、查找资料,一旦有空停下来的时候,就去学校大门坚守,替换别的老师。     梁老师有时候也提起感觉到对自己的家庭更多的是愧疚。为了工作,要备课,要查资料;为了工作,要看护大门。因为家里还有老婆、还有孩子,每天他回家,都是先给自己消消毒,换下衣服,最后回到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房间开始准备给学生上课的资料。     梁老师扎根基层,默默付出,疫情没能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他逆行而上的勇气。在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梁老师无所畏惧,笃定前行。作为一名教师,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不求回报,只讲奉献。梁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在教育的战线上用自己的一生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     (通讯员 姬怀东 供稿)

    • 三门峡市渑池县洪阳镇中教师段琼:“方向盘上”的直播课

        今年26岁的段琼,是三门峡市渑池县洪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四班的数学老师,一名刚刚入职不到三年的特岗老师。2019年至今,她遭遇了生命里最大的打击和最严重的家庭变故,她最最亲爱的妈妈,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在此期间,她咬紧牙关,忍受着内心巨大的痛苦,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坚持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坚守在教学一线,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爱和责任的最美丽最感人的教育课。     2020年3月6日,段妈妈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段琼和爸爸陪着她来到洛阳三院,想方设法做最后的努力来延长妈妈的生命。当时因为疫情原因,阻止了孩子们归校以及教师们走上讲台的脚步,响应上级“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号召,洪阳镇中按照要求,组建了工作群,让老师们在群里集体备课。段琼爸爸非常支持女儿的工作,他总是自己包揽了大部分照顾段琼妈妈的活儿,让段琼有更多时间和同事们在工作群里讨论课时设置、课堂安排,分析教法和学法。     段琼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备课、上课,没有书本,就提前找个打印店把上课要用的资料打印出来。没有地方上网课,她就想了一个办法,来到医院的停车场,在自己的车里上课。车里相对安静,她把方向盘摆好角度,手机放在上面,摄像头对着要讲的题来直播上课。     在每周三和周四的直播课上,段琼爸爸照顾着妈妈,她来到医院停车场,在车里,将方向盘固定成一个特殊角度,使直播手机恰恰固定住不致掉下。同时,将课本和习题集放在方向盘下的车座上,并用纸巾盒稍稍垫高,使手机摄像头刚好对准要直播的课本。她自己使劲的趴着身子,弯着腰,努力的用最好的状态,给孩子们上课,讲解习题。     下午她没有直播课时,她就到病房内和爸爸换班,让爸爸去车上歇一会,她自己趴在妈妈床头,一边看液体,一边打开课本,拿出计算本,边照顾妈妈边备课。     上午的直播课光线还好,可是晚上的课就困难了许多,那时天已经黑了,停车场光线不好,为了让直播课另一端的孩子们看得清,学得精,她还要再多准备一个手机,用另一个手机上手电筒照着上课。为了确保网络畅通,网课不出问题,在车里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准备两个手机和充电宝才安心。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她尽力上好每一节课,有时还会抽时间对前一天上课讲过的题进行抽查,为学生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一节节“方向盘上”的直播课就这样产生了,这也是段老师在妈妈住院期间上网课的真实状态——是的,为了不影响生病的母亲和学生的学习,段老师一直在医院停车场自己的车里上直播课……     “这段时间确实很累,但是能做到照顾妈妈和上网课两不耽误,我还是很满足的。”坚强的段老师这样说。     从3月6日到25日,在洛阳三院二十多天的陪床中,段琼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就是缩在妈妈的床头眯一会。看着曾经年轻漂亮的妈妈被病魔压垮击倒,她心里难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就自己悄悄到车里大哭,但是不管再怎么难受再怎么哭,当她回到直播镜头前,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微笑着,用最好的状态,将精心备好的课讲给孩子们听。     3月26日,段琼老师的妈妈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时光……消息传到洪阳镇初级中学,校长和老师们都惊呆了。从2月10日直播课开始以来,段琼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耽误过学生一次课,学校没有一个人知道段琼家里遭受了这样的厄难。而段琼自己,一边照顾陪伴妈妈,一边给孩子们上课;一边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一边出色的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     在抗“疫”战争中的教育“疫”线上,像段琼这样的为对抗疫情而默默奋战的还有很多人,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逆行者”,可是他们依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坚守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发着光,放着热,传递着爱与希望,守护着这个城市的春天,汇成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强音。     (通讯员 黄英珍 供稿)

    • 孜孜追求提高网课教学效率 无悔付出做好线上班级管理——方城五高周俊奇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发的疫情爆发以来,在学校延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的情况下,有一个班级,85名学生,听课率、作业完成率长期保持100%;虽然学生停课在家,但依然在班主任老师的督促和管理下,取得了几乎和在学校一样的学习效率;在最近几次网上测试中,班级成绩名列前茅。这个班级俨然成为方城县第五高中线上教育教学标兵班。这个班级就是高二3班,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背后饱含着班主任周俊奇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无怨无悔的付出。     周俊奇老师2019年底新接手二年级3班班主任。上任初期,他为了熟悉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坚持同每个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因人施教。正值春节,接到上级学校延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的紧急通知后,周俊奇老师根据该班情况,量身裁衣,制定了一套线上班级管理和“网课”教学计划。     电话家访,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每天根据学生网课听课率,作业完成情况,有目的地对那些平时成绩不太好、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进行电话家访,询问学生学习情况及身体健康状况,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有一天,一个平时表现还不错的学生突然没有听课,周俊奇老师马上和他家长联系,但因为家里网络信号差,就跑到室外冒着寒风寻找信号进行联络。长期坚持,滴水石穿。后来有些学生家长深受感动,变被动为主动,与周老师主动联系,汇报学生每天听课及作业完成、身体健康状况,成了周老师的“助教”。     虚心求教,与时俱进强“内功”。自线上教学活动开展以来,青年教师周俊奇老师一方面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班级管理和线上教学知识;另一方面,结合班级实际,主动向本校优秀班主任请教线上班级管理经验,向常年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同学和高中学习时期的老师取经,通过网上学习外校外地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网课教学经验和线上班级管理能力。     心理疏导,提高网课教学效率。利用班级学生崇拜大学老师的心理心态,周俊奇老师邀请大学老师和本人在重点大学教书的同学进群连线授课,鼓励同学们珍惜高中学习生活,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激励学生们无论在校、在家,只要勤奋学习,均可收到同样的效果,通过心理疏导,使一些在校园里都难管的学生,隔离在家学习时,竟坚持听课,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     因势利导,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周俊奇老师是政治学科教师。对这次重大疫情的应对,更加显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和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亲民的伟大情怀。这个发展中国家,在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时,举全国之力,全面部署,全民动员,投入这场抗疫斗争,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与处处标榜民主、自由、人权的一些西方国家在疫情来袭时应对混乱相比较,形成了天壤之别。周老师通过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进了爱我中华的情怀。     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以来,方城县第五高中青年教师周俊奇老师没有因为在家工作无人督促而稍有松懈,反而认识到了线上教学和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勤奋刻苦地工作,孜孜以求,无悔付出,谱写了一曲教育系统抗战疫情的青春之歌。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 灵宝市朱阳二中空中课堂“最美教师”——沈丹妮

      认真备课的沈丹妮老师           医疗人员在战疫前方守护祖国的平安,人民教师在战疫后方守护祖国的希望。屏幕前的胸有成竹,滔滔不绝,源于屏幕后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沈丹妮,从事英语教学11年,从事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6年,现在担任朱阳二中九一班英语教学工作。 自开展网络课堂以来,沈丹妮老师扎实做好各种常规,积极研究新媒体平台的使用,与所包学生多次视频连线谈心交流,用爱心、担当践行着特殊时期人民教师的使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克服困难、居家备课、上课,只为学生不停学。     接到开展网络授课的通知后,沈丹妮老师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她手头没有教材,于是就让老公驱车四十公里去学校办公室,把自己在学校的教材、资料以及各种办公用品统统都带回家,开始居家进入工作状态。组内研讨,扎实备课。组内四位老师利用微信群,钉钉群每天从早到晚随时随地开启视频会议、语音、对话大讨论,用心部署安排学生们的每一堂课。     认真书写教案,扎实备课。初三学生年后是进入全面大复习阶段。每一节课复习的容量都是相当的大,需要教师认真整合教材,梳理知识点,为课上高效复习做好准备。虚心听课,向名师学习。教体局每周按照课表安排市级名师录播课程供全市学生观看学习,她总是提前认真观看,记录听课笔记,为后面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早读、上课、辅导,节节课不能马虎。每天早上7:40准时开始英语早读,布置任务,给学生写一些激励性的话语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任务能够扎实完成。上课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开展学习,课后及时布置随堂作业,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晚上针对批改作业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直播讲评作业,直播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开学至今共计直播39节课。     批改作业,高效落实。作业就是学生学习状态的一面镜子,通过批改作业她能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今天的学习效果如何,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发现问题马上指出。,保证每个同学学习不掉队。     沟通交流,从心开始。课余时间与分包学生聊聊天,给学生鼓鼓劲,英语学科方面是弱科的学生,上课迟到的学生,没有及时上交作业的学生等等都是她经常沟通联系的学生对象,每一次聊天最后都不忘给学生鼓励加油。     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履行育人职责。虽然不能冲在一线,直面抗击疫情,但沈丹妮老师认为,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履行一个教书育人者应尽的职责,就是对国家和社会另一种形式的贡献和担当!她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感到荣耀,她将认真扎根网络课堂这片阵地,通过线上教学这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播撒爱与希望。     (通讯员 严晓洁 供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