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淅川县西簧乡中心小学教师王培:特岗教师就要在特殊岗位上发热放光

        王培,西峡县城关镇人,2018年8月考上淅川县特岗教师分配到西簧乡中心小学任教,现担任该校四一班语文课、班主任、德育课等,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把学生在自己课堂上的收获值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她经常说:特岗教师就要在特殊岗位上发热放光。     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师生挡在了校园之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身为班主任的王培老师按照学校的要求,随即开启了一场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虽宅家办公,但从未忘却一份教育者的担当和责任!从一支粉笔变为键盘和鼠标,从一块黑板变为电脑屏幕,屏幕前的胸有成竹、滔滔不绝,源于屏幕后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用自己的精心,细心,耐心,关心,践行着一名特岗教师的使命!     一、精心备课。西簧乡中心小学四一班的学子们对于老师是“亲其师,信其道”般的亲近。为此王培老师协调四一班所有科任教师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制定年级的线上教学计划和方案。学生们没有课本怎么办?她就提前在班级微信群里给学生发送与教材相配套的电子课本,解决了学生的无课本之忧。随后,学校收到了新课本,王培老师又第一时间把课本送到了学生们的手中。拿到课本之后,为了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听课效果,要求学生每天在班级群里晒批注,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更专注。     二、用心上课。“停课不停学”,疫情之下,王培老师选择网上对话,相聚钉钉。因为她的窗外,还有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期待着,他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医护人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她身在西峡家中,心却未能闲置,面对未来不同角色的孩子,她选择向知而行,任重而道远。每天根据教学安排,准时利用钉钉开展线上教学。直播前20分钟通知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直播开始先总结前一天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然后,知识讲授,解析答疑。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中采取师生互动,提问发言,在课后及时把学生们的听课数据反馈到群里,让他们向优秀学生看齐。     三、耐心反馈。网络教学不比线下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更要细致入微。所以课后,她精心设置习题、分层布置作业并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作业评选出优秀作业。对于作业有问题的学生,用语音或者文字的方式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及时改正并再次反馈。师生共同努力,天天坚持,样样落实,一起成长。     四、关心学生。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西峡、淅川远隔百里传递师爱。班里有几个学生,因父母工作忙和个人原因,不能及时参与到课堂直播中来。这些孩子的学习,真的让她很担心,电话、微信与他们沟通成了工作的重要部分。课后及时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询问他们有没有看直播回放...她担心着,理解着,鼓励着,这些孩子很争气,让她很欣慰!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王培老师坚定地说:对于师生而言,学习同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管在哪个战场上,西簧乡中心小学的学子们都拥有必胜的信念,都在付出全部的努力,都为赢取最终的胜利!一定要赢得这场战役,除此,别无选择!     (通讯员 徐鸿飞 供稿)

    • 乌鸦反哺养育恩,蜡炬成灰教书人——南阳市古庄店镇刘庄小学最美教师刘洪旭

        三年前,一位河南师范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梦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执拗,执拗到不听家里人的劝告,放弃外边的高薪职业而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她心里,有一个执念:用自己的青春去建设生养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的学子指明人生的方向,学乌鸦反哺,效羊羔跪乳。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三年来,她一直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她也从未停下脚步,始终奋进在成为“好老师”的道路上。一根粉笔书写ABCD,三尺讲台畅谈几何算式。在学校里,她教三年级的英语和五年级的数学。资历尚浅的她,一边是尽心尽力的为学生讲课,帮助学生学习;另一边虚心的向学校里的老教师学习工作上的经验。因为她年轻又很随和,所以学生们都很喜欢她。课下就像一个大姐姐带领着自己的一群弟弟妹妹们一样玩耍嬉乐,课堂上风趣却又不失威严,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听明白,学进去。在她的带领下,两个班级的成绩明显提高。看着这群开心学习的学生和明显提高的成绩,她的心里也充满了慰藉。就这样,教学的时光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有条不紊的流淌。直到有一天,疫情的阴霾突然笼罩了大地……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本该祥和欢乐的春节。随即,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也立即吹响!这场疫情也让正在积极准备开学工作的她心头一惊:学生不能正常开学怎么办?耽误了学习怎么办?果不其然,没过几天,相关部门就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不过,让她稍稍安心的是,虽然延迟开学,学生们不能到校学习,但是相关部门同时也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思想,让老师们利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为学生授业解惑。得到消息的她,立即开始着手准备网课所需要的课件,视频等教学素材。为了高质量的网课,每一节课的前一天,她都会先到电视上去听讲省内名师的讲课并做好笔记。然后自己在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作课件,制作完成以后再一个人试着播讲,直至满意为止。她知道,网课不是应付差事,而是需要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住知识。这比在校园里要困难,毕竟没在学生身边。因此,一定要更加细心,更加有耐心。课堂上,面对着一方屏幕和几行键盘。她孜孜不倦的为学生讲解着课程,没有一丝懈怠。她知道,在屏幕的另一边,是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为了方便让学生们讨论问题,她建立了微信群,好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她会在群里通过文字,语音耐心的讲解。还听不明白的,还会通过视频给大家讲解,直至每个学生都听懂,每个学生都学会。在群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也每天询问了解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随着网课的进行,她发现部分同学出现了旷课的情况,一发现问题。她立马通过电话联系了相关同学,了解了具体情况。原来,有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特别悲观,出现了心理紧张的情况;也有些学生网课听时间长了,老师又不在身边督促,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她像好朋友一样给他们谈心,给他们列举国家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帮他们树立信心,重拾努力学习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网络课堂上,同学们又恢复了以往的风采,积极好学,热情洋溢。甚至,在课下,还有好多学生给她打电话谈心,讲趣事儿。     学习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网课学习之余,她也经常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们传达各种防疫小知识,并且督促学生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通风。多和家人沟通,不玩手机,少看电视,爱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能因为长时间听网课而让眼睛近视。在特殊的疫情期间,搞好学习的同时,也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     冬日的雪早已化尽,春天的温暖也渐渐来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疫情的阴霾正在悄然散去。不管是今天的阴霾还是明天的暖阳,她始终像一根蜡烛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她知道,她散发的光可以照亮家乡孩子们前进的路;她知道她放出的热,可以温暖家乡孩子们幼小的心。她也知道,也许就在明天,她又可以像大姐姐一样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学习嬉乐。而在明天,疫情的阴霾早已散去……     (通讯员 刘卫涛 张雪 供稿)

    • 恪尽职守,争做“战疫先锋”——西峡县西坪二中开慧玲老师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应急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西坪镇第二初级中学开慧玲同志积极投入到网上授课的“逆行”一员。     随着春节的落幕,2月10日,西坪镇第二初级中学线上教学的工作有序展开,作为年轻一代的班主任,她内心即紧张又害怕,毕竟网上学习不比坐在教室里,孩子的自觉性成了她最大的顾虑。她曾经告诉我“7.4班的孩子是离不开老师督促的”,现在这由千万条网线连接而成的课堂,成了她工作和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她每天都会做到做好“四清”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任课老师,观察并监管好每节课堂的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督促学生们严格自律。当然,除了抓学习之外,每天核心任务,就是统计并及时上报每位学生的行踪和健康信息。为了引起学生对时政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她和学生多形式的为武汉加油!学生们感慨良多,收益万千。     作为班主任,为了安抚学生的情绪,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开慧玲老师不定时给他们加油鼓气,让他们知道,老师在陪着他们一起打好这次“战疫”!网上学习,学习教材是个大问题,在余建灵校长的领导下,她随同学校的领导送书到家,对每位来领书的同学她都会叮嘱他们好好学习,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照顾好自己,学会劳逸结合!     每周五她都会利用钉钉会议视频召开“家长会”和“班会”,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聆听每个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意见,汇总与各科教师研讨,加以改进!她也利用班级小管家给表现好学生颁发奖状,并转发微圈、微群,让他人学习。这样的“法子”已经实施月余,效果显著,学生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她班的李勇和刘英杰同学,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总是出现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任务拖拉不认真的现象。但在为数三个星期的网课学习过程中,上课积极,总是小组内第一个报到的,从未出现过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笔记做的详细,作业完成的又快有好!记得第一周学习结束她给他们颁发了进步奖状时,他们给她发送一个“超级开心”的表情包和一句“谢谢老师!”她说:“话语虽短,但我能感受他们被老师表扬的开心与自豪。”由此可见,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老师莫大的欣慰。     作为七四班语文、生物两门学科的教师,她从备、讲、练、批几个方面,按照余建灵校长的工作要求“不图快,只图精”,她分解知识点,利用微信群或者钉钉群直播的形式来授课,进度虽慢,但在学生中赢得了良好反响!学生们的作业,她都认真批改,背诵任务是多种形式,人人过关!她说:“个过程是艰辛,但我觉得是值得!毕竟,教学是个良心活儿,我得对得起孩子们的辛苦付出,得对得起家长们的紧密配合,更得对得起我这“人民教师”的称号!”     众志成城,全民抗“疫”,这是一场艰苦卓绝,必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役。她说:“我坚相信,阴霾终将会散去,恰如阳光终究会到来。那时我将站在三尺讲台告诉孩子们,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通讯员 赵大伟 供稿)

    • 舍小家为大家 守初心勇担当——上街区外国语小学党员教师穆剑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很多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在疫情中奉献自己。身为一名老党员,穆剑波老师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担任的防控职责,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成立了五大员领导小组,身兼学校餐厅主要负责人、学校安全员的穆老师勇挑重担,承担了两岗两查消杀领导小组的组长,他从疫情开始就奋斗在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始终坚守在岗位,带头防控疫情,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天在校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遍一遍地检查学校的各项安全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与学校值班老师共同仔细地排查学校出入人员,做好校园公共区域的卫生防控工作;每日两次对学校公共区域、厕所等进行喷洒或紫外线灯照射等消毒工作,在细节把控上全力以赴。同时,他与后勤主任一起积极筹备学校医务室、隔离室的设备,为学生返校后可能出现的疾病传染情况提供隔离保障。     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一直也在筹备着餐厅的各项工作,每个餐位在统一位置张贴就餐位,按位就餐,保证安全距离;与校领导商议食堂和用餐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落细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排查、食品卫生规范、食堂餐具炊具消毒等防控措施,全面强化返校后学生就餐管理,为学生复学后餐厅能正常运转做好保障工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穆老师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舍小家大为大家,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始终坚守岗位,坚决把师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校园平安,为全校师生筑起了一道安全可靠的屏障。     (通讯员 李孟亚 供稿)

    • 投身教育,奉献青春——方城县独树镇扳井小学教师张莉

        2020年春季学期即将过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无数教师纷纷化身“主播”,通过网络为学生们解疑答惑、教授知识。在这次线上教学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年轻的90后女教师张莉就是其中之一。     张莉,女,23岁,是独树镇扳井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于2019年秋期入职,负责教授三年级的语文和三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并且在学校赛课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张莉老师一边与班主任密切配合,一边积极和语文教研组内的老师们开展网络课堂教研活动,研究如何提高网络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课堂刚刚开始的时候正是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由于不能出门,导致缺少教学资料,张莉老师在网络上积极探索,搜集多种教学资料,并且认真研读,最后发送给学生们使用,只是为了让学生们不必因为教辅资料而影响学习。     虽然是网络课堂,但张老师也丝毫不松懈,像在学校一样每天六点起床,早早的守候在手机旁,督促孩子们早读打卡、发送背书视频等。从网络教学的第一天开始,张老师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表、学习任务表,并实时统计每一位学生的课文背诵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完成的同学及时向家长了解情况,督促学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孩子们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习劲头十足,晚上十点多还在背诵课文,不背完不睡觉,这种精神让张老师无比的感动!     在常规教学的同时,张老师格外重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每天都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阅读课外书籍,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打好基础。每天的阅读,都让学生们记录下来,说说自己今天读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好词好句、学到了什么道理等,同学们往往都积极发言,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们进行分享。     作为语文老师,每当在课堂中讲到一些抗疫前线的感人事迹时,她也不忘引导、启发、教育学生们,学习英雄们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以英雄们为榜样,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     张莉老师说:“虽然我是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但我愿意把我的真诚、我的爱心、我的青春全部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这真诚、朴实的话语,体现出了一个基层教师的闪耀品质,她用实践和行动践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通讯员 余松岭 供稿)

    • 灵宝朱阳二小刘鑫坤:一位90后“青椒”在疫情中的成长

          “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我一定会克服眼前困难,静下心,干好当前工作,为学生返校上课做好准备”,河南灵宝朱阳二小90后女大学生教师刘鑫坤面对看望她的学校领导真诚的说。     刘鑫坤是一名90后女大学生,家住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19年毕业于江西省萍乡学院,同年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距离家乡千余里的灵宝市朱阳镇第二小学任教。全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等等,要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切,这对于一个20多岁,刚迈出大学校园之门,就跨进社会大门的小姑娘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最让人揪心的是每到周末大家都回家了,由于路途遥远,她只能坚守校园,面对空荡荡的校园,那种有家难归,思念亲人的滋味,恐怕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     刘鑫坤担任五年级语文课兼任五(3)班班主任。刚踏上工作岗位,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怎样能上好课,如何能管理好孩子,她这个“大孩子”也难免有些无从下手。她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行角色转换,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工作之余刻苦阅读教育类管理书籍,进行网络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很快便进入角色,适应了新环境,进入工作状态。     正当她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2020年春节,她被宅在1000余里外的老家,不能返校,只能通过网络教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3月7日,上级要求她按照“点对点”的方式返回学校,接到通知后,她便于当天从千余里外的上蔡县赶回学校,然后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隔离期间对她来说可谓度日如年,不能外出,不能自由活动,与外界进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小小的手机。白天校园空寂寥,夜晚山村静悄悄,夜半猫头鹰的叫声和着呼呼的风声都令她胆战心惊,倍受煎熬。     刘鑫坤从小乖巧懂事,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在学校隔离期间,她足不出户,一日三餐就靠零食和方便面度日。4月5日,学校领导带着鸡蛋、牛奶等生活用品看望慰问刘鑫坤,询问她返校近一个月以来的生活情况,对她顾全大局,提前返岗投入工作表示肯定。在谈话过程中,略带腼腆的刘鑫坤对领导的看望、关心表示感谢,她说之前自己不会做饭,但通过近一段的学习努力,已经掌握了一些做饭的要领,基本上解决了生活问题。她说自己从小对老师就特别崇拜,立志长大了当老师,如今终于圆梦了,虽说离家较远,但绝不后悔,她要在朱阳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倾情奉献,培养更多的红色少年。     (通讯员 邢丛星 供稿)

    • 尽孝敬业巾帼情——方城五高教师谢召霞

        谢朝霞老师是方城县第五高中的一位普通教师,中小学高级职称,教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已经在校工作二十多个年头了。     人到中年的她,上有瘫痪在床的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由于公公因病瘫痪在床,寒假期间又赶上疫情,照顾老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她和爱人身上。帮老人洗衣、做饭,一日三餐都归她来张罗,每餐都要端到老人面前, 甚至喂到老人口中。她和爱人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孝顺好儿媳。     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谢老师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她总是早起晚睡,做好本职工作。一直以来,繁琐和超负荷的工作和家务让她难以承受。忙得累得嗓子嘶哑、嘴唇干裂,家人劝她休息几天,她总是摇摇头,说不能临阵脱逃。由于疫情影响使用钉钉上网课,她从开始的盲无头绪到后来的熟练运用,每天备课、上课,线上辅导,保持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密切联系,紧盯每一名学生,每天及时公布未上网课同学名单并了解情况,耐心劝导。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家中上网课专注力不集中也是授课的最大挑战。在教室中可通过学生的表情、行动随时调整自己授课内容,但如今面对一个电脑屏幕,学生情况也无从得知。谢老师便采用尽量多的授课形式,如随时切换授课模式,使用语音会议、视频会议提问学生,让学生上传背书视频,在教材上批注重要知识点,展示到班级群,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抄笔记等,从而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听课的专注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授课和学习监督中,谢老师发现学生在家学习期间,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以往在学校,学生只需按时交作业,老师便可以及时批改讲评。而伴随着学生家长的复工,有的学生即使写完作业,也要等到家长下班后才能提交,而老师经常要批改作业到半夜十一二点,然后再根据学生情况调整第二天授课内容。     谢老师在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参与感,采取了连麦形式,但由于网速和授课时间限制,无法掌握普遍情况,于是便采取了打字、发语音、发照片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方便掌握学生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学生自制力开始下降,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谢老师想到了利用班内“投票”功能,在授课前将所讲问题提前输入,发布到班级群,让学生回答需讲授哪些题目,输入题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知识点掌握不好的同学则课后单独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上好网课的同时,谢老师还结合网络直播特点,及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一,不断尝试体会直播平台,选择优化组合各种功能键,可建立一个小范围的教研群,可以看自己和他人的直播回放,及时发现自己亟待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写课后反思等。     其二,侧重教学内容结构梳理,重难点点拨,结合学生易错题精讲。大家可以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同年级同学科配合,每次考试后可分工合作,有效联播,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其三,规定学生上交作业截止时间,课前提前备好预习内容和重点截屏(学生上传的错误作业图片和优秀作业),群内共享,让有趣作主导,有序作规范,有效为目标。     在2020年春季的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谢老师也不例外,她带领着学生奏响了一曲抗战疫情、走向胜利的凯歌。她常说,老师要好好教书,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每个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就一定能够抗疫胜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去感受繁华似锦,去感受春意盎然!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 方城县柳河镇小包庄小学阮青山:军人到教师,退伍不褪色

        方城县柳河镇小包庄小学的阮青山同志是一名曾经在部队服役八年的老兵,退伍后于2019年9月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加入教师队伍。在部队时他的座右铭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成为教师后他把座右铭换为“三爱两人一终身”,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他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乐于奉献,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化成了和暖的春风细雨,滋润了山区孩子幼小的心田。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彰显了一位老兵的本色。新学期开学前夕,校领导通知了关于疫情的问题以及下步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安排。之后,他就立马行动起来,为了方便给学生讲题,他加了班级每一名学生家长的微信,对于自律性差的后进生,他坚持每天提醒,并积极和家长沟通,形成家校联合的管理模式。为了能够给学生上直播课,他每天都会在屋顶蹭邻居家的网直播。有时候他还特意到学生家里家访,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这特殊时期,阮老师以特殊的方式支援着防疫抗疫工作,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春暖花开,否极泰来。     (通讯员 韩学文 供稿)

    • 柳河镇小包庄小学熊成香:不忘初心诠释园丁本色,牢记使命彰显教师担当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在2020年春这个因新冠肺炎而延长的假期里,方城县柳河镇小包庄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熊成香,用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学期开学前夕,接到学校工作群里传达的“停课不停学”的战令之后,各科教师通过微信开展线上教学,熊成香老师便开始了新学期紧张而忙碌的教学工作。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她曾担心因为没有线上教学经验而影响教学质量,担心孩子们学习效果不理想。但在责任面前,她决定把这次线上教学当作是教学变革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去探索、去实践、去改进。她和孩子们一起听“名校同步课堂”,梳理出名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她和同事交流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提高线上教学工作成效。     从微信到钉钉,从一开始的不适应线上教学到逐步掌握教学方法,熊成香老师潜心钻研,不辞辛苦,每天盯着手机,有问必答,毫无怨言。每周,她总是提前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的每个环节,认认真真地给孩子们上好每一节直播课。为了不落下一个孩子,为了一份爱心和责任,每次钉钉直播结束后,她总会仔细查看数据,哪个孩子没有进入课堂,哪个孩子上课的时长不够,她都会及时通过微信、电话与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     线上教学结束后的作业批改工作,她更是耐心细致。孩子们的每一页作业,每一份试卷,每一篇文章,她都会仔细地批阅。优秀的给予鼓励,对于个别孩子出现的问题,她进行单独语音、电话、家访等方式指导,帮助孩子及时改正,确保每一个孩子随时都在正确的航向。     身为班主任的她,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日常。她及时往班级群内推送视频、文章,向家长、孩子宣传防护措施;她把德育融入课堂,对孩子们进行感恩、生活实践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让正义正气的思想占领孩子心灵的净地,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线上教学还在继续,熊成香老师说,她会一如既往地把每项工作做到更好,一丝不苟地上好每一节线上直播课。为了孩子们,她一直努力着。     (通讯员 韩学文 供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