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敬业巾帼情——方城五高教师谢召霞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李建
2020-04-08 10:59:19
|
谢朝霞老师是方城县第五高中的一位普通教师,中小学高级职称,教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已经在校工作二十多个年头了。
人到中年的她,上有瘫痪在床的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由于公公因病瘫痪在床,寒假期间又赶上疫情,照顾老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她和爱人身上。帮老人洗衣、做饭,一日三餐都归她来张罗,每餐都要端到老人面前, 甚至喂到老人口中。她和爱人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孝顺好儿媳。
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谢老师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她总是早起晚睡,做好本职工作。一直以来,繁琐和超负荷的工作和家务让她难以承受。忙得累得嗓子嘶哑、嘴唇干裂,家人劝她休息几天,她总是摇摇头,说不能临阵脱逃。由于疫情影响使用钉钉上网课,她从开始的盲无头绪到后来的熟练运用,每天备课、上课,线上辅导,保持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密切联系,紧盯每一名学生,每天及时公布未上网课同学名单并了解情况,耐心劝导。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家中上网课专注力不集中也是授课的最大挑战。在教室中可通过学生的表情、行动随时调整自己授课内容,但如今面对一个电脑屏幕,学生情况也无从得知。谢老师便采用尽量多的授课形式,如随时切换授课模式,使用语音会议、视频会议提问学生,让学生上传背书视频,在教材上批注重要知识点,展示到班级群,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抄笔记等,从而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听课的专注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授课和学习监督中,谢老师发现学生在家学习期间,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以往在学校,学生只需按时交作业,老师便可以及时批改讲评。而伴随着学生家长的复工,有的学生即使写完作业,也要等到家长下班后才能提交,而老师经常要批改作业到半夜十一二点,然后再根据学生情况调整第二天授课内容。
谢老师在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参与感,采取了连麦形式,但由于网速和授课时间限制,无法掌握普遍情况,于是便采取了打字、发语音、发照片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方便掌握学生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学生自制力开始下降,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谢老师想到了利用班内“投票”功能,在授课前将所讲问题提前输入,发布到班级群,让学生回答需讲授哪些题目,输入题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知识点掌握不好的同学则课后单独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上好网课的同时,谢老师还结合网络直播特点,及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一,不断尝试体会直播平台,选择优化组合各种功能键,可建立一个小范围的教研群,可以看自己和他人的直播回放,及时发现自己亟待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写课后反思等。
其二,侧重教学内容结构梳理,重难点点拨,结合学生易错题精讲。大家可以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同年级同学科配合,每次考试后可分工合作,有效联播,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其三,规定学生上交作业截止时间,课前提前备好预习内容和重点截屏(学生上传的错误作业图片和优秀作业),群内共享,让有趣作主导,有序作规范,有效为目标。
在2020年春季的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谢老师也不例外,她带领着学生奏响了一曲抗战疫情、走向胜利的凯歌。她常说,老师要好好教书,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每个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就一定能够抗疫胜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去感受繁华似锦,去感受春意盎然!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