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平顶山市最美教师”李巧玲:把爱写进生命里

[   河南日报农村版   ] 作者:
2013-10-16 08:48:40 |
  10月9日,在绿树成荫的郏县王集乡雨霖头中心小学里,该校教师、“平顶山市最美教师”获得者李巧玲不时叮嘱从身边跑过的学生“慢点跑”。“其实我没做什么,爱家爱孩子爱学生,都只是在尽我的本分罢了。”李巧玲腼腆地告诉记者。
  
  雨霖头中心小学是一所只有13名教师6个班146名学生的农村学校,今年36岁的李巧玲是该校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从教17年来,她对工作兢兢业业,成为王集乡新课改带头人;她向学生传递爱和温暖,用心呵护他们成长;她,洒向社会,洋溢着时代风采。
  
  柔肩撑起一个家
  
  2008年春节刚过,李巧玲7岁的儿子突然右腿疼痛,被诊断为骨坏死,医生劝她放弃,但李巧玲没有放弃。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儿子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跳跑动。2010年,李巧玲的丈夫又遭遇车祸,需要进行手术。李巧玲常常是忙了学校跑医院,精心照顾,陪伴丈夫渡过了人生难关。面对大家的赞誉,她说:“这是自己的家事,是应尽的本分。”
  
  用爱温暖学生心
  
  在强者面前,苦难是垫脚石,它能把强者的人生推向更高的高度,更能增加强者的生命厚度。李巧玲在经历家庭的苦难之后,并没有悲天怨人,而是一如既往地把乐观和善良传递给周围的人。
  
  2011年,李巧玲教四年级时班里有个叫时家宁的学生,当时只有10岁,因为爸爸常年有病,妈妈出门打零工,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自己不会做饭,中午就在学校买饭吃,没钱时就饿着肚子上课。李巧玲知道后,每星期都偷偷给他10元钱。
  
  雨霖头中心小学离县城很近,很多学生都转到城里上学。李巧玲班里有个叫邵杨杨的男孩,当家里人也劝他转走时,他哭着对爸爸妈妈说:“我就想让李老师教我。”家人拗不过他,就不再强迫他转学,他高兴得直蹦。杨柳是李巧玲班上的一个女孩子,暑假时扭伤了脚,开学后脚上还打着石膏。杨柳奶奶说:“在学校上厕所都是李老师背着她去,放学时李老师把她背到大门口,我再用自行车推她回去。”
  
  勇当课改领头人
  
  2009年10月,王集乡准备在全乡推广“导、学、议、讲、结、测”六字课堂教学模式,将第一次观摩会示范课的任务交给了李巧玲。李巧玲除了认真备课,还跑到宝丰县城听课,在课堂设计中融入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观摩课赢得了满堂彩,并吸引众多外地学校前来取经。
  
  “热爱”是诠释李巧玲对待工作态度的最好字眼。她的同事康向可说:“我们一起设计学习任务时,遇到需要学生‘读’的环节,她会反复考虑到底应该‘默读’、‘朗读’还是‘快速浏览’,哪个效果会更好。”王集乡教育督学机构督学董国晓说:“李巧玲工作上善于钻研、勤于总结,交给她任务从来不推辞,而且完成得很出色。”雨霖头中心小学校长杨为民这样评价李巧玲:“她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平凡之举诠释了一个教师的精神:快乐奉献。”
  
  把爱写进生命里
  
  李巧玲不只是爱着她的家人、学生,她把爱与奉献写进了自己的生命。平时在路上遇到有难的人,她会给钱买吃买喝买车票。2012年12月初,李巧玲看到志愿者发布消息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洛本卓乡学生缺少过冬衣物,她立即和山区学校联系,问明情况后,搜集整理了4大包衣服,洗净熨平,把衣服寄往云南。
  
  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李巧玲在得到孩子爱戴、大家尊敬的同时,也收获了属于她的荣誉。2012年,她被评为省模范教师。今年9月5日,在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平顶山市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李巧玲又被评为“平顶山市最美教师”。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田秀忠马红娜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