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腔热血,愿培栋梁报华夏 满腹激情,甘做学子登天梯——方城五高教师刘罡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将要被注入史册的春节。本来应该是热热闹闹的走亲访友,亲朋相聚,觥筹交错,共庆太平,这盛世景象被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扫而空——小区封门,村村封路。本该如织的道路上变得空空荡荡,不见行人,人人隔离,家家闭户,本来预定好的开学时间变的遥遥无期,学生的学习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生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像工人,停工即停产,但是学生可以停课不停学。随着国务院的政策指引,学校制度的出台,五高的老师们群策群力付诸实施。一开始时候是利用校信通发发作业,引导学生自育自学。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迫使刘罡老师和所有老师们一样,摇身一变,变成网络主播,家长变成了班主任和保姆,孩子成了堂而皇之的手机主人。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手机上的钉钉,使师生们进行了一场持久的跨越空间的特殊对话。     刚开始上网课时,学生还有七分好奇,三分热情,一个二个期盼着看看网上教学老师们是怎么样进行的,然而等到第二天,孩子们就不适应了。上网课毕竟跟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隔着屏幕,学生们看不见老师们的声情并茂,老师们看不见学生懂或不懂的表情,只能根据自己的揣摩去猜想学生当时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慢慢的,有些学生就出现了应付的现象,不听课或者是只听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退出了,并且还出现了缺交迟交作业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刘罡老师作为班主任,一个一个的跟学生打电话,三番五次的告诫他们时间的紧迫性,上网课的重要性,使他们提高认识,最终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们学好知识,上好网课。     妻子也是一名中学教师,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一个正上小学二年级,两个在上学前班,孩子们都需要网上听课,妻子也需要用电脑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刘罡老师为了准备一节直播课,需要在妻子孩子起床之前起床,睡觉之后睡觉,查资料,抢电脑。时间分不开的时候,手机就成了上课传递知识的工具,想法设法的上好每一节课。     家里房间不够多,白天上课时候为了防止家人们的干扰,刘罡老师提前跟家人说好,他关门上课,家人们尽量不大声说话,妻子带孩子们去房顶学习,并且不能大声喧哗。即使孩子们需要读书,也尽量减小声音的响度;妻子在屋里上课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教辅资料来到房顶,一边辅导孩子们学习,一边做自己的题,备自己的下一节课。     晚上有辅导的时候,正是孩子们该休息的时候。刘罡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们上课,不影响孩子们休息,再抱着电脑来到房顶上。就这样与孩子们躲着猫猫,伴着初春寒冷的微风,随着邻居家一声声清冽的狗叫,披着漫天繁星,映着皎洁的月光,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能给学生演示的,就用鼠标做笔,在空白ppt上一边写写画画,一边讲解,尽量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他甚至在某天讲解圆周运动的习题的时候,不经意间写出了一个机器猫一样的板书,妙趣横生,引起了两班学生的兴趣,甚至有学生截图发到网上,一时间在这两个班的学生中传为佳话——这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一节节物理课如期进行,持续至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罡老师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定能获得预想的收获。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打拼的资本,不负学生们的青春韶华,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务求人人成长,务求人人成才。     疫情即将过去,开学在即,在给学生的寄语中,刘罡老师很有才气地写道:     “青春年华,需要奋斗。疫情使我们禁足,却阻挡不了我们的理想插上翅膀,展翅翱翔。我们正在用知识和文化使世界做一点点的改变,希望每名学生都能不受疫情影响,茁长成长。中华的复兴需要我们添砖加瓦,努力奋斗,需要你们这群即将成才的栋梁。     “春暖花开,复学在望。相逢时应是草长莺飞,芳菲正盛,愿我们牢记最初的信念,坚持如初,莫负了这大好春光!”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 平顶山鲁山退休教师辛长锁:大山里疫情期间的一盏灯

        “您得好好宣传宣传俺的辛长锁老师,星期天带着小黑板骑着摩托车来到俺家给孩子们面对面讲课,你不知俺和孩子们有多感动。”当走进鲁山县团城乡玉皇庙门口时,几位村民争先恐后的对笔者说。     辛长锁是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玉皇庙小学的一名教师,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努力钻研教学,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2018年底,这位有着40年教龄的山村教师终于从三尺讲台退了下来。     玉皇庙中心小学位于团城深山区,附设有两个学点,三个学校(点)有17名教师,近200名学生,校长葛利冰是位聪明能干的女校长。由于山村地域偏远条件差,外面的教师不愿到这深山区学校任教。2019年1月份,原本教师缺编的学校,所有教师都是超负荷的工作,而突然又因一位老师请假,所教班级面临停摆,目睹学校因教师不足面临无法开学的局面,该校校长葛利冰急得直上火。得知这一情况后,辛长锁心里颇觉不是滋味,有些孩子的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地打工,学校缺老师那可是大事儿呀。原本想着退下来好好歇息的辛长锁坐不住了,主动到学校向葛校长请缨,愿意继续回到学校给孩子们教课。葛利冰校长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于是孩子们欢呼雀跃:噢——噢!辛老师又回来教我们啦!     2020年冬春跨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山村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节后,原本正常开学的时间却因疫情一再延期,孩子们的学习也从教室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这不仅对孩子们是一种考验,对几十年如一日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辛老师来说,这个挑战无疑也是巨大的。为了能上好网课,辛老师骑着摩托车,往外几十里到懂得网络技术的老师家拜师,向他们虚心学习网上授课的技巧,然后再将知识通过网上课堂传授给孩子们。     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对孩子们的优点,他会认真表扬;对孩子们的不足,他会悉心指导。而在孩子们眼里,他不仅是一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朋友。为了更好的辅导孩子们学习,辛长锁心中装的是满满的责任和爱心。线上授课期间,他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那些作业提交不及时或者出错较多的学生,他都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     每到周末,辛长锁就主动放弃休息,独自骑着摩托车,拖上小黑板、黑板擦、粉笔,沿着蜿蜒起伏的山道,巡回全班26名学生的家中走访,给孩子当面辅导功课。每到一名学生家里,他就把黑板竖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挂在一堵墙上,开始给孩子们补习功课。简易的小黑板,像疫情期间的一盏灯光,照亮了每一名山村孩子们苛求知识的希望。随地而设的简陋的课堂,成了大山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学习重要,锻炼身体也很重要。”这是家访中辛长锁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为了督促孩子们锻炼身体,他家访的时候甚至带着跳绳,辅导之余与孩子们一起做运动。他退而不休的壮心不已,感动了家长和孩子们,也感动了团城三小的老师们。辛老师带来了短绳,督促孩子们锻炼身体,笑容洋溢在孩子们脸上,也荡漾在辛老师的心里。辛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跳大绳的场面,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是老师,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面对家长们的感谢,辛长锁老师憨厚朴实的说道。     家访结束了,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光里,辛老师收拾好课本、小黑板、跳绳准备回家。大山里的夕阳将辛老师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这长长的身影像一座桥梁,为山村孩子通往知识的彼岸摆渡,让孩子了解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大,想让孩子们去看看。这不仅是山村孩子的愿望,也是退休返聘山村辛长锁的美好夙愿。     (通讯员 安彦瑾 葛利冰 王琳杰 供稿)

    • 全心全意抓管理 全面发展促提高 ——方城县第五高中青年教师刘伟

        刘伟老师是方城县第五高中政教处副主任、高二年级主抓政教工作的年级部副部长、高二(6)班班主任。疫情开始以来,作为班主任的刘伟老师,不仅认真做好网上班级管理工作,而且协调科任教师关心同学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促使班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2019年的寒假根据学校假期的指导思想和年级的具体要求,刘伟老师指导班级完善了学生微信家长群,学生学习群,班级干部群。以方便学校和年级假期各项班级工作的通知和落实,满足假期学生和家长学习生活的需求!在各科假期作业的基础上,班级适当的布置了班级作业:看一本好书、每天写一张好字(中,英文各一张)、做一件对家庭有意义的家务、每天画幅画或唱首歌等,以丰富学生的寒假文化生活!     2020春节将至,突然一场疫情打破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根据国家疫情期间网课的指导思想和学校、年级部的具体要求。在刘伟老师的指导下,二(6)班迅速做出了网课准备:     首先和任课老师组建六班园丁群,和任课老师一起商定网课钉钉学习群的建立及早晚自习、上下午上课的具体要求以及考试、作业的实施办法。     其次在原有“六班学习群”“六班干部群”的基础上组建“六班组长群”“六班防疫群”和“六班通讯群”,以方便班级各项工作的通知、落实和信息反馈。达到各群各司其职,与学习群不冲突,不打乱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进一步完善家长通讯录和微信家长群,已达到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到每一名学生和家长!     第四,班主任加入到班级的各个群中,每天早晚自习监督学生们的签到和签退情况,及时联系未签到学生。查看学生早读情况!上下午每堂课查看班级听课人数情况,针对未听课和网课时间不够的同学,第一时间和家长及学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督促其通过观看回放和任课老师补课等方法完成学时。每天和任课老师一起制作班级学情通报表,对每天的班级学习情况进行通报,是每一名的家长了解自己学生的网课情况!     第五,针对防疫要求,班级每天每名学生定时上报其身体状况,对于身体异常同学,班主任、班干部时时关注其身体情况。在外地的同学班主任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了解其身体和隔离情况,并及时上报!     第六,班级认真落实学校和年级提出的培优补差计划,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老师一起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表扬和制订新的学习要求督促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从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下手,鼓励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一步一步往前赶!定期进行电话家访,通过家长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爱。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奉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刘伟老师不是简单地做好管理工作,而是以爱作为工作的起点,尽他所能用师爱去点亮学生的心灵,充分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们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成长的步伐没有延缓,健康的心灵得以进一步塑造。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 不忘初心,不负时光,不辱使命——柳河镇小包庄小学张广云老师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季节,对于全国人民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疫情使我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师生不能在校园相聚。家长焦虑,学生惊慌,老师更着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河南省教育厅果断出台措施,利用名师资源开展“名校同步课堂”,这大大减少了老师和家长的心理焦虑。 在上级的精心安排下,在校领导的有序组织下,柳河镇小包庄小学的张广云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立即组织班级学生关注名校课堂,开始网上学习,她不断嘱咐学生们专心观看直播,认真记笔记。课后她布置适量的同步作业,学生完成后发到群中,她一张张一题题的细心批改。在学生看网课的同时,她也同样学习名师授课,学优补差,不断补充自己的能量。 一段时间后,张老师发现单纯的听名校课堂和做作业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她开始上直播授课,一张方凳成了她的办公桌,走到哪里搬到哪里。身在农村的她家中没开宽带网络,没条件她就创造条件,天天去蹭别人家网。有时在邻居家墙外直播,有时在平房上直播,阴雨天,就躲在角落里工作,反正哪里网好在哪里,不耽误孩子们一节课。每天晚上,再黑的天,再冷的天气,她都要坚持去有网的地方总结当天孩子们学习和作业情况,及时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学困生。 由于张老师年龄大了,不知道怎么用钉钉直播,此时她的孩子们都还在家,孩子们成了她的老师。孩子们教她如何下载钉钉,如何使用钉钉直播。前几次直播,她怕讲课时出差错,都带着“保镖”,让大女儿跟着,播出几回后,慢慢的熟悉了,就试着一个人去直播,不知道自已直播效果如何,她就家访了几位学生,通过和家长沟通,大家反映还不错。家长们说,讲的很好,很清楚,孩子们能听懂,这下她才放心了。 学校条件有限,张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全班30个学生。每天除了批改作业,上直播课,还要提前把要讲的内容梳理好、备好课,大量的工作使她的眼睛看人就像隔离着一层纱,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她努力工作的步伐。 在领导的眼中,她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的骨干老师;在家长眼中,她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在学生眼中,她既严励又温柔。张老师虽然是一名代课教师,她心中常以教师为荣,她深知教师的责任,在她教学的生涯中,用她自己的话说,没有让领导失望,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更对得起她自己的良心,在疫期期间更是如此。因为在她的心中有一种信念时常激励着自已,那就是:不忘初心,不负时光,不辱使命! (通讯员 韩学文 供稿)

    • 履职尽责 用心陪伴 坚持不懈——内乡县赤眉镇兰田中心小学樊英慧老师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延迟了老师和孩子们在校园的相见。赤眉镇兰田中心小学得老师们虽身宅家中,但心系教育,她们默默坚守,不怕苦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引领着宅家的每一个孩子有序作息、锻炼、学习、生活。樊英慧老师就是其中一员。     她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担任六年级一班语文、班主任和五年级两个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工作中的她,认真踏实,不骄不躁,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宽严有度,在2019年秋期内乡县六年级语文全员抽测中获得全县第三的好成绩。她心中有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班级的孩子都与她特别亲近。     上网课对学生是陌生的,对老师来说也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因为这种上课方式是我们工作以来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善于钻研好学的樊老师在大二闺女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如何在钉群内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如何使用钉群给家长同学开视频会议,如何在线直播等等。第一节网课,她都对同学们做了如下要求:按时起床、及时梳洗、听课要端坐桌前,积极思考、勤于动笔。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保质保量、家长签字,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不明白的可以在钉群内询问老师或同学等。     樊老师是学生的闹钟。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7点,她就早早起床开始工作,暖心的提醒学生早读开始,然后打开视频会议,监督班级学生规范早读。“直播课马上开始,希望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到了!认真做操,保护好我们心灵的门户”等等,闹铃响得可真准时,一秒不差!     樊老师是学生的良师。她每天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备课,因为白天上课、答疑、批改作业、和家长沟通、对学生督学,辅导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和做好一家四口人的一日三餐等等事情冗杂。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樊老师及时通过语音和电话提醒、沟通,使其尽快独立完成并提交;对于已经提交的作业,樊老师总是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能力全批全改并圈点批注,不合格不规范的作业必须打回,要求改正后重新提交。多少次饭菜凉了,多少次7岁的孩子在沙发上睡着了,多少次腰酸脖子疼,多少次头昏眼花……因为她要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下不同的评语,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打牢基础。她直播之后,对于重点知识通过截屏发在钉群内,让同学们重点识记并做好笔记。然后查看直播记录,哪些同学没有走进直播间,哪些同学全程听课时间不足等等,她都细心的记在小本子上,然后一一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原因,教育引导,建议他们看回放,不让知识脱节,从而提高线上学习效果。班级个别不爱学习的孩子,樊老师与其家长取得沟通后,确实改变了很多,参与早读并发照片视频,作业能按时完成并提交,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状态好了,家长也不再焦躁,开心了。慢慢的,她班各科作业的提交率基本达到100%。看到同学们的的积极好学,樊老师也是满满的幸福感。     樊老师还善于利用特殊节日,培养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在三八节当天,组织开展“六一班三八节感恩活动”。鼓励孩子们既要认真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学做真人。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爷奶,感恩外公外婆等,利用周末,给她们做一顿饭菜、做一点家务、写一封感谢信,给他们洗洗脚梳梳头发等,为她们做力所能及的事。用相机记录下感恩的瞬间,最好再配一段文字,发到班级钉群中和同学老师分享“孝”的瞬间。     在班级管理上,樊老师调动班干部、各科课代表、小组长和家长的力量,抓好各科作业、背诵落实情况,使同学们实实在在地学起来。经常展示优秀作业到班级钉群,增强了优秀学生的自信,对落后生也起到了榜样带动作用。     网上授课已近两月,樊老师始终如一,从不懈怠,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平凡和琐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如今花开枝头,春暖人间,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在即,老师们都期待在美丽的校园早日与同学们相见!     (通讯员 任燕青 供稿)

    • 打响战“疫”的春天,花红更需勤挥锄——新野县第一初级中学翟明

        翟明同志,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2014年秋期进入新野县第一初级中学任教,现担任八年级级部教导主任,八(12)班班主任、数学老师兼教研组长。     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进而蔓延全国,一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疫”战争打响,学校这个来源复杂、人群集中的特殊群体也不能如期开学。危急时刻,按照上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要求,作为共产党员、年级领导、一线数学老师的翟明同志,积极主动承担八年级级部的数学直播授课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爱在心头萌芽生:大灾面前“一个都不能少!”     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全国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翟明老师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积极相应国家居家隔离的号召,每一天都通过校信通、微信群发布国家的疫情防控要求和防控知识,确保自己的学生做到不外出、不添乱。他在微信群里深情地对学生说“灾难面前,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灾难走了,老师希望你们一个都不少地回到学校。”     直播课后,翟老师都会整理听课数据,触觉通过网络延伸到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一个不少地学习。授课的第三天,翟老师发现自己班级叫张聪的学生,从未观看任何学科,也从未提交过作业,就及时的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张聪沉迷于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家长教育也不听,翟老师就与张聪进行了视频对话,对其进行了教育,第一次通话后,张聪并未从游戏中走出来,老师又连续两天与其通话,晓之以理,鼓励张聪要培养自控的能力。电话打了一箩筐,苦口婆心终起用,张聪终于能按时听课,按时提交作业。     二、位卑未敢忘责任:战“疫”面前无小事。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翟明老师的座右铭。疫情的影响,学生在家已经二个多月,翟老师担心学业荒废,及时建立钉钉群,每天上午八点到九点,直播数学新课,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提交,在线认真批阅,电话沟通纠错。晚上,抽出一个小时时间进行专题辅导。在他心里觉得虽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到抗疫最前线,但教会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学习知识,健康成长,就是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     三、在家里,撑起了学校的顶梁柱。     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才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都是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每次授课,翟老师都会提前两天把课备好,然后在正式上课前反复试讲,感觉不理想的地方,再及时修改。在组内开展线上教研,向老教师请教,与年轻教师抱团进步,每节课进度、难度,课后作业的布置、讲解,线上测试等做的扎实有效。课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使得网络教学越来越成熟。     一个一心为工作的人,对家庭的关注总是很少的。翟明老师把家当学校,把卧室当教室,远离了娱乐休闲,把孩子推给爱人,把老人推给电视,忙完自己课程,忙任课老师布置任务的落实,忙学校总体工作的安排。每个深夜,睡时已是万籁俱寂,更深人静。在翟老师的辛勤付出下,八年级的数学在线教育效果良好,家长一片好评,为新一初挣得了群众信任,获得了上级部门赞扬。     作为一名有党性的热血青年,翟明老师发挥蜡烛精神,垂身示范,走在教育战线战“疫”在前线。他坚信,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祖国终会胜利,同学们也会迎来开学的阳光。     (通讯员 邓进林 供稿)

    • 网上教学育桃李,满园花开春意浓——方城县第五高级中学青年教师宿茜婷

        春暖大地,花开千里,给这个不平凡的春节增加了些许生机盎然的鲜活气息。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时的惶恐不安,万众一心抗疫的坚定信念,网课宣布开始时的措手不及,后来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毫无违和的侃侃而谈……这一切一切纷杂的情感,都深深的刻在了宿茜婷老师的心上。     疫情爆发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会影响这么巨大,也没有人想过工厂会延时复工,学校会延迟开学,直到整个城市下了封禁令的那一刻,宿茜婷班主任意识到学习可能要延时开学了,那学生们怎么办,如果时间短,大家努力还能补的回来,如果时间长呢?就在整日坐立不安的担心中,学校关于网上教学的通知下来了,宿老师就立即开始为线上教学做准备工作。     面对钉钉这个全新的软件,从一开始的各种闹笑话到熟练地讲课及发通知检查作业,现在的宿茜婷老师已经熟练的掌握钉钉授课的各种技能。回想一开始的时候,为了适应这个教学方法,宿老师重新开了一个群,把家里的每一位亲人都拉到群里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同时还要家里人给提出意见,原来的电脑实在太老旧了,就直接把爱人的电脑征用,同时告诉家人,自己上网课的时候谁都不许用家里的网络,以保证网课的流畅。开始通知学生上网课的时候,每一位没有回复收到通知的同学,她都一一打电话通知,以确定全班同学每一位都提前收到通知并能按时上课。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同学反映说家里的手机太老旧,上不了网课,宿老师安慰这位同学之后,立即给校领导联系,反映学生上网课遇到的困难,同时表示愿意把女儿的手机捐献出来,妥善处理好了学生上网课遇到的各种困难。     或许每一位老师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当“主播”的时候,宿茜婷老师也一样,但是既然这份命令已经下达,抱着对全班同学必须负责的态度,宿老师不分昼夜上网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哪怕是付费的,只要有用,就毫不犹豫的花钱买下,同时还与生物组的老师们互相分享自己掌握的技巧和素材,这样大家互相扶持鼓励着迅速熟练起来。     作为班主任,教学只是宿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工作。毕竟一年级的学生还是那么的懵懂,懒惰随时会成为每一位学生的绊脚石。宿老师就在课间的时候给学生们聊聊天,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甚至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告诉同学们学习的重要性,保持整个班级学习气氛的高涨。对于一些不认真上课完成作业的学生,就与家长沟通,让学生的家长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占了多重要的位置,让自觉家长成为班主任老师的“助手”,严格督促孩子认真学习。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退潮以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家长和老师的奋力托举。宿老师也说:我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学生,不为别的,只为两件事:第一,我要对人民教师,园丁这些受人尊敬的美好称号负责。第二,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毕业以后回首校园岁月,除了那些懵懂的美好,一定还要有经过自己一番辛勤的努力,得到回报那一刻的自信和满足。     待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我们一定会在美丽的校园重逢!     (通讯员 李建 供稿)

    • 家乡的山顶上,90后班主任坚守“云课堂”

        3月27日清晨6点,气温骤降、冷雨飕飕,走出家门,寒冷的大风刮在脸上,冻得陈盼鼻子生疼。踩着窄窄的崎岖泥泞山路,撑着被风刮得东摇西晃的雨伞,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小光山顶,陈盼感觉大风吹得自己呼吸都有些困难。     听到后面有人在叫她,回头一看是妈妈,正顶着风雨疾步向自己走来。陈盼连忙过去搀住,“今天下雨路不好走,你不用陪我了,我就到山上上个早读就回家。”“大冷天又这么早,你一个人跑到山顶我咋放心!”山顶上,一如过去许多天的早上一样,妈妈林全红守在女儿陈盼身边,陈盼则专心致志地讲授网课。     我要坚守自己的阵地     陈盼是个90后女孩,家住驻马店确山县任店镇张冲村,2018年,陈盼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牟县第五初级中学任八年级六班英语老师、班主任。     2020年春,受疫情影响,学生开学时间延迟,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学校决定“停课不停学”,老师统一使用钉钉直播上课。“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奔赴一线,但我可以坚守好自己的阵地。作为班主任,我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天都要导出来学生上课的数据、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同时,我还要每天统计班级学生在家信息,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全班60个孩子的安危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牵挂。”被迫困在老家的陈盼忧心如焚。     任店镇位于确山县城南部,西南部与桐柏县、信阳市毗邻。记者了解到,陈盼的老家张冲村四面环山,村里没有网线,网络信号不好,只能发信息,语音都发不出去,这些严重影响了她的教学工作,年级主任邢悦娥得知陈盼的情况后,决定由陈盼的同事暂时代她上课,但要求陈盼要和学生一起听课、批改作业。     “为了解决手机信号不好这个问题,我举着手机跑遍了张冲村整个庄,爬遍了村子四周所有的山头,最终发现在小光山顶手机能收到3格信号!”这让陈盼喜出望外。     从此小光山顶就变成了陈盼的“教育基地”。除了线下备课,其余时间陈盼都会待在山上,开会、查看学习上课状况、汇总健康情况等。     跟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     陈盼通过微信告诉记者,从开始直播那天起至今两个多月,她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在妈妈林全红的陪同下上山,爸爸陈建设做好午饭打电话通知她们下山,吃完午饭再回山上,每天平均要在山上待6个小时左右。     陈盼说自己“最怕”的就是每周一下午给学生开班会,要至少提早半个小时到山上找信号,找到信号比较稳定的地方后便不敢再动,多走一步、少走一步信号就不好。班会一开就是一个小时,陈盼只能保持一个动作,站的信号好时,就算腿疼也不敢蹲下,蹲着信号好时,就算腿麻得疼也不敢站起来,因为一动网络信号就变差,直播就卡住了。     虽然每周班会都很辛苦,但也是陈盼最期待的,因为她只有在班会上才能更好地跟孩子们交流彼此的情况,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跟学生们聊聊学习、聊聊在家的生活,安慰一下学生们浮躁的心情,再给孩子们打打气……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3月底的天稍微一变天,风吹起来不比冬天温柔多少。但是看着一条条被整理出来的学生信息,看着孩子们健康的模样,看着他们每天都在健康成长,陈盼就觉得,在这空寂无人的山头吹着冷风也是一种快乐。     勇于挑战、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就这样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这一天,陈盼在日记中写道:初春的早上,6点的天空依旧灰蒙蒙,再加上今天是雨天,所以显得格外阴暗。一路上,我和妈妈都在担心下雨天会让山上的信号更差。雨天山路不好走,我和妈妈比平时多花了20分钟才来到山上,看了看时间,还好没有耽误。我还和往常一样坐在那块大石头上,妈妈则站在一旁替我撑伞。我打开手机,妈妈紧张地问:“有信号吗?”我看了一下手机右上角说:“有,还是3格。”妈妈松了一口气。我熟练地切换着工作软件,首先在微信上提醒家长要上报今天孩子的健康情况,然后切换到钉钉群发布早读任务,提醒孩子们上早读,接着打电话询问没有上早读的学生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早读快下课的时候找几个孩子背诵一下早读布置的任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这样做我才觉得我和孩子们没有辜负这宝贵的时光。     早读结束后,陈盼会继续在手机上查看前一天学生的上课情况,挨个询问没有上课学生的原因,问问他们在家的状态。初二的孩子更有想法,也更加叛逆,许多家长都会问差不多的问题:“陈老师,孩子怎么管才好?”家长们的焦虑陈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家长们通常一聊就是半天。     天色放亮,晨雨初歇,一阵冷风吹过,陈盼打了个喷嚏,妈妈林全红问:“冷了吧?”     陈盼抬起头问:“妈,你冷吗?”     妈妈林全红说:“我穿得厚,不冷。”     可是陈盼明明看到妈妈的嘴唇冻得有些发紫,撑着雨伞的双手也冻得通红。“妈,雨停了,你先回去吧。”陈盼说。     “雨早就停了。”妈妈林全红说。     “把伞收起来活动活动吧,会暖和些。”     “没事,我不冷,撑着伞可以给你挡点儿风。”     听到妈妈这样说,陈盼鼻子酸酸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自己为学生奉献爱心时,妈妈无怨无悔地守在自己身边。     妈妈林全红问她:“工作完了吗?”     “没,还有一点儿,马上就结束了,再有半个小时。”     妈妈林全红笑着说:“你的那半小时呀都快要比得上人家的一个小时了。”     不知过了多久,陈盼只觉得脖子酸痛,肚子也咕噜咕噜地叫,轻轻合上电脑,妈妈林全红问:“忙完了?”陈盼笑着说:“嗯,忙完了,回家吃饭啦!”妈妈笑着说:“你今天的这半小时还挺准的,这要是在平时还不知道几点才能结束呢。”“下次保证说到做到!”陈盼说。妈妈林全红无可奈何地笑了。     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围到处都是乱石和杂草,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树还没有发芽,草就已经这么茂盛了,不禁让我想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只有我们更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才能够不惧严寒、不惧岩石,在夹缝中生存,在逆境中成长。不管周边的环境再差,我依然要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这不仅是我个人要做到的,作为老师,我也一定会把这些道理教给我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在今后的路上勇于挑战、迎难而上、越挫越勇!陈盼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勇敢前行的背后是爱的支持     最让陈盼难忘的是2月26日晚上6点11分,学校发出紧急通知,让统计学生的基本信息,要求当天12点前发送至教育局邮箱。时间紧、任务重,刚从山上回到家里来不及喘口气的陈盼马上就要返回山顶,“那次是爸爸陪我去的,爸爸拿起雨伞,照着手电筒在前面开路,我跟在后面,我们父女俩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到山上,那天晚上一直到11点多才回家”。     下雪是陈盼最烦恼的事,“下雪天信号特别不好,平时有3格信号的地方一到下雪天就只剩一格,所以我要举着手机不停地找信号。有时候站着找到的信号,一蹲下就没有了,就只能一直站着工作,不敢动一下,手指冻得都没有了温度,点手机屏幕没反应,只能把手放在嘴上吹口热气然后再继续!”     下雪路滑,陈盼的爸爸妈妈都会陪着陈盼一块儿到山上工作,“爸爸拿着两件大棉袄,一件在我工作的时候披在我身上,另一件裹在我腿上。妈妈带着两个保温杯,时不时让我喝两口热水取暖。而他们却在风雪中走来走去,搓着双手,看着他们我很心疼。”想起前段时间的经历,陈盼的眼圈红了。

    • 南阳市方城县博望一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李盼盼老师于2012年秋期来到博望一中,参加工作,真可谓“急景流年真一箭”,时光匆匆而过,至今已经迈入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了。2020年的春期,受疫情影响,作为一名初三的语文老师却迟迟不能返校工作,李老师人在外地,心系毕业班的孩子们。“不知重会是何年”的焦急和担忧漫上心头。大年初六,学校领导提出了面对疫情的紧急教学方案。至此网上授课闪亮登场,解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     一年之计在于春。 网上教学,只是变换了学习的形式,依然要按部就班重备课、授课、听课、作业、评价。接到网上授课的通知,李老师就立马依据九年级语文的中考复习进度制定了教学计划。     李老师认真备课,书写教案,分专题复习,唯恐错漏知识点。按照学校下发的时间点上课。虽然人不在校,但已经进入了工作的状态。同时,也通过微信和钉钉群告知同学们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点,让学生有学习的意识,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周二、周四是语文早读,李老师在早自习前给学生们布置明确的任务,并要求起床后在接龙小程序里打卡签到。为了检查学生有无起床学习,与同学们一起按时起床,打视频电话沟通。为了保证早读效果,让学生们上传背书视频到钉钉家校本作业里,老师及时批阅,并适时鼓励学生。晨曦里,李老师见证着夜渐短、昼渐长的变化。     办法总比问题多。网上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和学生面对面,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比如学生学习参与率不高,无法监督等。但李老师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为了让教学效果更好,李老师不断探索网上授课的好方法,摸索出最合适的方式。微信群,钉钉群并用。《名校同步课堂》和钉钉群直播互补。直播授课过程中,李老师逐步修改流程,直播开始时对之前学习中的问题做总结,并鼓舞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直播过程中,连麦问答,与学生互动;直播结束后,对听课的情况及时做出总结,表扬表现好的,提醒稍落后的。李老师还及时地与其他同组的老师们沟通,向他们学习好的方法,取长补短。     李老师坚信在哪里用心,哪里就有收获。课后的作业,充分利用钉钉群家校本,及时批阅反馈,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对优秀的作业,在班级群里直观地展示,让学生学习,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真的很重要。偶尔李老师也通过网络与一些学生谈谈心,为他们鼓劲加油。老师的一两句肯定,对学生都是很大的鼓励。李老师深知自己离学生远,有时鞭长莫及,但是可以寻找到盟友。她在班级群里隔空与家长谈心,让家长能起到后勤保障和监督学习的作用。李老师坚信一以贯之的严格要求,和一丝不苟的追踪落实,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虽然不在校,但她每天用了更多的时间深耕细作,期待能更早的和同学们相见,相聚在校园里。     经过了疫情,很多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李老师也不例外。能在普普通通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逐渐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博望一中的学子们、为博望的教育事业献一份力,这就是件幸福的事!     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的季节里,莺儿正啼燕儿正舞蜂儿正忙。李老师也如一朵向阳而生的蒲公英花,愿以绵薄之力,唤醒桃李满园!     (通讯员 姬怀东 供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