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求知精技怀匠心 甘为职教育花人——记鹤壁最美教师高巍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冯银河
2017-09-11 10:20:07 |
  “求知精技,甘为人梯”是淇县职业中专教师高巍从教以来一直坚守不变的誓言。
 
  25个春夏秋冬,25载风雨兼程,他在淇县职业中专这片教育沃土上,执着坚守,追梦前行,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站稳脚跟,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为此,高巍十分注重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经常走进实习基地学习专业技能。他利用假期和休息日,主动与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取得联系,学习果树的修剪、杏鲍菇的栽培、黄瓜温室栽培等技术。2008年,他考取了高级(三级)农业试验工资格证,2011年又考取了花卉园艺师(一级)资格证。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辅导学生获得市技能竞赛一等奖7人次。2012年承担学校核桃苗6亩、五角枫3亩、大叶女贞1亩的育苗任务。为了加强苗田管理,不分假期和黑夜,浇水、打药、施肥、整枝。为学校增收创汇,体现专业优势。
 
  “用心灵赢得心灵”是高巍从教治班法宝。一些人偏见地认为,中职生大都是“朽木不可雕”。而高巍却说,中职生人人都是一块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朽木”同样会大放异彩。中职生大多经历过中考的失败,常常会产生消极、失落和自卑的情绪。对此,高巍认为只要学会做孩子梦想的引路人,点燃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火花,就会让他们重拾自信。学生王辉家庭十分贫困,靠70多岁的奶奶捡废品生活,高巍积极向学校申请免除了他的住宿费,书费和其他费用都由自己来负担,帮他顺利完成学业,并在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考试中获得了全省第三的优异成绩。
 
  在教学中,高巍结合教材的知识和生产实际,立足生产,理论联系实际,把教材上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他对不同专业课设计了项目教学、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他同时不断改变观念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撰写论文,围绕职业学校教学法中的困惑开展课题研究。2012年主持的《中职涉农专业课程开发与研究》荣获鹤壁市2012年职业教育改革试验重点课题优秀等次,并顺利结项;2015年主持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科研课题项目,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种子生产技术》课题,顺利结项。借国家示范校建设的东风,他主持编写了校本教材《绿色无核枣生产栽培技术》一书,并获得鹤壁市优秀校本教材二等奖;还参与《杏鲍菇栽培技术》等三门校本教材的编写。在所带的班,在每年的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二本上线人数和总分均居全市第一,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得到了领导肯定。特别是在2016年 的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中,所带班级升入二本院校率高达80%。
 
  岁月的河流不停地流淌,高巍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25年执着坚守,25载不辍耕耘,沉淀的是教育教学的智慧,迎来的是寂寞中的美丽和繁华:2016年被评为鹤壁市师德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鹤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4年所带班级被评为鹤壁市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班集体;2013年被评为鹤壁市现代农艺专业骨干教师;2008年、2012年、2015年三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0年---2014年辅导学生获得省技能竞赛三等奖2人次,获得鹤壁市技能竞赛一等奖7人次;撰写CN论文5篇发表在CN杂志和核心期刊上,撰写论文4篇在鹤壁市职业学校交流;制作的专业课课件2个获省三等奖;2010年辅导学生何梦莎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二等奖;校级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等奖项无数。今年教师节,他又当选鹤壁市最美教师。
 
  面对这些光环,他并未陶醉,而是抖擞精神,又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高巍老师始终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执着坚守,追梦前行!
 
 
 
 

责任编辑:樊娜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