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留守校长”扎根乡村 19年育桃李

[   未知   ] 作者:
2017-08-22 09:06:19 |
  39岁的张鹏镍在平顶山市湛河区偏远农村学校任教19年,多次放弃调回市区的机会
 
  “孩子们快进来看看,咱们的乐园马上就要建成了!”8月15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李三庄小学的操场上,一群留守的孩子正在踢足球,该校校长张鹏镍的呼喊声,让这群孩子欢呼雀跃起来。张鹏镍所说乐园,是该校已经建设了大半年,马上就要投用的乡村少年宫。
 
  现年39岁张鹏镍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湛河区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多次放弃了调回市区的机会,被当地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留守校长”。
 
  为留守儿童建“亲情家园”1998年9月,张鹏镍刚到湛河区张庄小学参加工作,他所教的班有33个孩子,11名孩子是留守儿童。每天放学后,他都要义务辅导班里的几个孩子写作业,再把他们送回去。张鹏镍还经常抽出周末时间,带他们洗澡、理发,到田野里放风筝,挖野菜。谁有进步了,张鹏镍就带他们逛市区公园。不到一年,这些孩子都从后进生变成了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因为转变差生成效明显,2003年,张鹏镍被任命为张庄小学校长。这所学校有140多名学生,留守孩子就有50多人。为了给留守的孩子创造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张鹏镍专门腾出一处教室,亲自到旧书市场选购了一批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放进去,还把家里的电脑、电视机都搬过去,让留守的孩子们放学后能有地方读书学习、做游戏,还帮他们定期和爸妈视频聊天。这种专门用来照顾留守孩子的活动室后来在全区各农村学校都得到推广,并且有了专用的名字——“留守儿童亲情家园”。
 
  帮留守学生监护人制订教育计划
 
  2014年8月,张鹏镍被派到湛河区西南部最偏远的李三庄小学担任校长。他发现,这里的留守学生明显多于其他学校,学生总数350余人,留守孩子竟有将近200人,很多学生的书包都装有摸鱼、掏鸟的工具,有的学生还会背着妹妹、弟弟来上学。
 
  张鹏镍想召开留守孩子监护人座谈会,一半以上的监护人都无法到校。于是,张鹏镍就和班主任们一起逐户上门走访,了解学生情况,帮监护人制订家庭教育计划。
 
  想做永远的“留守校长”
 
  早在2004年6月,湛河区发改委要抽调张鹏镍,张鹏镍想给孩子们道个别,没想到这些孩子哭得像泪人一样,抱着张鹏镍的腿,不让走。张鹏镍热泪盈眶,最终决定不再离开这些孩子。
 
  19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教师要调动工作,但张鹏镍一次也没再提过调动工作的事情。这期间,由于过度操劳,张鹏镍多次患病住院。张鹏镍的妻子背着他向教育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调动他的工作,并且也得到了批复。张鹏镍一家虽然住在市区,但他却放弃了调动工作的机会,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乡村小学的“留守校长”。
 
  “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张鹏镍说,“如果有必要,我愿意一辈子留在乡村。”

责任编辑:xwzb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