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特岗教师张芳
[
鹤壁日报
]
作者:
谷基磊
2012-01-05 15:19:24
|
2011年12月27日,寒风凛冽。上午10时,在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操场上,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学生们一起做广播体操的特岗教师张芳。在寒风中,她一边做操,一边在尽心地看着学生们,并不时提醒他们要跟上节奏。
张芳今年26岁,2009年从安阳师范学院毕业,通过考试成了一名特岗教师,来到偏远的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任教,从大学生变成了孩子王。
“张老师的课上起来一点儿也不累”
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前进教室辅导学生早读,上课提前10分钟进教室,和学生一起晨跑、做广播体操……
这是记者在张芳办公桌上看到的时间安排表。
“现在天气这么冷,早上5点半能起得来吗?”
“刚来的时候,确实不习惯,时间长了就慢慢适应了,再说每天教室里有那么多孩子在等着辅导,自己不去,心里不踏实啊。”
看着张芳还稍显稚嫩的脸庞,听着她质朴的话语,记者不由得对这个还带些学生味的老师肃然起敬。
早读之后,张芳迅速地在学校食堂吃完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张芳的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每次上课,孩子们都热情高涨。
“张老师很幽默,她的课讲得也很有趣,上起来一点儿也不累。我们可喜欢张老师啦。”张芳的一名学生对记者说。
晚自习放学后,张芳还要在宿舍写出明天的教学计划。和张芳一样,学校其他特岗教师每天的教学计划都排得满满的。
为了孩子们,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每天起这么早,还要负责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学校又这么偏远,你不觉得苦吗?”
“说实话,不苦是假的。小时候觉得当老师挺神气的,等自己当了老师,才知道老师的艰辛。但每当看到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就觉得这点儿苦不算什么,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付出再多也值得。”
张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2009年研究生考试中,张芳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几经考虑,她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到浚县做了特岗教师。
“没什么可后悔的,能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觉得挺开心的。”提及弃学留教的事,张芳这样告诉记者。
在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像张芳一样,为了支持贫困乡村的教育发展,这样的特岗教师还有12名。
“他们的到来,为我们乡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学力量得到加强。他们挑起了学校的大梁,用青春和活力,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一名负责人说。
张芳今年26岁,2009年从安阳师范学院毕业,通过考试成了一名特岗教师,来到偏远的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任教,从大学生变成了孩子王。
“张老师的课上起来一点儿也不累”
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前进教室辅导学生早读,上课提前10分钟进教室,和学生一起晨跑、做广播体操……
这是记者在张芳办公桌上看到的时间安排表。
“现在天气这么冷,早上5点半能起得来吗?”
“刚来的时候,确实不习惯,时间长了就慢慢适应了,再说每天教室里有那么多孩子在等着辅导,自己不去,心里不踏实啊。”
看着张芳还稍显稚嫩的脸庞,听着她质朴的话语,记者不由得对这个还带些学生味的老师肃然起敬。
早读之后,张芳迅速地在学校食堂吃完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张芳的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每次上课,孩子们都热情高涨。
“张老师很幽默,她的课讲得也很有趣,上起来一点儿也不累。我们可喜欢张老师啦。”张芳的一名学生对记者说。
晚自习放学后,张芳还要在宿舍写出明天的教学计划。和张芳一样,学校其他特岗教师每天的教学计划都排得满满的。
为了孩子们,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每天起这么早,还要负责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学校又这么偏远,你不觉得苦吗?”
“说实话,不苦是假的。小时候觉得当老师挺神气的,等自己当了老师,才知道老师的艰辛。但每当看到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就觉得这点儿苦不算什么,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付出再多也值得。”
张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2009年研究生考试中,张芳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几经考虑,她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到浚县做了特岗教师。
“没什么可后悔的,能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觉得挺开心的。”提及弃学留教的事,张芳这样告诉记者。
在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像张芳一样,为了支持贫困乡村的教育发展,这样的特岗教师还有12名。
“他们的到来,为我们乡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学力量得到加强。他们挑起了学校的大梁,用青春和活力,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浚县白寺乡第一初级中学一名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