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他叫“四郎”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袁学义
2014-06-05 11:32:12 |

  2014年5月29日凌晨3点22分,茶庵小学袁学义校长的电话响起,睡梦中的袁校长拿起电话,听到电话那边微弱的声音“袁校长,我生急病,现在在救护车上……,给你请个假。再给你说两件事,第一,明天的教研活动我不能带队参加了,您看能不能安排其他人代替我?第二,我的课恐怕上不成了,希望你能够调一下,回头我再补上……”袁校长听到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在生命垂危期间,在救护车上,还一心想着工作的人是谁?——他就是米村教育的明星,领导和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茶庵小学副校长赵国顺。

  赵国顺同志1976年参加工作,1992年开始任校长职务,长期的工作热情,工作责任和不服输的态度,甘当绿叶的可贵精神,慢慢有人给他起了个雅号“四郎”。

  一、敬业精神:铆足了劲的“拼命三郎”

  从米村镇宋村走到米村镇,再从米村镇沿着弯弯曲曲的马路边,走到荥密公路的中部,在一个贫瘠的小山坡上,有一所由3栋小楼围成的小校园,这就是赵国顺了经营了11年的茶庵小学,这里被陈玉洁主任称为“新密的北大门”,赵国顺校长一直就镇守在这里。而此前20余年,赵国顺先后工作的3所小学,条件和这所小学一样艰苦。

  “但是无论在哪里,‘四郎’的拼命劲无人可比。” 和赵国顺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楚东振这样评价他。整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他总有一股“拼命三郎”精神,对工作有用不完的热情。这让周围不少人大惑不解:“这样玩命地工作,你觉得值吗?”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总是淡然一笑,但他的心里清楚,他的生命,已经与学校连在一起,而学校,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36年风雨沧桑,赵国顺始终站在教学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他的心中只有学校,舍小家顾大家,不图名利,不为金钱世俗所动,他觉得值!

  茶庵小学在米村镇的最北部,而他的家在米村的最南部,赵国顺11年如一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始终以学校工作为重,每天早早起床,行程几十里,从未耽误学生半节课,他是在用脚步丈量着教育的长度,用坚守证明着对党教育事业的忠诚。

  “他就像一台铆足了劲的发动机。”他的同事徐丰章这样评价他。是呀,只有发动机才能这样无休止的工作,只有发动机才能有这样的奉献精神。茶庵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步步前进,而这一切更与赵国顺校长分不开,在赵校长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金色的脚印。

  二、教学业绩:到哪里哪里就是第一的“勇争一郎”

  赵国顺在“拼命”的同时,教学和管理业绩也相当了得。“17年校长,拿了12个第一。”中心校的领导经常扳着手指头算给其他校长听。

  “和赵国顺当对手,我直接投降!”赵国顺的竞争对手这样评价他。因为只要赵国顺在,总会把别人远远地抛在身后,他当第二,没有人敢站出来当第一,赵国顺的老部下,都这样说“赵校长到哪里,哪里就是第一!”。

  “在赵校长手下工作累,但是有尊严!”。在赵国顺校长的带领下,教师的压力大了,拼劲足了,竞争力也强了。但是每学期结束,老师都开心的笑了。因为一个个骄人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翻开每年的成绩册,一个个第一纪录在赵国顺及其领导的学校上。

  “把孩子交给赵校长,我放心!”学生家长这样评价。一个个优异的成绩让家长怦然心动,他们认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样负责的学校领导人身上,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社会的认可,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赵国顺的努力不仅得到对手、同事、家长的肯定,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他先后被评为乡、县、市、及省优秀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明星。

  三:关爱学生:学生、家长眼中的“知心”郎

  爱是教育的基石,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赵国顺校长不仅这样要求教师,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作为教师的他不仅爱优生,更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他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课余饭后,赵国顺老师穿梭于各个班级之间,找学生谈心,给学生帮助。每当学生生病,第一个到达医院看护学生的是赵国顺老师,常常给学生补课的也是赵国顺老师。在学生眼中他是比父母还亲的“知心”郎。

  为了学生的前途和发展,赵国顺老师每周都要深入部分学生家庭中进行家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与家长们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家的各个侧面,一起分析原因;了解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听取家长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他在茶庵小学的十几年,足迹踏遍了学校辖区四个村的各个角落,他成了学生家的常客。作为教师的赵国顺,也成了家长心中的“知心”郎。

  四、甘当绿叶:勇做“秘书”郎

  “赵校长是学校的后勤和安全保障,是学校的顶梁柱,更是学校的润滑剂!”。现任茶庵小学袁学义校长这样评价赵国顺校长。对在教育战线上苦战三十六个年头、在校长岗位上也拼搏了十七个春秋的赵国顺来说,他深知,学校的稳定就是学校的大局,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他时刻把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年龄问题退居副校长的他责任心却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总是早到晚走,每项工作都出色完成,用自己的行动引领者大家向前走。学校中的问题,他总是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废寝忘食;学校的难题,他总是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化危机成转机。在赵校长的配合下,茶庵小学连续几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毕业班先进单位”“信息技术先进单位”“双关爱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和赵校长甘当绿叶,勇当“秘书”郎的可贵精神是分不开的。

  只因无法割舍米村这块生养过自己的土地,无法割舍朝夕相处质朴可爱的山村孩子。而且,看到山村孩子们在他的教育培养下得以愉快、健康地成长,山村学校在他的管理下蓬勃发展,他感到无比的喜悦。所以,他愿意一辈子当“四郎”。 赵国顺校长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美乐章。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