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大山深处歌声扬---记退休走教张秋生老师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刘治国
2014-04-22 17:33:53 |
 
 

  预备铃响后,从拐河镇北区深山沟里的校园里飘出了动人的歌声,这是退休走教的张秋生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在音乐的天地里飞翔徜徉。每到一所学校张老师都会用歌声号召学生,用歌声鼓舞学生,用歌声感染学生。

  张老师今年已经64岁了,他酷爱音乐,退休前一直在拐河一中担任音乐课,深得师生喜爱。退休以后,他把家当做练兵场,帮助喜欢音乐的孩子们吹拉弹唱,在琴声与歌声里,他显得更年轻,精力旺盛。

  “学校需要他,学生需要他”这是拐河中心校领导的感慨!拐河是一个山区乡镇,教师严重缺编。自2007年以来,拐河退休64人,在岗死亡5人,调动55人,病休20余人,期间仅调入2人,新入职24人,新分特岗26人,各校教师严重不足,特别缺少体音美专职教师。近几年来,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中心校想出了很多法子,撤点并校、合班、教师兼课、教师包班、办复式班、校长必须担课,但这些仍然无法应对教师缺编问题。一些学校不得不重新启用代课教师,今年各校共启用代课教师28人,但这些代课教师素质低,来源复杂,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秀师资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体音美教师的需求。一些学校无法开齐开全课程,师生学校生活单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无法落实。

  为了解决各校体音美教师严重匮乏问题,中心校领导通过走访已退休教师,了解到他们有被返聘走教的意愿,于是部分学校校长主动与张老师联系,每节课给予适当的补助。

  特别是拐河北区,校区偏远,交通不便,留不住教师,张老师得知实情后也主动要求到北区偏远学校走教,这些学校还从未上过音乐课。唱着国歌升旗,只有少数学校能够做到。张老师入校后,第一首歌就是教孩子们学唱《国歌》,虽是走教,但他从不敷衍,在课堂上他以境悦声,以情感人,他豪放的歌声、灵动的指导,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他以火热的情怀与赤诚的爱心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感染鼓动着学生。他教学生从练习音阶开始,把五线谱耐心完整的抄在黑板上,一个节拍一个节拍的教学生唱歌,寻找乐感,向学生讲解《国歌》创作的背景,深挖《国歌》的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他既把学生当做亲密的合作伙伴,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彼此之间也视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孩子们不断变换着口型,不时地拍着手,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在学习音乐的快乐之中。他把歌声当做与师生交流情感的工具,帮助学生懂得音乐的语言,共同走进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尽快感知参与音乐课的享受。不到一周时间,他就教会了15个班级的学生齐唱国歌。如今,这些深山沟里的学校,已经由放国歌升国旗到唱国歌升国旗。每次升国旗,张老师都积极地与师生们共同参加升旗仪式,用他那充满神奇力量的臂膀,指挥师生合唱,那雄壮优美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给平日里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生气与活力。

  一辆摩托,一架电子琴,张老师风雨无阻,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一路颠簸,他把路边的荆棘与怪石当做风景,他把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当做一块宝石。每天奔走三、四所学校,每周要上近30节课,但他乐此不疲。对于这些学校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好像不只是在唱歌,而是跟着张老师畅饮玉液琼浆。师生们用最快的学习速度,用最美的歌声表达他们对张老师的欢迎与热爱,对音乐的理解和憧憬。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