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任红博: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河南中医药大学大
2021-06-08 17:13:53
|

任红博,男,预备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2019 级康复治疗学本科班学生,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学生会执行主席兼主席团成员。座右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他在军训过程中刻苦训练、拼搏进取、表现突出,获得“2018年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坚定不移跟党走,认真贯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获得“2018——2019年度优秀团员”和“2019——2020年度优秀团员”的称号;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在学校2019年度志愿服务工作中获得“先进个人”的称号;作为班干部,他热心处理班中事务,获得“2019——2020学年优秀学生干部”、“2019——2020年度文明学生标兵”的称号。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句对联是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的,意思是要成就大事就要和有忠心诚信的人共谋,治学要摆脱前人桎梏,另辟蹊径。以此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读书要注重实践。任红博以此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体现了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读书的方法。
砥砺前行,收获成长
人生,好似沙漠的仙人掌、戈壁滩的白杨、峭壁上的雄鹰,一面是磨难,一面是坚守。正是这份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毅力,赋予了他们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茁壮成长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担当,他们百炼成钢,越过一次又一次的雨雪风霜。作为学校学生会的执行主席,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积极统筹协调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时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服务好广大同学。因此,担当是他任职学生干部期间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也正于此,任红博时刻锻炼自己,稳步成长。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任红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奋斗是他的青春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他大一在校学生会体育部当干事,大二成为校学生会办公室的副主任,如今担任校学生会的执行主席。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曾是他在工作中遇到过最大的问题,工作、学习、生活挤压着他的时间,但他不曾放弃,不断调整计划,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脚步,终于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方案。生活总是会给奋斗者以馈赠,正如任红博所说的那样,这段宛如黑暗中独行的日子让他看到了星星,教会了他最宝贵的品质——担当与奋斗。
学海无边,书囊无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学无止境,书山无尽,如不活到老学到老,怎能够一览众山小。正如任红博所说,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思考,都会使他受益匪浅。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生会执行主席的身份带给他的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重担。日复一日的工作对一般人而言早就无力学习,但对任红博而言,无论早晚,无惧疲惫,他总会每天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对他而言,工作之余学习是他独有的令自己平心静气的放松方式。任红博始终认为作为学生,学习才是本职。而他不止于课内学习,闲暇之余他还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加入自己中意的社团或学生组织,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海涅曾说,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正值青春年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待到用时方可大展身手。学习中的困难对任红博而言也是常见的,但他喜欢挑战,也乐于战胜困难。任红博一直对自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早起半个小时,多看多记,多读多背,比别人早到教室十分钟,进入学习的状态就比别人好等等。此外,他有一次转专业的经历,并以此劝告同学们,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是否需要转专业要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真正爱好的专业,而不是听别人评判专业的好坏。
青春洋溢,不负韶华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所以要格外珍惜。学习和工作之余,任红博对于篮球,足球,羽毛球都有涉猎,闲暇之余最喜欢去篮球场,大汗淋漓时的快乐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他待人接物礼貌随和,谦虚有礼,与同学打成一片,他认为作为学生干部,重要的是为同学们切身利益服务,而不是空谈身份。与人交往,也是真诚待人是最重要的。他谦和的性格,极强的能力使得他在师生眼里备受嘉奖。
人生的种种经历,经过岁月的洗礼,都变成了风清云淡的往昔,唯有家是永远的港湾——家庭也是促进任红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上大学之后,一星期和家人通两次电话,有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交流,以前是听爸妈说,现在爸妈征求他的意见,每到这时,他都感到鼻子一酸,“真的是到了要扛起半边天的时候了。”
立足实践,筑牢人生
张海迪说过,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爱因斯坦也曾言,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任红博践行着这一字一句,每年寒暑假都会参加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年暑假还参加了青马工程的培训,到达了延安、信阳和河南省团校进行实地学习。此外,他还担任过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的志愿者,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志愿者的工作牌被他保留至今,成了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物品。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任红博选择在家乡县医院的康复科进行实习,期间最难忘的是接触到的一位76岁的男性患者。患者是一个有文化的老人,是五十多年前的一位大学生,患有偏瘫。做康复治疗的时候,有时候会很痛,带教老师就会和患者聊天,患者本身也十分配合,为了缓解自身的痛苦,往往会自己吟诗,令任红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患者吟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场面非常感人。
任红博认为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来弥补。对于学弟学妹们,他建议大家要勇于尝试,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了学习。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是因人而异的,要靠自己主动性的去发现、探索和觉悟。
一段经历,一次成长,一份收获。他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尝试,虽有失败,但初心不失,永远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通讯员 高灿阳 牛晓璐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