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朱健豪: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河南中医药大学大
2021-04-27 15:28:34 |

 
  朱健豪,男,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8级针灸推拿学本科三班学生,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学生会主席。座右铭: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他曾获求职就业简历大赛一等奖,2018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9年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被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19年校级“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等。
 
  时光荏苒,青春伴随着四年的大学时光的逝去而渐渐流失。徐志摩说“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愿你我都能在短暂的生命中绽放璀璨光芒,书写人生的华章。这就是他对于大学生活的感想。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
 
  初入大学,朱健豪带着步入新阶段的兴奋,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相比高中大学比较轻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期间可以睡觉游戏嬉戏人间。他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理想进入了学生会,随之而来的就是忙碌与不理解。
 
  进入学生会后,他每天要在联系学生与老师,工作很繁忙。但他也不允许自己落下学习,所以他变得十分自律,习惯于晚间学习,习惯于沉迷工作,习惯于室友帮忙补习课堂知识。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充实,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学校的综合一等奖学金。背不完的书和穴位,紧张的学习生活,到大学后他依然有着高中的作息,学习刻苦自律。
 
  在疫情期间,很多同学都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是自律的他却认真对待每一节网课,积极与老师互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诚信对待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君子慎独,方成大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莫泊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曾经历过崩溃,但是他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面对同学们的不理解,他尽力解释。有压力时他会独自去跑步,每天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这是海子的热爱,在大学里的他,也有自己的热爱。热爱阅读,最喜欢的作家是边芹。同时也会追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
 
  宿舍生活也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读的专业是针灸推拿学,宿舍也成为了他第二个练针的地方,宿舍的桌子被用来练手劲儿,室友之间互扎,当室友生病时就是发挥自己功力的时候了,扎好后的成就感与喜悦一瞬间就会迸发。这就是针推生的日常,枯燥但却充实。
 
  大学生活虽然虽然忙碌但格外充实,在那些压缩时间提高效率的奔跑中,找到了一丝丝生活的仪式感与忙碌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已步入大三生活的他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不仅担任着院学生会主席,还是班里的团支书,每天的活动很多。他明白自己不管任务再多,也要认真负责的完成,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件属于自己的事。累一点,苦一点并不难过,难过的是在为自己过失弥补的过程中所失去的时间和精力等宝贵的东西,那是真的无法弥补的。
 
  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理解,他耐心地与同学们交谈,做到同学们满意为止,全心为同学们服务是他们的责任。当谈及作为学生会主席的必要品质时,他毫不犹豫的说要认真负责,为同学们着想,这样的学生干部正是学校所需要的,也正是同学们所需要的。热爱工作,努力工作,正因为学长学姐们对学生会的辛勤付出,他选择了继续留任,为学生会增添一抹色彩。
 
  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工作中还得细致入微,他经常告诉自己:选择了就不要放弃,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学生会给了他发展锻炼的机会,他希望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利落不拖拉,提高沟通能力,更好地完成学生会工作。
 
  踔厉且奋发,追梦勇前行
 
  他参加过各种实践活动,学校举办的挑战杯,三下乡等等。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下乡活动,当时他们去的是一个贫困县,举行义诊活动,每天早起都会有一个老奶奶跟着,并且带着自己的老伴,老奶奶说好不容易有专家来了,当然得来看一看了。朱健豪说这句话让他很感动,这是老奶奶对我们学校的信任,对他的信任。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全心全意的为大家服务,不能让老奶奶失望。他说这种机会很难遇到,要是遇到强烈建议同学们去参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经过自己的手看好一个人的病,心里会特别开心。病人每天都有,能不能看好还得看自己的本事。
 
  他与同学们共同研发了中草药面膜并获得了校二等奖。认识了许多实验室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他说只有多与这些优秀的人交流才能更轻松的度过自己的迷茫期。疫情期间作为小区的志愿者,他积极配合工作,共同抗疫。
 
  他强烈建议同学们参加三下乡这种活动,不仅能和带队老师学习经验,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1岁的朱健豪在备战考研的路上,他抱着书,小步却高频朝前走,向左拐了个弯,又向右拐了个弯,站进了队伍里,早晨的太阳尚未完全拨开冬天的清冷。他站在这条延伸绵延的队伍里,搓着手,嘴里念念有词,仔细听是在回忆昨晚梳理的脉络。他和同学们一样等待着,等待着7:00钟声的响起。图书馆会打开它的大门,而且他会和同学们一样争相涌进去。开启新的一天的考研路。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光不等人,未来在自己手中。横跨两个校区,在新的校区就是一个新的阶段,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争取一次上岸。
 
  (通讯员 邢灏聪 董菲菲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