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没有手机电脑,我的兴趣就是读书
[ 平顶山晚报]
作者:
娄刚
2015-07-21 10:47:11
|

7月16日,在市区一个暑假辅导班,王一帆正在进行初中英语辅导,为自己筹集上大学的费用。本报记者李英平摄
受访学生:王一帆
毕业学校:市一中
高考分数:574分
录取院校:云南大学
王一帆是市一中今年参加高考并进入一本线的贫困生。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关于她的简单信息:父母无固定工作,全家享受低保。7月16日,记者到她家实地采访:这是一个虽然清贫但亲情浓厚的家庭,这个家培养了王一帆勤奋、务实、感恩的品格。
家里近10年没看过电视
当天上午,按照王一帆的父亲王东方提供的地址,记者在市区沁园中路和他碰了面。他家在该路段一栋多年前私人开发的三层小楼的最顶层,王东方告诉记者:“私人建的,质量不是太好。买的时候也不贵。”
跟着他往家走的时候,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儿在一楼某户人家里探出头问王东方:“谁呀?”王东方回了他一声,扭头对记者说:“这是俺家老小,正跟着邻居学下围棋。”
到家后记者才知道,王一帆高考刚结束就去附近一辅导班当了助教,当天有课,不在家。王东方领着记者参观了他的家,印象较深的是,主卧除了一张床,还打着地铺,一问,是老小睡在地铺上;王一帆的卧室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没有女孩儿房间常见的装饰物,也没有任何娱乐用品。“这屋静。”王东方在一旁说。“电脑也没有?”记者问。
“不光没有电脑,电视也快10年没看了。”王东方一边说一边把记者领回了客厅。客厅有电视和空调两样电器。“电视机10年前坏了之后就没再修过。”王东方说,“空调是又刷的白漆。古桥牌,你听说过没有?”
不过,这两样老电器也来自前屋主。据王东方说,原屋主搬家时大部分家具都没带走,他2002年搬进来的时候只添了床和沙发。
据王东方介绍,他老家叶县,上世纪90年代到市区打工,其间患上关节炎,最严重的时候长期卧床不起,病情好转后只能间隔打短工,所以收入有限;妻子王金莲做过饭店服务员,最近几年因父母多病难以自理,就辞了工作专门伺候两位老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他家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2008年,他所在的轻工路街道沁园社区为他们一家办理了低保。本报“爱心成就大学梦”活动启动后,社区又主动向他们提供了这个信息。
两包饼干的故事
在王东方夫妇眼里,王一帆是一个好学、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王一帆一直都是班里的前五名,到市一中后,成绩在全年级位列200多名。
王一帆从小到大没有零花钱,也没吃过零食。有一次周末,王东方骑电动车到市一中接王一帆回家,路上王一帆说想吃奥利奥饼干,王东方就给她买了两包。王一帆虽然很想吃,但并没有马上打开吃,而是回家后和弟弟王帅骅一起分享了一包。第二天王一帆回校后,弟弟发现另外一包饼干放在他的床头,原来,是姐姐不舍得吃给他留下了。“弟弟也没舍得吃,一直放着,等姐姐下次回家一块儿吃。”说到这儿,王东方禁不住眼眶湿润、声音哽咽。
王帅骅暑假跟着邻居潘先生免费学围棋,王一帆记在了心里,当她听说潘先生家的儿子上高二,成绩不太好需要补课时,她就尽己所能,抽出时间给他做辅导。“这孩子知道感恩。”妈妈王金莲说。
做助教挣伙食费
在距王东方家约500米的某暑假辅导班,记者见到了正在教孩子们英语的王一帆。她中等个头儿,看上去有些文弱。她时而板书,时而领读,时而提问,很有老师范儿。
课间,记者和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记者问她:“没有电脑,咋上网呢?用手机?”她说:“我自己还养不活呢,还养手机?”
王一帆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她曾应聘到两家大的教育机构,但因年龄原因不能担任助教,工资都比较低。在这里可以做助教,月薪1200元。“我想挣点儿钱,走的时候就不用让家里再给伙食费了”。
王一帆填报的专业有金融、会计、经贸、口腔医学、材料科技与工程等,用她的话说都是“收入比较不错”的,而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将来她“就可以改善家里的条件,照顾弟弟”。记者问她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她说:“我的兴趣就是读书。”
昨天下午,记者接到王东方打来的电话:“王一帆已经收到录取信息,云南大学电子金融专业。”
助学申请程序:考生可到平顶山晚报热线办公室(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办公楼5楼)提出助学申请。申请人须填写救助登记表,出示本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城市低保证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救助热线电话:平顶山晚报4940000、市人民教育基金会2939808,接受捐赠单位:平顶山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账号:600004785109016,开户行:平顶山银行富美支行。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