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对于未来王慧杰选择担当

[ 中国青年网] 作者:
2015-07-20 15:30:05 |

在王慧杰妈妈打工的医院里,王慧杰和妈妈临时住在楼梯间。
  核心提示|9岁本该是在爸爸怀里撒娇的年龄,爸爸却离她而去。所幸,还有坚强的妈妈。妈妈独自扛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她年复一年地在田地里耕耘,在楼道间打扫,带着希望向阳光前行。
  
  看着辛劳的妈妈,慧杰知道自己只有刻苦地学习,才能接过妈妈手中的重担。这个夏天,19岁的项城郑郭镇的姑娘王慧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走访学子名片姓名:王慧杰高考分数:539分(文科)阳光心语:今天,我站在妈妈的肩上实现了大学梦。未来,我希望尽快成为她的依靠。
  
  学习|这场跟时间的赛跑,她赢了
  
  “好的,你们来吧,我告诉慧杰让她请个假。”接到大河报助学小组要去走访的电话,妈妈种玉兰热情地说。
  
  对19岁的王慧杰来说,即使高考结束了,她的时间依然很紧张。和同学一样,高考后去旅游?这是她不敢奢求的愿望。长这么大,她连项城都没出去过。
  
  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暑假补习班上多上几节课,这样就能多赚一点钱。自从9岁那年,爸爸意外身亡后,她背后就一直有一种时间在赶着跑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
  
  “想快点长大,替妈妈多分担一些。”性格文静的慧杰小声说。
  
  对于孩子可能辍学的问题,妈妈种玉兰表现出了罕见的严厉一面。“无论多苦多难,都有妈妈来想办法,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种玉兰对女儿说。
  
  慧杰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功课上,尽可能地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她在跟时间赛跑。“我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学生,所以只能通过时间来弥补。”除了睡觉、吃饭外,她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她常常买点饭或馒头,边走边吃。
  
  终于,2015年高考结束了,成绩也出来了。539分,超过一本线26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慧杰默默在心中告诉自己,“我赢了”,多年积累在心头的压力舒松了许多。
  
  艰辛|这场对命运的反抗,她的妈妈赢了
  
  同样也感到轻松的,还有慧杰的妈妈种玉兰。当从班主任口中得知女儿的成绩时。这个孤独而坚强的女性,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郑郭镇南街村简陋的家里,谈起当时的感受,她久久无法言语。
  
  “这是一个苦命的人哪。”周围的邻居都这样说。30多岁丈夫离世,一手拉扯一对年幼儿的儿女,一面供养多病的公婆,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谋生技能的农村妇女来说,这些年的辛苦和委屈都在不言中。
  
  慧杰的爸爸,是在2005年山西的一次煤矿事故中丧生的。慧杰年逾古稀的奶奶伤心地说,“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45岁了。”
  
  丈夫去世了,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与公婆的责任落在了种玉兰的肩上,面对生活的艰辛,种玉兰选择勇敢面对。因为村子距离项城市不远,她在一家当地的卫校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另一边,家里的几亩地她也继续种着。
  
  每天5点起床,做饭,吃饭,骑近1个小时电动车去工作。寒来暑往,一干就是7年多。工资从刚开始的500,到后来900……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虽然命不好,但天也没塌下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两个孩子能出去上学,能成才。”种玉兰说。
  
  女儿考上了大学,她也赢了。
  
  未来|这个改变生活的转折点,她选择“担当”
  
  和很多贫困的孩子一样,好成绩并没有让慧杰高兴太久。很快,她就陷入了对上大学费用的忧虑。
  
  “虽然妈妈让我不要担心,但我知道家里几乎没啥积蓄。”慧杰说,即使妈妈凑够了学费,她也不知道家里接下来的生活还有没有着落。
  
  在专业的选择上,相比自己的兴趣,慧杰选择了未来的担当。“家里情况不好,我想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慧杰说,所以选择了金融、财会类的专业。
  
  “我之前考虑过报考安徽财经大学,但考虑到离家远,不方便照顾家里,就选择报考省内的学校。”这个年仅19岁的姑娘,显示出超过同龄人应有的成熟。
  
  “虽然还是很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上了大学,我就会找到办法养活自己,尽可能多地帮妈妈分担吧。”慧杰说。记者 刘学增 实习生 王建坡 文 记者 李康摄影 全媒体采写 陈振兴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