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坎坷的坚强少年
今年13岁的李科龙是灵宝市焦村一中的学生,他因不幸患病而在求学的路上历尽坎坷,但他没有气馁,稚嫩的脸庞写满坚强,这份坚强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
脊柱侧后凸畸形、截瘫、胸廓畸形等综合征,这是2010年北京市儿童医院对李科龙的诊断结果。李科龙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只有几亩果园。为给李科龙治病,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省吃俭用积攒医药费。接送李科龙上学放学的任务就落在了李科龙爷爷的身上,一年到头,无论刮风下雨,爷爷每天都会骑三轮摩托车接送李科龙。
也许是知道看病需要花很多钱,懂事的李科龙从不向家人要任何东西。每次看病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从不喊疼。由于截瘫,李科龙的下半身不能动弹,所有的活动都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在学校,他总是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为了不给老师和同学添麻烦,他严格控制自己的饭量,尽量不喝水,穿着纸尿裤防止内急。李科龙坐的是特别的椅子,脚下踩着两摞砖,长时间静坐身体酸痛,每天下午尤为严重,但他总是默默咬着牙,有时候实在疼得受不了,就用下巴撑在桌子上,以减轻身体的压力,缓解疼痛和疲惫。
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坚强,李科龙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被老师和同学冠以“小学霸”的称号。不能频繁活动的他喜欢绘画、写毛笔字,获得过河南省硬笔书法一等奖等奖项,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同学们向李科龙请教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
提起李科龙,班主任付晓鸽既心疼又欣慰。为了方便他上课时能看清黑板,付晓鸽把李科龙安排坐在前排,下课时还经常与李科龙交流,给他补习功课。为了让他坐得更舒服些,付晓鸽发动学校师生共同捐款购置了一把相对舒服的座椅。她还在班里安排了两个帮扶小组:一组负责学习,帮助李科龙补习因不能上早、晚自习落下的功课;一组负责生活,专门挑选出来的4名有力气的学生抬着李科龙上下楼。
李科龙非常喜欢张海迪的故事,他一直用张海迪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的精神来鼓励自己。他坚强向上、尊敬师长、乐于助人,是老师引以为豪的优秀学生,是同学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与普通人相比,上帝对李科龙的眷顾似乎太少了,但是,在残酷的命运和困难面前,李科龙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作斗争,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赵圆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