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焦作11岁脑瘫女孩 渴望背起书包上学堂

[ 焦作晚报] 作者:
2014-09-03 10:34:06 |

 

  9月1日,是我市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课,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这看似寻常的幸福,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的。由于普通学校、特教学校不具备接收条件,私立学校因学费贵上不起,马村区11岁的脑瘫女孩范志林至今无法圆自己的读书梦。

  女孩上学多次被拒绝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范志林家。据其母亲王女士说,范志林今年11岁,从小患有脑瘫,双腿无法行走、双手无法活动、口齿不清。“说起她上学的事儿,我可真没少被人拒绝。”王女士苦笑着说。

  范志林小的时候,王女士想让女儿上幼儿园,可当地的幼儿园没有接收她。“我给园方说愿意多缴些钱,人家还是不同意接收。”王女士说。范志林7岁那年,王女士为女儿申请上小学,当地的学校也拒绝了她。

  8月31日,王女士决定再去给女儿申请上学。这一次,她找到了马村工小的校领导。“学校领导的意思是,怕志林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歧视,建议孩子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王女士说。

  此前,王女士曾找过一家私立的特殊教育学校,每个月学费3000多元。王女士一家共4口人,范志林还有一个上高三的哥哥,全家的主要收入是王女士丈夫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每月3000多元的学费,王女士一家根本掏不起。

  渴望背着书包上学堂

  范志林是个白净又爱笑的女孩,很“臭美”,双手染着红指甲,胳膊和脖子上戴着小首饰,出门还不忘戴太阳镜。

  “给阿姨说说,你想不想上学?”王女士用手指着记者,笑着问范志林。

  “我要上学。”范志林非常困难地说出了这几个字。要不是王女士翻译,记者很难听懂她的话。

  “上学干什么呀?”王女士耐心地问女儿。

  “识字。”范志林说得斩钉截铁。

  “她的智商没有问题。”王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证实女儿智商没有问题,王女士拿出一本识字书让女儿念。虽然听得不是很真切,但能确定的是,范志林都念对了。

  记者注意到,范志林无法拿笔写字。王女士说,她在家里经常教女儿识字,现在范志林已经认识100多个汉字了。

  “女儿一直渴望背着书包上学,哪怕是旁听都中。总把孩子窝在家里,我真怕她变得更自卑。”王女士说。

  学校不具备接收条件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马村工小校长马卫国。他说,孩子上学的权利谁都不能剥夺,但该校确实不具备接收范志林的条件。

  马卫国说,马村工小接收了很多残疾孩子,有的是稍微有些智障,有的是腿部残疾,这些孩子都有自控、自理能力,但范志林不具备这些条件。“因为很多课程如音乐、体育等,孩子都上不了,时间长了,我们担心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马卫国说。

  随后,记者又电话联系了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工作人员说,该校只接收聋哑人和盲人,像脑瘫这样具有多重残疾的孩子,该校暂时没有能力接收。

  那么,范志林该去哪里接受教育呢?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能够帮到范志林,请拨打电话13782731816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伸出援手,帮这名坚强、好学的女孩圆读书梦。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