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少年患肌萎缩祖父母照料十年 希望当画家采风
画画已经成为孙海洋唯一的娱乐方式
当别家的孩子欢乐地追逐着划过天际的飞鸟时,伊川县鸦岭乡樊店村的孙海洋,正蜷缩在一把塑料椅子上,右手夹着一支中性笔,在纸上画着飞鸟和骏马。5岁时,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家医院判定他活不过20岁,绝望的母亲与父亲离婚。6岁时,他摇摇晃晃步入校园,没过几天便摔倒在地,随之身体开始慢慢萎缩,起居只能由83岁的爷爷抱着,甚至拿笔也得爷爷帮忙。但是,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患病十多年来坚持画画,希望画笔能带自己到处奔跑。
【心愿】希望自己能站起来,当个画家到处采风
昨日,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驱车来到了伊川县鸦岭乡樊店村一组。一个简陋的小四合院内,正对着大门口的堂屋屋檐下,骨瘦如柴的孙海洋蜷缩在蓝色塑料椅上,浓眉大眼满脸俊秀的他,双眼盯着手中的画笔,正在认真地画着。
没有专用的画笔,没有雪白的画纸,也没有平整的画板。他只有一支黑色中性笔,一本正面写满字的作业本和一把高脚凳子当画板。不到10分钟,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跃然纸上。记者浏览画册发现,30多页的作业本,有近20页背面画得密密麻麻,有喜羊羊、灰太狼等卡通角色,也有奔跑、站立、坐着、躺卧等各种姿势的人,但是最多的是各种飞鸟,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展翅翱翔,还有不少奔跑的骏马。
“海洋6岁时,刚上小学没几天,就摔倒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只能坐在家里看电视,有一天他问我要笔和纸,说想学习画画。”爷爷孙来生说,这些画全是孙海洋自学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电视画面,十多年来画册不计其数。
“我想把他抱到大门外,让他能出来散散心,画画也能多点花样,他不依我。”孙来生说,孙海洋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他希望有一天能站起来,到全国各地去采风画画。
【不幸】从小缺失父母之爱,止疼片止不住心疼
在一张食品包装纸的背面,记者看到一个笑嘻嘻的男孩画像,旁边是一男一女两个成年人,周围还有“爸爸”“妈妈”“孙海洋”等字样。当询问孙海洋这是否为他和爸爸妈妈时,他双唇紧闭摇摇头,许久才说出一个“不”字。
“弟弟画了很多人,我们看着神态很像家里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的像爷爷,拄着拐杖的像奶奶,可他都说不是我们家人。”孙海洋的表姐杨迪,现在海南上大学,每年暑假都会过来陪他,自从表弟站不起来后,话就越来越少,任凭大家怎么逗,他都不曾露出笑容。
孙来生说,孙海洋是家里的独生子,小时候还能走路时,总是喊着腿疼走不动,要大人们抱抱。“海洋5岁时,带他去洛阳、三门峡好多家医院看病,诊断结果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到20岁,最后会呼吸衰竭死亡。”孙来生老泪纵横地说,“海洋妈受不了,就跟他爸离婚了,他爸后来去三门峡当上门女婿,一年会回来看海洋两三次。”
附近邻居说,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加上患病的影响,海洋性格越来越内向。“只有身上疼的时候他才会叫,他爷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他吃止疼片止疼。”
【艰辛】八旬老两口照料孙子十年
记者发现,虽然长期坐着不动,孙海洋却没有褥疮,四肢白白净净,除了身躯萎缩之外,看不出他是个病人,这多亏了83岁的爷爷与81岁的奶奶悉心照料。
“天天躺着会长褥疮,每天早上抱起来解手,然后抱到椅子上画画,中午吃完饭还得抱回床上午休……一天抱来抱去不下4次,海洋身子不到60斤,抱着不沉就怕他疼。”孙来生指着屋内一张大床说,每天晚上海洋翻身十多次,只要叫一声“爷”他就得起来。
爷爷孙来生,今年83岁,两鬓斑白,牙齿已经脱落。老伴今年81岁,走动需要双拐。正是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年纪,他们却选择十年如一日照顾孙子。孙海洋的奶奶说,去年冬天,老伴害怕海洋掉下床来,每天晚上都是双腿跪在床上,用双手端着他往床里面挪,半个多小时的功夫,老伴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把秋衣都湿透了。
“这都不算啥,就怕他难受。”这些年他最大的安慰,就是孙子那一声“爷”。他清晰地记得,几年前,当孙子尚未出现言语障碍时,贴在他耳边说道,“爷,我要是好好的,该是我伺候你,不是你伺候我啊。”为了这句话,他要照顾孙海洋到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