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林州山村女孩身残志坚 想为“天后”那英写歌
简陋的书架前,丽飞正专心致志的看书
肌肉萎缩,让丽飞打字时只能依靠木棍敲击键盘
□记者 李俊珂/文图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山间盘旋迂回,通向了林州市一个名叫黄蟒峪的小山村。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如果没有发达的网络,住在这个小山村里的残疾女孩王丽飞根本不会被村子以外的人所知道,而她的梦想也许只能是个美丽的泡沫,永远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悸动。而今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梦想变得越来越真实。
年轻的她想过放弃生命感恩:母亲给了我重生的希望
1989年,丽飞出生在林州市东姚镇黄蟒峪村,如同女孩的名字一样,像小鸟般美丽的的飞翔,父母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然而,事与愿违。3岁那年,丽飞因淋巴结做手术,7岁时膝盖又突然疼了起来,吃药、补钙的效果都不明显,后被查出骨质疏松。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11岁那年,丽飞在一次不小心被烫伤后,经医院检查患上了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很快随着病情加重,丽飞失去了行走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了。
“我的母亲是个很平凡、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可在我心里、我的母亲很伟大,她是我多灾多难的25年的里生活的全部。”丽飞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在她的记忆中,是母亲无数次地带着自己四处求医问药,各种偏方、西药、膏药、抽水,不知道用了多少方法,也记不清看了多少次医生。但她清楚地记得,为了省下路费,母亲经常背着自己翻山越岭,走几十里的山路去外地看病,有时甚至一天都不舍得买点东西吃,却不让女儿受一点点饿。十几年来,母亲只买过一条28元的新裤子,为了省钱还学会了自己给自己理发。
丽飞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担起了家里的农活,每次从地里回来母亲都是一路小跑着往家赶,进屋的第一句话就是喊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就是问饿了没,渴了没。丽飞说,多年来,母亲从未想过放弃对自己的治疗。四年前,母亲带着她去河南省第一附属医院做检查,那时母亲一天只吃一顿饭,短短9天时间,母亲瘦了7斤。
然而,无情的病毒却蔓延至丽飞全身的每一处关节,令她痛苦无比。丽飞说,自己曾想过放弃生命,那样自己不但解脱了,身心疲惫的母亲也可摆脱多年的辛苦,负债累累的家也可摆脱贫困。但母亲却说,死也要在一起,如果她死了,自己也不活。
丽飞为母亲写了一首诗:“娘亲啊!我再次的呼唤,这是我多年的心愿。您,等我‘长大了’以后,我将为您抚平伤口。不再让您心碎,不再让您流泪,不再让您痛苦的入睡。是您把我来喂,让我衣食完美,我的心中,早已涕泪。咱们心劲儿别退,等待明日光辉,黑暗它将一去不回。我知您已很累,身心早已疲惫,请您相信,会有完美。”
图书电脑架起精神家园铭记:帮过自己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
在丽飞贫寒的家中,没有一样像样的家用电器。她说,为了给自己看病,家里已经花费了几十万,现在还欠了很多钱。
在靠着床边的一张破旧的书桌上,那台略显陈旧的笔记本电脑应该算得上这个家庭最值钱的物件。这是一位驻马店的好心人在4年前送给丽飞的,她亲切地喊对方为“海军叔”,虽然跟这位“叔叔”素未谋面,但已经多次受到其累计数千元的资助。
母亲王换芹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台电脑,女儿的生活改变了。通过网络,丽飞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微博,也结识了很多网络上的朋友,大家的鼓励和安慰,令她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丽飞把自己的网名由最初的“被死神拖拽的女孩”改为了“丽飞不哭”。由于患病所致,与身上一样,手指上的肌肉也是萎缩且僵硬的,造成其在电脑前打字比常人要困难百倍,甚至千倍。每次打字时,丽飞总是先找来一根细长的木棍,用手掌紧紧握住一端,再用木棍的另一端逐个敲击键盘上的按键。和网友聊上十几分钟,手就疼得不行。
在丽飞家中,有一个看起来简陋而朴拙的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丽飞说,这是2012年由大河报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的免费书屋,这些图书也是志愿者们捐的,东姚镇一共有两个,一个设在白象井小学,另一个就设在自己家里。
为了尽快建好免费书屋,丽飞让家人砍了一棵树,做了这个书架。爱心书籍运到后,丽飞又是忙着编号,又是忙着登记。现在,看书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她会把从书上看到的趣闻轶事以及自己的心得感悟讲给家人和朋友,并通过网络发到微博上和大家分享。
在一个软皮记事本上,丽飞一笔一划的记录着每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月亮小白”100元话费,医科大病友300元,“文聪”收音机一部,200元(邮寄),“熊猫哥”200元……在这些帮助丽飞的人当中,有丽飞在医院结识的病友,但更多还是网上的网友,其中大部分都没有见过面,还有一些爱心人士来到家里捐钱捐物。丽飞说,之所以把这些记录到本子上,就是要铭记一辈子,虽然自己可能无力报答,但绝不会忘记他们。
为圆梦给市长写信求助梦想:让那英阿姨唱自己写的歌曲
今年4月份,丽飞在微博上看到那英将来郑州开演唱会的消息,而一项关于“最美母亲”征文活动也吸引了她,奖品是两张那英演唱会的门票。丽飞说,自己虽然很想去,但更希望能让日夜操劳的母亲去看那英的演唱会,母亲实在太辛苦了,她想为母亲做点什么。
那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是丽飞深夜写到很晚才赶出来的,平实无华的语言蕴藏着母亲深沉的爱,文章感动了包括评委在内的所有人,最终获奖。丽飞的母亲特意在母亲节当天赶到郑州领取了奖品,那是两张那英演唱会的VIP门票,丽飞手握着门票激动了好久。
兴奋之余,接踵而来的却是失望。由于丽飞的身体条件,无法正常乘车抵达郑州,而租车的费用对其而言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更何况就算拿出钱来,司机也会担心其身体状况而不愿意承载。
5月15日晚上,丽飞在微博中写道,“意外的‘最美母亲’被选中,这几天愁死我了。包车去郑州太贵,母亲说她给我最多出四百,找不到车就不要去了。昨天晚上母亲又安慰我说,没有车我也能把你弄到郑州,放心吧。”
随后,丽飞又写道,“我给在天津打工的父亲发了条短信,告诉他我和母亲可以免费去郑州看那英演唱会了,父亲今天打电话跟我说,去吧,错过这次机会,咱这个样子以后就没有可能了,这是多大的幸运才被选中啊!花点钱也不要怕,去吧。”
日子一天天临近,丽飞鼓起勇气给安阳市市长写了一封求助信,将自己的困难告诉了市长,并请求帮助。丽飞的信很快起了作用。5月23日,当地民政所负责同志专程赶到王丽飞家中,不仅送去了几千元慰问金,还特意安排了一辆面包车送她们母女前往郑州。为了其间不用去厕所,她硬撑着提前开始节食,几乎是饿了两天。
那是丽飞25年来除了几次看病外首次离开村子。5月24日晚9时40分,在那英演唱会渐入高潮之际,丽飞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此时,坐在舞台前VIP区过道内的她距离那英是如此的近,而她却又感觉距离是那么的远。哭声很快被现场发出的巨大的音响声和欢呼声所淹没。写给那英阿姨的信,死死的攥在手里,伴随着谢幕声,丽飞才把信交给了现场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够转交给那英。
母亲王换芹说,女儿虽然三年级就因为生病辍学在家,但通过每天看书、听广播自学了很多东西,女儿有记日记和写诗歌的爱好,这些年来写了厚厚一摞。去年,陪伴了女儿7年的猫突然离开了她,为了怀念这个小伙伴,丽飞还特意写了一首歌,歌词内容是“在我寻找你的那几天,你的生命走到了极限。没有我们的陪伴,不知你走的是否安然。我不清楚你为何要离开,有你的记忆留在我脑海。我的朋友好伙伴,愿你在天国里快乐到永远。这份留恋到老也不改,我的心意你最明白……”每每唱起时,丽飞总会克制不住地掉眼泪。
丽飞说,自己很喜欢写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文字对她而言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但她的能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丽飞有个梦想,有一天,那英阿姨也能在演唱会上唱自己写的歌。
临行前,记者送了丽飞几本书,她和记者约定,下次记者再来的时候一定把它们全部读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