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无力行走 也要努力追梦
上坡道,妈妈用力推。
刘同宇和李鸿坤在一起学习。
杨志远一口气将刘同宇背到了四楼。
三门峡市一高有个“励志学长”,名叫刘同宇。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面条症”,肌肉萎缩导致四肢无力,无法自由活动,甚至连吃饭喝水都很困难。医生说,这是一种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很少有活过20岁的。今年18岁的刘同宇却微笑着说——
追梦路上母爱浓
4月20日早上5点半,家住三门峡市区黄河路中段的刘秋兰就起床了。熬上稀粥后,她背对着蹲在儿子刘同宇的床前,把儿子一双无力的手拉到自己胸前,左手紧握儿子双手,右手借力床边一个矮凳,“嗨”的一声,44岁的刘秋兰就把150斤重的儿子背了起来。背儿子进卫生间方便、洗漱,又艰难地把儿子挪出来,给他穿上衣服,背到餐桌前。
6点,刘秋兰把大米粥端到儿子面前,刘同宇用胳膊撑住餐桌,一只手艰难地将粥一勺勺送到嘴里。饭后,他想把手中的餐巾纸放进四五十厘米远的垃圾盒里,几经努力却没成功。
6点40分,刘秋兰用轮椅推着儿子来到市一高教学楼前,她要赶在大批学生到来前将儿子背进位于4楼的高三(14)班。“因为我们不方便,所以要比别人到校更早。”妈妈说。儿子的同班同学杨志远恰好经过,说了一声“阿姨好”后,二话不说就将刘同宇背起来,一口气背进教室。而刘秋兰背儿子时,每次都要在三楼拐角处的凳子上歇一歇。为了避免来回奔波,刘同宇中午放学不回家,妈妈每天送饭到教室,妹妹有时也跟着给他喂饭……
刘同宇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他和妹妹的日常生活都由妈妈照顾。对刘同宇来说,自己追梦的路上,离不开母亲风雨无阻的陪伴。
18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可以自由奔跑,可以有各种爱好,但这一切对于刘同宇来说,都是奢望。他的每一天都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度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止过学习,用惊人的毅力努力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师友护航求学路
上高中以后,刘同宇从来没有迟到过,而且成绩一直很优秀,每次考试他都是班里的前3名,普通人很难想象成绩的背后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因为用不上力,他的手需要同桌帮助才能放到书桌上;到教室后,需要同学把书桌挪开,自己被放到座位上后,书桌才能归回原位;早读时,同学要帮他找到书,翻到要看的那一页……
但是即使如此,刘同宇依然没有耽误学习。写字非常吃力,但所有作业他都能按时完成;上课无法做笔记,他就全靠脑子记,不但每节课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还积极回答问题……
刘同宇的心态总是很阳光、乐观,他爱笑,爱唱歌。他热心,经常给同学辅导功课,不管谁问他题,他都耐心解答。他善良,为了少上厕所给同学减少麻烦,他连水都很少喝。他上进,班里有同学不好好学习,他就会鼓舞其积极进取。他坚强,由于坐着不能动,每到中午他就累得浑身疼痛,但依然坚持到下午放学。他爱好物理,崇拜爱因斯坦、霍金,希望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高三(14)班的学生都非常努力,许多本来成绩一般的孩子都有了大幅进步。
在刘同宇的求学路上,老师和同学是他在学校的依靠。
李鸿坤是刘同宇“永远的同桌”,从幼儿园时他们就是好朋友,上小学三年级时刘同宇开始坐轮椅,李鸿坤就一直照顾他。初中三年虽然没在一起,但是李鸿坤只要有时间就跑去看刘同宇。
2011年,他俩一起考进了三门峡市一高。应两个人的要求,学校一直把他们安排在一个班里。为了方便出入,李鸿坤多年如一日陪着刘同宇坐在离教室门较近的位置。李鸿坤每天都要给刘同宇翻书,找作业,划重点,帮他把手抬到桌子上,帮他整理书桌、书包,帮他上厕所。每次考试,李鸿坤第一件事就是看刘同宇在哪个考场,先把他背进考场安顿好……
像这样帮助刘同宇的学生还有很多,聂鹏辉、杨志远、李松阳、孙耀明、赵家辉、曲宏历、陈佳雯、艾华昌……大家从来不嫌弃、笑话他,只要他有需要,都会争先恐后地帮助他,高三(14)班成了真正的“雷锋班”。
于振云担任刘同宇的班主任已快两年,每逢上体育课的时候,她会让学生把刘同宇带到操场边。不论班里有什么活动,都不会把刘同宇落下。去年学校到黄河公园搞徒步拉练,于振云带领学生把刘同宇一路推到目的地,每经过一处陡坡或台阶,大家都齐心协力推轮椅。于振云说:“那次拉练,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团结,什么叫做坚持。”
努力进取不停步
三门峡市一高的老师都很喜欢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刘同宇,都尽力给他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关爱。校长彭幸国经常到班里看望他,跟他聊天谈心,给他支持鼓励。刘秋兰感激地说:“我们曾经担心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孩子,可是市一高不但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还对他这么好,真让我们感动。”
学校举行2014年迎新年联欢会那天,正好是刘秋兰的生日。当天,数千名师生一起为她唱响《祝你生日快乐》,刘同宇和妹妹、妈妈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校长彭幸国把李二东老师题写的“山高人为峰”卷轴送给刘同宇和他的家人,全场掌声雷动,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感动之中。
刘同宇特别喜欢“无臂钢琴师”刘伟。“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这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刘伟的颁奖词,也是刘同宇努力追梦的写照。只不过刘同宇不是用琴键,而是用生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歌。“我想出一本书,希望我的经历可以鼓舞人们,传递正能量,哪怕只是激励了一小部分人,也算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高考在即,刘同宇目前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不但能够自食其力,还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无情的病魔正在啮噬着他的身体,冬天的冻疮到现在还未痊愈,肺功能出现衰竭,呼吸困难,但他丝毫没有放弃希望。
刘秋兰说:“这么多年我们都熬过来了,我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流泪。孩子说,将来他要捐献有用的器官,我们已经向三门峡市红十字会提出了申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