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一个80后大学生的“公考”经历

[ 东方今报] 作者:
2014-03-01 08:24:09 |
  前往江油的30名大学生志愿者中,如今已约有一半的人通过了招录考试成为公务员,一部分到了河南省直机关,一部分在基层乡镇和县直机关。
  
  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拓展训练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公务员”,成为时下大学毕业生热议的词。为了这个稳定的职业,一些大学毕业生一边打工,一边参加“公考”,屡败屡考。一些大学生用“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来反映他们参加“公考”的心路历程。
  
  ●“练场”
  
  2011年1月初,张华(化名)通过招录考试成为河南省直某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回想起自己艰辛的“公考”之路,这位出生于豫南农村的“80后”大学生,难掩复杂的心绪。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经过层层选拔,从河南某大学毕业的张华和来自我省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共30人,到四川省江油市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服务。
  
  他们的身份,是团中央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张华看重的是,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
  
  2009年3月份的一天,共青团河南省委驻江油市团工委组织志愿者到北川老县城凭吊,呈现在张华面前的,是一片静静的废墟。
  
  回去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年一定要竭尽全力,如果在这里虚度时光,就是对生命的最大亵渎!”
  
  一年服务结束日期渐近,张华和其他志愿者们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志愿者中有20人报考四川公务员,两人报考外地公务员。这次,张华报考的是广安市卫生局执法监察支队,但是结果让他失望。
  
  后来,他又在四川遂宁卫生监督中心、洛阳选调生和驻马店选调生的公考中接连失利。
  
  一年志愿服务期届满后,张华又续签了一年。
  
  在江油,张华一共参加了7次公务员考试。有一次进入面试了,他又放弃了。
  
  他的目的是“练练场”,为今后回河南参加公务员考试做准备。
  
  ●圆梦在八次拼杀之后
  
  2010年7月份,结束了江油的两年志愿者服务生涯,张华回到了河南。
  
  这年9月18日,张华参加了河南、河北等几个省组织的联考,张华报考的职位是河南省直某机关。经过资格审查、笔试,他顺利进入面试。
  
  2010年前,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能加分。张华参加“公考”这一年,国家取消了加分。
  
  但是张华认为,自己在江油的两年大学生志愿者经历,对他这次的公务员考试有间接的帮助。在面试时,张华简要介绍了自己在江油震区的工作经历。
  
  2009年5月4日上午,在河南省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20人被评为“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作为唯一一位“80后”,张华站在了领奖台上。
  
  最后,经过体检、考察等环节,张华成为拟录用人员。又经过一周的公示后,张华成为河南省直某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一年试用期期间,张华每月的工资是1600元。转正后,每月工资2300元,现在每月工资涨到3500元。对此,张华已经很满足。
  
  若不是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他想象不到还有什么途径能让自己这个农民的儿子,一下子成为省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拥挤的“独木桥”
  
  张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端上了令同龄人羡慕的“铁饭碗”,而其他的一些大学生,却依然在这条路上继续跋涉。
  
  2009年,踌躇满怀的尹海滨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毕业于郑州大学的他顺利考上了江苏一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尹海滨的家在豫西南伏牛山下一个400多人的村庄,在这个普通的农家里,生活着他憨厚老实的父母还有两个在外打工的弟弟。
  
  村庄虽不大,却有十几人吃“公家饭”。在农村,谁吃“公家饭”是件很荣耀的事,尹海滨的父母也不例外。
  
  按照毕业规划,尹海滨和女朋友准备在南方发展。
  
  但尹海滨的父母却鼓励儿子考公务员,他们认为,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应儿子上大学,为的就是儿子将来能吃“公家饭”、走上仕途、当官。
  
  为了父亲的夙愿,尹海滨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备考。对于以后的路,尹海滨感到茫然。而为此困惑的远不止他一人。
  
  2012年7月9日晚,一位北大硕士应届毕业生发匿名帖子说:“硕士毕业后找了份起薪8000多元/月、年底会有些奖金的工作,未来会有些许上升空间。但爸爸早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大约是我每年赚上百万毫无压力之类……知道我的offer状况之后,更是对我恶语相加,认为我给他丢了脸……他还说北大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
  
  此帖引发了一些北大学子的共鸣,他们纷纷跟帖。
  
  京佳教育集团总裁沙振浩认为,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进行规划无可厚非,但家长不该将自己的夙愿强加给子女。进了社会,拼的是智商和情商,父母给子女设计的人生路违背子女的意愿,只能适得其反。
  
  ●“基层经验”让他得益
  
  无疑,在江油的那段独特经历,成为张华一生的宝贵财富。
  
  刚来时,张华和其他志愿者几乎每天都在余震中度过。有时睡到半夜,被地震晃醒后,光着脚就往外跑。
  
  2008年9月24日,灾后重建的江油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洪灾后发生重大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大,张华等人冒着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危险,主动来到重灾区重华镇检查疫情。深夜,他还要整理材料,编发简报。
  
  张华告诉东方今报记者,在江油期间,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自己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让他在省直机关马上进入角色。而一些大学生却适应不了,心情烦躁。
  
  据东方今报记者了解,随着“公考”招生规模的扩大,基层岗位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最近几年的公务员招录职位分布来看,更侧重于从体制内选拔人才。一方面,对考生“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在招考职位中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地公选遴选的招聘人数和要求都在不断提升。
  
  不但招聘岗位日趋侧重于基层,对考生职位相关专业能力的考察也日渐加强。
  
  京佳教育集团考试院院长周宏告诉东方今报记者,从近几年一些面试题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前的考题内容宽泛宏观,侧重于考察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而近年的考题越来越具体,侧重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东方今报 记者殷晓章/文图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