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漯河15岁“小金花”是个获奖“专业户”

[ 漯河晚报] 作者:
2013-12-10 09:36:10 |

  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妈妈就断定她“嗓子好,将来管学戏”;3岁时,她登台唱戏;6岁时,她成为《梨园春》栏目第355期擂主;10岁时,她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业余组金奖。这朵“小金花”,就是舞阳县吴城镇坡刘村的郭帅兵。

  正上高一的郭帅兵的目标是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她说:“我热爱舞台,喜欢舞台上灯光照着的感觉。

  在舞台上,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目演好,将自己最好的技能展现出来,带给大家快乐!”

  第一声啼哭:底气足、嗓音亮    “哇……”15年前,郭帅兵出生时,她的父母发现,小家伙的哭声很特别。

  “她的哭声底气非常足,很有劲,而且她不像其他小女孩刚出生时就哭几小声,帅兵哭了快2分钟。”郭帅兵的妈妈孙红玲回忆说,听到闺女这么响亮的声音,躺在床上的她高兴地说“这闺女嗓子好,将来管学戏!”郭帅兵能获得“小梅花”业余组金奖,跟孙红玲有很大关系。

  “我怀着她时就爱听戏,不管是干农活还是做家务,常听收音机里面的戏曲。”孙红玲说,这 个不经意的习惯,对郭帅兵做了很好的戏曲胎教。

  妈妈孙红玲不仅爱听戏,还喜欢抱着几个月大的郭帅兵到各村跑着看戏。

  “哪个村里有唱戏的,我就抱着她看。她还不会说话,但是一听到戏曲声,就开始手舞足蹈。

  有时候她正哭着呢,一听到戏曲,就马上不哭了。”孙红玲常用戏曲来哄女儿,而且这一招屡试不爽。

  每天的耳濡目染,郭帅兵1岁时学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句戏词“恼恨爹爹心不正”。虽然发音不准,说得不清晰,但是这在亲友们看来,“这闺女了不起!”

  第一次登台:只有3岁,赢得掌声    渐渐地,郭帅兵在戏曲方面的天赋越发凸显。“小帅兵会唱戏。”每当乡亲们逗郭帅兵的时候,常常喜欢这样说。

  就在郭帅兵3岁的时候,妈妈孙红玲让她第一次登上了舞台,在舞阳县戏楼上唱戏。

  “当时,就她一个小孩,人家都是专业学戏的。轮到帅兵上场了,但她说啥都不上去,还哭着说‘回家’‘回家’。”孙红玲说,“当时,她都已经会完整地 唱一段了,上台唱是没问题的,就是因为没有上过这么大的舞台,害怕。”结果,当妈妈孙红玲把3岁的小帅兵抱到舞台上,弦子声一响起,正哭着的帅兵不哭了,跟着弦子唱了起来。小帅兵的演出,赢得了台下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这次成功的演出,出乎孙红玲的意料,也给小帅兵带来了自信。以后再出场,郭帅兵就不怯场了。

  凭借《钓金龟》10岁赢得“小梅花”业余组金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也是郭帅兵的写照。

  为了让女儿接受正规的戏曲教育,孙红玲带着女儿到各地求学。

  “那时候,她只有三四岁,人家戏校嫌年龄小、不收。”孙红玲只好等女儿再长大点。

  等到郭帅兵6岁的时候,妈妈孙红玲将她送到了郑州一家艺术学校。

  这一学就是6年,而且没有父母陪伴。

  每天,小帅兵早上5点50分起床练功,晚上还要上文化课。

  “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一句戏词一句戏词地背。”这就是郭帅兵那6年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我要练上几天。比如向前空翻,我开始总是不敢翻,就这个动作腿上可没少挨打。”说起学戏的辛苦,郭帅兵觉得很正常,正是那些辛苦付出,换来了她的成绩。

  2005年,郭帅兵参加《梨园春》第355期栏目,以《抬花轿》

  唱段赢得了该期擂主。

  2008年,郭帅兵在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河南省决赛中,荣获特等奖。

  2009年,郭帅兵以《钓金龟》

  唱段,在第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荣获业余组金奖,被誉为“小金花”。

  站在舞台上她有一种要把节目演好的感觉    如今,在漯河四高上高一的郭帅兵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我现在学习声乐,目标是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郭帅兵自信地说。

  郭帅兵的同学都知道,喜爱演唱的她有个习惯。

  “只要一开腔就得唱两个小时,一曲接一曲地唱,停都停不下来,而且嗓子也不疼不哑。”郭帅兵的一位同学说。

  12月初,郭帅兵和同学们一 起来到郾城区一家敬老院。

  郭帅兵为老人们献上了一曲曲老人们喜爱的戏曲。那字正腔圆的唱腔、灵动传神的眼睛,老人们连

  声叫好(如图)。

  “我热爱舞台,喜欢舞台上灯光照着的感觉。”经历了无数次比赛、演出的郭帅兵说,“在舞台上,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目演好,将自己最好的技能展现出来,带给大家快乐!艺术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