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支撑一个家
郝伟利在窑洞里做饭
父亲身患多种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是智障残疾人,还患有间歇性癫痫病,生活处处需要别人照顾。10岁的郏县安良镇塔林坡村6组女孩郝伟利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A
苦难的家庭
在塔林坡村6组,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处在凤翅山脚下的最高处。一孔窑洞,就是郝银建一家人的安身之地。3月11日,记者赶到他家时,他年仅10岁的女儿郝伟利正在院子里刷锅,看到有人前来,急忙起身朝窑洞里喊爸爸。听到喊声,主人郝银建拄着拐杖从窑洞里蹒跚地走出来,听到来意,居然未语泪先流。
据郝银建介绍,他在40岁那年才和一位智障残疾女子结婚成家,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也平安清静。但是,2006年他相继患上了肾结石、高血压和心脏病。由于疾病缠身,他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说,肾结石病严重时腰疼得路都无法行走。为了治病,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光了,可身体仍然不见好转。他家里有3亩多山地,每年收的粮食只能维持生活。这两年干旱,收的麦子尚不够一家人食用,就靠亲戚、邻居施舍着打发日子。自从他患病以后,他们家就再也没有买过一次肉,春节了也只是在别人的救助下买几斤豆腐来打牙祭。
郝银建说,他的妻子李素芳今年52岁了,不仅智障,还是残疾人,患有间歇性癫痫病,生活完全靠别人来照顾。
记者走进他家的窑洞,窑洞里面不仅是他们一家人的居室,还是他们的厨房。一张破桌子上放着的一台破电视机,就是窑洞里最值钱的家当。郝银建说,原来他家有一间房子,后来房子破旧得实在不能居住了,就花了400元钱买下了这孔窑洞。
B
嫩肩挑重担
由于父母都没有劳动能力且生活需要照顾,去年10月,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郝伟利不得不辍学在家,上山拾柴、 挑水、做饭、洗衣就成了她日常生活的全部。
郝伟利说,她原来是在安良镇苗楼小学读书,学校离家有5公里,尽管远了些,可她还是愿意去和同伴们一起读书学习。可爸妈的身体越来越差,需要人照顾,她就不上学了。
洗碗、刷锅这项家务活对小伟利来说是最轻松的,让她感到最难的就是外出挑水。说到挑水,小伟利走进窑洞取出了一副扁担和两个小水桶说:“我就是用它们来挑水的。”记者问她挑水累不累,郝伟利抿着嘴笑着说:“累,可不美,我还想上学!”
郝伟利说,挑水的地方距她家有500多米远,水池是在山上的一个山沟里,一路上要上下几个坡,一不小心挑的水就洒了。说着,她用扁担挑起两个水桶,让记者和她一起前去感受一下挑水。记者一行随她转过几道弯,上了几道坡,才来到山中的一个山坳里。郝伟利放下扁担,提着水桶走进山坳,蹲下身子提桶在水池里取了水,然后提着水桶走出山坳。两小桶水,长长的扁担,与她单薄瘦小的身体极不相称,行走不远,就明显感觉到她很吃力,水桶里的水不时地洒出来。记者试图帮帮她,但坚强的小伟利礼貌地拒绝了。记者掂了掂,两桶水有10多公斤重。由于需要洗脸、洗衣、洗菜、做饭、刷锅,她每天要去挑5次水才能满足家里使用。
郝伟利说,她很留恋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每天做完了家务,她就拿出书本在院子里读书、写字,还玩玩游戏。
“叔叔,我想上学!”这是郝伟利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C
父亲和老师的期盼
女儿过早地辍学在家,让父亲郝银建心里很是愧疚。“我要是身体好了,能外出挣钱,说啥也不能让孩子这么小就不上学啊!”郝银建说着泣不成声。
随后,记者来到苗楼小学了解郝伟利在校的学习情况。说到郝伟利,老师们说,由于她家距离学校太远,她上下学的安全成了老师们的一块心病。一位老师说:“郝伟利要想继续上学,就得到一所寄宿式学校学习,不然的话,她的学习条件和安全问题根本无法保证。而要让她上学,她的家庭情况也是一个难题。”记者 丁需学 通讯员 孙书贤 贾志琼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