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三尺讲台发余热——记西簧乡初中优秀教师尚兴贵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张刘成
2018-06-01 20:32:48 |
  “闲暇时独自回想,三十四年是何等的长,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学生,备了多少本教案,批改了多少本作业,改了多少份试卷,三十四年如一日站在三尺讲台上,没离开过教学一线。三十四年又是何等的短,不知不觉,自从踏入教育门槛的青年,今天已步入两眼昏花,两鬓斑白,血压偏高的老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自己的教学生涯已三十四年真是,人随时光去,岁月不留人呀!”他就是尚兴贵,现年55岁,是淅川县西簧乡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兼学生食堂管理员。
 
  他从教三十多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把自己的愿望和精力都倾注在教育教学上。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他只是以一颗平常心,做着平常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下面我将他的工作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他原来在西簧乡龙岗学区的柳林村小学任教,在那里既当负责人,又担小学毕业班数学,一干就是25年。2007年秋到西簧初中,本想着让领导给找个轻省的活儿干干,慢慢混时光算了。可当了一个月的图书管理员,因学校缺老师,领导让他担两门副课兼食堂管理员。他担两门副科肯定是任务轻,但初中地理、历史没教过,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怕耽误学生,误人子弟。他想要教还不如教数学,虽然任务重些,但是自己对所教知识较熟悉,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多,师生感情好建立,这样学生也好管理,就决定教七年级数学,当他登上初中的三尺讲台后,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笑脸,翻着一页页墨香未退的课本,思考着一个个忘怀的知识点,再加上同级段同学科教师对成绩的明争暗赛,学校一年组织的月考、段考、期末考试八次的排名评比,因自己年龄偏大,精力有限,再加上知识老化,方法陈旧,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可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工作中他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教会”。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从钻研教材开始,从读数学课本上枯燥泛味的数字、符号开始,一节教材通常要读十多遍,从中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以及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应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现在的数学教材练习题少且简单,只完成书上那几道练习题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他就找课外资料扒习题,上网选习题,充实学生练习,开阔学生视野。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除按照要求备课外,他还把重点知识批著在课本上,增加一些教材内容涉及到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还要把讲新内容所需的基础知识写在课本旁边以备补习。他虽然年龄偏大,但是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学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老师教,学生学”的老套路为“学生学、老师导”的新方法。近年来,学校给各班装上了多媒体,学校要求无论教师年龄大小都采用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手段。他向年轻教师学习多媒体的应用,看他们上课如何使用,让年轻教师手把手的教,他上课让年轻教师指导,现在他也能用多媒体,用课件上课。从而减轻了老师上课的负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那就是每天的作业。每天的书面作业、练习册、星期天作业,各种测试卷子等我都是亲批亲改、全批全改。一个班六、七十人,一天作业下来,有时要改一百多本,看到那堆积如山的作业本子有时后他不禁自问“咱这么大岁数了,还有高血压、脑血栓,时常头痛、头晕,两眼昏花,何必要站在教学第一线,和年轻人拼着干,这么大岁数了,图个啥?但又反过来想,学校这么多年级,这么多学科都要有人教,你不教,他不教,谁来教?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再说了咱离退休还有几年,不上课干啥呢?学校领导安排你教这门课是对你的一种信任,同时也是对你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几十年来就是这种信任、这种认可激励他兢兢业业教学,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从去年到现在,学校已经组织了几次大型考试,他所教的七二班数学在同级段同学科中,学生成绩排名,次次占第一。
 
  二、洒下爱心,收获快乐
 
  教学是个讲良心的活儿,作为教师上要对得起领导、学生家长,下要对得起每个学生,中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学校、家长把学生交给交给了老师是一种责任和任务。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学中他会不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他始终坚持对学生“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差生也能看到进步的希望。如现在我班的学生郭明有和朱钦,两人的性格恰巧相反,郭明有,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交流,进班成绩一般。朱钦好说爱动,有些顽皮,进班数学成绩61分,脑子好用,不踏实学习。对这两位学生他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对于郭明有,课上他多提问,让他多用口述解答问题,给他创造说话机会,练习口才。由于他性格内向,有些怕人,让他多到黑板上展示,课下多鼓励,多和他交流。对于朱钦,由于他好说爱动,课上让他多到讲台上评价,发扬他的好说话长处,同时引导他说实话,说有用的话,教给他说话的技巧,他评价的好时,让同学们拍手鼓励,给他们小组加分,甚至有时让他教别的学生如何进行评价。两个同学慢慢教找到了自信,改正了不足,树起了威信。现在他俩都努力学习,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已经组织的八次大型考试中,后四次考试,他们俩的数学成绩都在102分以上,进入了特优行列。一个工人的最大快乐莫过于制造出了合格如意的产品,一个农民的最大快乐就是庄稼长地壮收成好,一个教师的最大快乐就是培养出了自己得意的学生。
 
  三、服务学生,用心对人
 
  西簧乡初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吃住在校,尤其是从去年秋季开始,早晨、中午两顿饭九百多学生都在学校吃饭,这样来对学生食堂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家靠父母、爷奶管吃管喝,在学校只有靠老师了。学生在校吃饱喝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上也很难伺候。学校食堂承包给公司经营,让他从中监管,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实属难做。公司是图利润最大化,咱学校是图让学生吃饱喝好,公司不赚钱肯定不会来做饭。他和公司经理经常在一起讨论,商量如何改善学生生活,调整饭菜花样和品种,如何保证食堂饭菜干净卫生、食用安全,平时他要严把原材料的进出关,严把饭菜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食材和一些三无产品进入食堂,这样来不是得罪经理,就是得罪供货商,他想不管得罪谁,都不能在生活上得罪学生。去年秋季教育局营养办组织检查评比,表扬西簧初中学生食堂营养午餐饭菜质量好、品种多。
 
  平时他还有往学生饭卡上存钱,管理售饭系统的任务,一日三餐都必须在食堂。学生卡丢了,他得马上给学生挂失,否则别人捡去卡上钱被刷了,丢卡的学生就要饿肚子,学生卡上没钱了,他得及时给卡里存钱,否则这顿饭他就吃不上了,学生卡弄坏了, 要给学生补办,学生之间卡弄混了你要从电脑上给他查证区分,卡刷错了,要给与纠正。八九百学生,一日三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就是干这些看似简单,但很重要的活儿。几年来,从没因自己私事,自己的懒惰,或怕麻烦或不到位影响学生吃饭,也没因个人疏忽造成学生饭卡丢失而被盗刷。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过去的工作只能代表昨天,而明天的工作,对于他这样岁数的人来说,能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更应该克服松劲情绪,克服那种船到码头、车到站,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松懈思想,是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学习榜样。应以各种不足为契机,努力学习,奋起直追。
 
  虽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豪言壮语,但也应有把自己的余热洒在三尺讲台上的决心,用余热温暖每个学生,让余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