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沁园中学第三届十佳最美教师孔伶俐:折翼的天使,我们都爱你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战兵
2017-09-29 15:31:13
|

孔伶俐,女,1977年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扎根农村18年,2012年调入沁园中学工作至今。
她,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人。身为普通教师,从不怨天尤人,从来无怨无悔,一心只想在平平凡凡的教育岗位上,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角色演好,演出精彩。她多少年如一日,勤奋好学,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把满腔热忱奉献给教育事业,始终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兢兢业业工作,端端正正做人,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因为她出色的工作,辉煌的业绩,先后多次被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始终如一。青春、情绪在她的课堂里靓丽无比,集体、法治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她既是一个表演精湛的演员,又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导演;学生是最好的观众,讲台是梦想的舞台;不需要华丽的布景,不需要曲折的剧情,把看似枯燥的政治知识演绎成一幕幕跌宕起伏的话剧。她,静能润物无声,她,动能琢璞成器。是她用柔弱的双肩称量着班主任的分量;用思想的砝码,让操行的天平始终向着善良积极的那端倾斜。用学识与热情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怕她更敬她,在她的面前,学生仿佛觉得自己都是透明的。学生又畏又敬地称她为"母后".
【典型事迹材料】:
"我愿自己是那青青的常春藤,让他依着我的身体攀升;我愿自己的额头添染霜花,只求他能快乐成长;我愿自己成为他的拐杖,哪怕支撑他只站立一会儿……"
这是沁园中学孔伶俐老师日记里的一段话。一年前,孔老师接收了一个因为早产导致脑瘫的残疾学生,于是,在那300多个日子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师恩永难忘
前不久,在济源市教育基地沁园中学研学旅行闭营大会上,七年级18班的小王同学因身残志坚、坚持不懈的精神受到特别表彰。老师和连长搀扶着小王来到领奖台前,当小王接过基地领导手上的奖状时,全体师生长时间地热烈鼓掌。抱着鲜花的小王开始发言,他的一番话让孔老师激动得直流眼泪,"特别感谢孔老师愿意带我参加研学旅行,使得我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团队的力量!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你给我打饭,你为我擦汗,你给予我活下去的勇气!谢谢您,我的好老师!"伴随着基调忽然高亢起来的音乐,孔老师忘记了所有的辛苦和疲劳,她对旁边的同事说:"遇到小王这样的学生,是我教师生涯中一段难得的缘分!"
这天晚上,孔老师打开了日记,她想了很多。是呀,小王虽然是个残疾孩子,但他的到来,不仅带给自己极大的考验,每天悉心照顾他,着实不易,但同时也给了自己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小王需要爱,借着这个机会,班上的同学们都学会了爱,孔伶俐所带的班级正在和小王一起健康成长。自从小王入班,从来不迟到、不早退,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的作业不管晚上熬到多晚,都要认真完成;他脾气好,班里的男生女生都爱在课间围在他的身边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的沁润着班里孩子幼小的心灵。
看着看着,她想起了一年前新生报名的那天——
一诺值千金
2016年8月30日,新学期开始了,担任七年级18班班主任的孔老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
"我的孩子从小就肢体障碍,但是还是想到你们学校上七年级。"那位家长怯生生地说。孔老师犯难了:"不能走路的孩子怎么读书?"那位家长焦急地辩解说:"我答应过儿子一定帮他找到学校。老师,他虽然腿不好,但很聪明!"那位家长指着旁边坐在教室门口书柜上的他。孔老师转过头去,看见一位个头和班里的男孩相差无几,面向挺清秀的一个男孩。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老师腼腆的笑了笑。顿时孔老师觉得心口里满满地都是心疼:孩子,你是跌落在凡尘的折翼天使啊!
"能收下这个学生吗?"同情心和责任心一起敲打着孔伶俐的心扉,她想了想严肃地说:"好吧,让他入班吧,我来照顾她。"
随后,孔老师家访了小王同学。小王的妈妈拉着孔老师的手说:"我家孩子腿脚不方面,以后要让您多费心了。"看着这个因为这个残疾孩子而身心疲惫的母亲,孔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轻抚着孩子的头说:"他做了我的学生,关心照顾他就是我的责任,你们放心吧。"话是这么说,可想到以后的日子,孔老师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那天晚上,孔伶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要带好小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个行动不便的孩子,将会给她带来多少考验?丈夫见她情绪不宁,不解地问:"什么事弄得你深更半夜睡不着?"孔伶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丈夫,并说:"在这件事上,你必须支持我。"丈夫拍拍她的脸,爽快地答应了。
但怎么样才能教育好这个特殊的孩子呢?第二天,在图书馆的一角,孔伶俐拿起了《特殊教育》这本杂志认真地翻了起来,她要用她的特殊教育创造一个奇迹。
温馨小集体
小王来到中学的第一天,对学校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胆怯地不敢抬头看一眼同学。看到班级里来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新同学,孩子们也好奇地盯着他。
孩子毕竟是孩子,同学们们会不会歧视小王?孔老师决心用自己的教育艺术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她用温柔而又充满热情的声音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好!"同学们一个劲地鼓掌。
"森林里有一只会唱歌的小黄莺,长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她的两只脚不能走路,小鸟们十分关心它,给它造新房,搬粮食,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孔老师讲完童话故事,又说:"我们班里的小王同学脚也不能走路,我们也要像小鸟一样,多关心她,帮助她,大家说能不能做到?""能!"几十张小嘴里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以后,元旦佳节到了,孔老师特意买了带心形的卡片,亲手书写祝福的话语;每天都要亲自翻看小王同学的作业,并且适当表扬;小王渴了,孔老师亲自给他倒杯开水。再后来,放学后,同学们开始争着给小王拿书包;他的东西掉了,马上有同学帮他捡起来,吃点心的时候,总有同学帮他拿。小王学习努力,孔老师发现一些后进的学生在较劲,他们也赶上来了。多好的一个班集体呀,孔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
小王的上厕所一直是个大难题,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孔老师就组织男同学承担了这份额外的工作。大家争着抢着推送小王上厕所。尽管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小王尽量少喝水,但是又害怕在课中忍不住更是耽误事,还是每一节课都要去一次。每次去厕所,陪送的孩子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她相信有这样一个集体,有可爱的同学们,她的奋斗不会孤单,她经得起寒暑往来的时间考验。
挚爱润心田
一年300多个日子,孔老师用她的双手给小王铺下一条成长之路。严冬,天寒地冻,同学们一下课就到教室外活动,小王只能靠枯坐在在教室里,两条腿冰凉冰凉,细心的孔老师来到小王面前,给他一个热水袋。酷夏,烈日炎炎,为了不让行动困难的小王长痱子,孔老师总是随身准备着风油精、驱蚊水等。学校每一次举行的安全演练,都要事先安排好小王的行走路线和专门负责人员,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点点滴滴,师爱的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郊游、去福利院做义工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小王父母怕麻烦老师和同学,碰到集体外出活动时,就把小王留在家里。但小王是多么渴望能和自己的伙伴一起畅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啊!
有一次班级活动结束后,当周围的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当时的情景,小王沉默着,后来他落泪了。站在讲台上的孔老师看到后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带上他,也让他享受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
不久,要研学旅行了。在孔老师的争取下,小王的父母同意让小王和同学们一起出行。研学旅行的每一个活动,孔老师都争取让小王积极参与。在空中断桥课程中,轮到小王同学时,孔老师先是在地面上和几位同学认真地给小王系好保险绳,然后迅速爬上高桥,趴在高桥上把手伸向小王。在同学、连长、老师的齐心合力下,小王也顺利通过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孔老师竟然是恐高的……在冲出亚马逊活动中,其他同学通力合作到达目的地后,孔老师又组织班里的优秀学生组成精英团队,返回起点,把小王同学成功营救到了对岸……
这样的故事伴着小王度过一天又一天,寒暑易节,一年来,孔老师和她七年级18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无言的诠释着:折翼的天使,我们都爱你!亲爱的,你要知道,你的所有经历,你遭受的所有苦难,它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全部偿还给你,这一切都将让你今后的路走的更加平稳,在康庄大道上驰骋。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