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科研人物】张延伟:科研用心 生活有型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马孟男
2016-12-29 19:21:17 |

通讯员:李少鹏 吴林春

  作为教师,在工作中他时刻以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都说“达,则兼济天下”,拥有着深厚知识文化的他,教书之余,依然将自己的目光投在了环境的事情上,正是这一点一点的关注,引起他无限的想象,从而发现颇富价值的科研的项目。他就是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的教师——张延伟。

  1要实践也要发现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一系列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我们大家不断调侃如何防霾减霾的同时,张延伟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预防这些气象灾害,以及这些灾害对农业大省——河南的影响。然而他知道,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抓住气象灾害最主要的“元凶”—极端气候气象事件。

  张延伟用“愚公移山虽慢,坚持必将成功”来概括他的科研事业。在他看来,科研要用激情来对待,没有激情的科研,不会有好结果。,张延伟科研的动力源自他对事物永不改变的兴趣,而不是为了科研而去科研。

  他希望自己不要被科研所束缚,希望自己对事物一直保持着一颗探究的心。对一件有趣的事,他依然会去思考令这件事有趣的原因。凭着对研究事物的有趣的心和心中的那份趣味,让他可以自在而专注的做自己的科研。

  2要教育也要鼓励

  身为一名老师,张延伟对学生的忠告是:“人生的轨迹可以在努力中改变,关键看你是否想改变”。即将离开商丘师范学院的他,给了商师广大学生们这样一句发自肺腑的箴诫。

  在他来到商丘师范学院之后,他开始鼓励自己的学生们,助他们提起勇气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不负所望的是他的学生们越来越多去报考中科院大学。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他的第一届学生告诉他成功考取中科院的消息。因为之前他的学生们由于自身信心问题,从未想过去报考中科院。近两年来,陆续有学生被中科院录取,让他感到特别高兴。

  他还说了一句让我们最为深刻而感动的话,“老师的一句鼓励也许改变学生的一生,作为老师,我的主业不是科研,而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3要科研也要生活

  平时有事没事都会早起阅读,这是张延伟这十几年来所养成的小习惯。他说:“对于生活与科研,我区分得很开。家是休息并且与家人好好相处的地方,办公室才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地方,这两者一定不能混淆。”

  张延伟在家从不会过多去谈论工作的事情,他知道工作与生活绝不能混乱。在家里,就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说说家常,聊聊天气,有何不乐;在办公室,一个符号,一个数据,都会无比严谨。

  他及其爱人都是中科院的博士,他与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科学研究的妻子有着共同的爱好,也自然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在张延伟身上,不仅可以看到了他的兢兢业业,更能看到他妻子的默默付出。张延伟是幸运的,家人的支持,科研的顺心,让他不断沐浴着家人和科研的双重幸福中。

  人物简介:

  张延伟,2008.9-2013.7.中国科学院大学 (硕博连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气候;极端气候变化。发表论文30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2015-2016发表论文:北疆地区1961~2010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地理科学, 2016. ;应用新方法HOMR-HOM均一化1961~2010 年北疆最高和最低气温. 地理科学, 2015。2014及其以前发表论文26篇。

  记者手记:谦谦君子,是张延伟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交谈之后也发现的确如此,他对人对事都持着认真的态度。了解他科研项目的过程后,发现他喜欢有趣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对事物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因为他的好奇心,让他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希望张延伟老师能够在之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好奇心,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与我们分享,也预祝老师的项目早日成功!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