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城郊乡袁庄小学教师陶莹阁:孜孜不倦育才路 矢志不渝领跑人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邓进林
2022-03-21 08:17:21 |
  九年前,她带着一份崇敬走进新野县城郊乡袁庄小学,从此,以真诚温暖着身边的同伴,以爱心滋润着天真的幼苗,以执着履行着神圣的使命。她是一位知性的教师—知学生、知家长、知同伴、知自己。她就是大家心目中的优秀教师——陶莹阁。
 
  一、用高尚师德指引孩子们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陶老师连续多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数学和英语。这份沉甸甸的担子搁在谁头上,都会叫苦喊累的,可是陶老师却乐在其中,这是因为她有一颗爱孩子的真心和做孩子的童心。她善待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从不因学生成绩差而疏远他们。学生都非常喜欢她,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学生,陶老师总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去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渐渐地,这些孩子和陶老师越来越亲近。课间,陶老师身边总是围着一群人,“老师,我给你倒茶去!”“老师,我帮你拿作业本!”“老师,我帮你洗抹布”……陶老师和这些孩子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后,孩子们在学习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
 
  张朝阳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的孩子,上课不听讲、不写作业。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打骂。去年分到了陶老师的班上。刚开学时间不久,他就逃课了。星期一早上,陶老师发现他没有来上学,就联系家长。父母是装修工,每天很早就出门干活了,只有年迈的奶奶在家。奶奶在村子里找了一圈,没有找到,便来到学校告诉了陶老师。陶老师听后带上两个和他玩得好的同学,骑上电车去村子里找。找遍了村子没有,于是往地里找。中午的时候在一处地边找到了张朝阳,他对陶老师说,昨晚因为作业的事情,父亲动手打了他,他不想上了。陶老师说:“先不说这个,饿了吧!咱们先吃饭去!”那天中午,陶老师和三位学生在村子里的一家小餐馆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随后张朝阳和陶老师一起回到了学校。陶老师对他格外的关注,用自己的拳拳爱心温暖他这颗冰冷的心。渐渐地,张朝阳上课时头从桌子上抬了起来,能认真听讲了,也自觉主动地拿起了笔。
 
  陶老师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自由绽放。在下雨时,她会将自己的雨伞让给学生打,而自己被雨淋湿也毫无怨言;在遇到气温变化的时候,她还会提醒同学们增减衣物;每次考试前她都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每次孩子们的生日,她都会买好多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总之,同学们在校园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她都事事挂在心上。
 
  二 、用勤奋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教师,陶老师热爱学习,珍惜每次的县、乡教学研讨机会,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捕捉新的教学信息,不断的促进自身发展。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她还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陶老师教学教研同步进行,形成了扎实而独特的教学风格,她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使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她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孩子们都愿意上她的数学课。她的英语课也是妙趣横生,让人流连忘返。她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总是在县乡名列前茅, 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三 、用累累硕果印证自己的初心
 
  陶老师现在正怀着二宝,下个月就到预产期了,家里还有个六岁的大宝需要她照顾。个人生活上已经是行动不便,换做他人的话,早就不担课了。可是她在工作上却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她仍然担任着五年级的数学课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每天仍是早早到校认真上课,认真批改完每位学生的作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陶老师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份份沉甸甸的果实。她多次展示县数学公开课、县英语名师课,并做经验交流。曾获南阳市英语优质课二等奖,获南阳市“文明教师”、新野县“名班主任”等称号。
 
  陶老师,她朴实的如一粒尘,平淡的如一滴水,沉静的如一抹云,却又厚重的如一部书。没有说教,没有豪言,日复一日的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小事,铸造着教育工作者辉煌灿烂的明天!
 
(通讯员 白平 供稿)

责任编辑:王逸博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