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一片终不悔——记河南省骨干教师吴淑娟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吴淑娟
2021-09-03 19:09:15 |

 

 
  吴淑娟,女,48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首批教育部“百千万工程”河南省骨干教师,上街区小学数学教研员。1991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代表上街区参加郑州市优质课大赛并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读写算》、《读与写》等国家权威杂志发表;先后获得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上街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十佳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吴淑娟同志以自己的辛勤汗水诠释着这段话的真谛。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是上街区优秀教师的代表。
 
  品德兼修,实在做人
 
  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平时工作中,她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她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她注重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以德为重。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一直奉行做事先做人的原则,无论在任何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爱岗敬业,业务精湛
 
  任教期间,以一颗赤诚的心投身于教育,以忘我的工作作风扑到工作上。她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向同行请教;认真备课、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她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热情活泼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课堂上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使她的课堂独具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她既是值得依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她的教学课堂也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的赞扬,曾多次代表上街区参加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大赛,多次承担观摩课、示范课任务。她对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参加工作的几年里就成为上街区有名气的一名教师,2002年成为河南省首批骨干教师。
 
  因为她的勤奋好学、业务水平高,她一直担任学校数学教研组的组长。作为教研组组长,她带头深入教研教改,坚持带领组内的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常年坚持组织教师认真听课,研究课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搞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快速入门,在她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成熟,成为业务骨干,多名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学能手、区级骨干教师。
 
  转换角色,再创佳绩
 
  2009年吴老师被调入上街区教科研中心工作,同年被聘为小学数学教研员。吴老师迅速转变角色,积极投身到教研指导工作中。她利用大量时间认真学习并研究新课程标准理论,结合自身教学体验,探索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思想,努力完成好教研指导工作。她坚持每天到学校听课,写出了上街区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她凭着在教学一线获得的宝贵教学经验,认真钻研新课改理念,精心指导一线老师,她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仔细阅读分析任课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次听课后,她都会认真评课,帮助授课者找出优缺点,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她所指导的教师在2012年市校本教研推进会上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扬,指导的教师有十几人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吴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更是细致入微,经常听“推门课”,从备课、上课、板书设计、课堂交流、态势语言等方面给予指导。每学期都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和展示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吴老师和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有多名青年教师已成长为郑州市骨干教师、上街区骨干教师,甚至担任学校业务领导工作。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她积极参加参与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和教科研活动,认真做好笔记领悟会议精神,并能在回来后精心备课,精彩教授,做好二级培训,将培训效果尽可能扩大,培训后还进行跟踪式教研,及时发现老师在教材实施过程的问题,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一个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
 
  为了促进全区教师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落实标准、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的理念,小学数学学科开展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等专题经验交流会和作业建设专题研讨会、评价设计策略等专题研讨会。 这些专业引领,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上街区的数学教研工作受到上级教研部门的肯定,吴老师也多次担任郑州市优质课评比评委、命题小组组长。
 
  除了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外外,为了有针对性地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吴老师每学期都会认真的基于数据撰写全区的质量分析报告,做好全区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基于大量的检测数据,从学生学业质量横向评价、纵向评价、能力发展等多角度介绍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总体情况及各校表现,同时基于数据和观课调研的实证分析,找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读分析,同时提出具体的建议。随后,再要求各校基于实证、校情、学情,找准自己的薄弱点,扎实开展学科教研工作,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切实提升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高尚人格,独显魅力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吴老师的一个口头禅,也是她人格的真实写照。熟悉吴老师的同志都知道,她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她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她积极响应区教育局号召,带头上教研员示范引领课,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一一解答,经常和年轻教师交流沟通,和他们共同探讨教学技能,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带领年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吴老师不但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更影响了全区的数学教师。作为一个区域的教研员,对前来请教的老师,她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对那些工作中的投机取巧想通过说情获得业绩者,统统拒之门外,还会对这些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谈心,给他们提供锻炼的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这是她的原则。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痴心一片终不悔,呕心沥血育教育”,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她已无愧而充实的走过了二十多个阳光灿烂的春秋,目前她依然怀着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耕耘在上街教育事业这片热土上,继续谱写着更加美好的篇章。
       
  (通讯员 周晓红 供稿)

责任编辑:刘淑洁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