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讲故事 这位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独特

[ 河南商报] 作者:
2021-07-17 10:01:12 |

  “只要俯下身子,一切为了学生,一心为了教育,倾情注爱,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是苏春丽多年来的教育心得。
 
  身为郑州市管城区南十里铺小学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苏春丽创新授课形式,以趣味性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心关爱学生,用温度和智慧守护学生成长。
 
  做一个有“故事”的数学老师
 
  走进郑州市管城区南十里铺小学的校园,苏春丽和学生们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
 
  作为基础科学的数学,通常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可苏春丽的学生们并不这么觉得。
 
  在他们的数学课堂上,苏春丽带领他们走进故事的海洋里,通过一个又一个有趣又好玩的数学故事,来学习与运用数学学科的知识点。
 
  学习“圆的认识”时,苏春丽给教材“增肥”,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创设《唐老鸭逛公园》的小故事。
 
  只见唐老鸭先坐正方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动不了。
 
  接着改乘椭圆形轮子的小车,车子开动了,但唐老鸭忽上忽下,惊慌失措。
 
  最后它登上圆形轮子的小车,小车滚滚向前,唐老鸭舒心惬意。
 
  苏春丽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只有圆形轮子的小车行驶才平平稳稳,然后因势利导提出‘圆有什么特征’的问题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数学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较多,学生易混淆。因此我在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地加工和完善,巧妙创设‘故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使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浅显易懂、魅力无穷,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突出数学实质。”苏春丽说。
 
  有一次,学生对“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总是分不清,她就编写了一个《龟兔赛跑新传》的小故事来加深学生的认知。
 
  “学生再也没有出现错误的现象,对这两个概念本质理解得更深刻、更准确。”苏春丽说。
 
  做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
 
  在苏春丽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一份所有人能切身感受到的温暖始终存在着。她用细心、爱心浇筑的“温度”,暖到了学生的心田里。
 
  苏春丽说,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
 
  班主任要适时送给学生一束温暖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小小的纪念品。
 
  “我们班有一名学生,我刚接班时他是班里的学困生,语数英都非常差,上课爱说话,比较调皮,但我发现他比较聪明,就是时常跟着爷爷奶奶疏于管教,基础比较差。”苏春丽说。
 
  苏春丽回忆,发现学生的问题以后,她经常找他聊天,鼓励他。
 
  “我说:‘老师发现你很聪明,如果你好好学习,你的数学绝对会是咱们班里的前几名,我很看好你。你的三科成绩现在都不好,咱先提高一科上来,让其他学生看看你的实力,咱不鸣则已,要鸣就要一鸣惊人。’后来,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真的提高了90分左右。”苏春丽说。
 
  在苏春丽眼中,班主任不只是用“严”来震住学生,还要做一个令人敬佩的班主任,做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
 
  但“温度”绝不等同于放纵。面对学生的错误,苏春丽以有“温度”的方式劝导、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去年开学后,苏春丽发现班上三个孩子表现有些特殊,其中一对有同班“早恋”倾向,另外一个男孩还跨年级早恋。
 
  经过认真观察、冷静分析,苏春丽分别对他们进行正面疏导、尊重关心,还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之以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
 
  随后她又针对学生的早恋问题开了一次“拒绝早恋,远离早恋”主题队会,并借助李琛的《窗外》这首歌曲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洗礼。
 
  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教育事关孩子的未来,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这一点,苏春丽体会尤深。
 
  万事开头难,与家长群体的沟通,是苏春丽关注的第一要务。
 
  “接到一个新班,要想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第一次家长会很重要。和家长分析班级现状,今后我带领这个班要走到哪个程度,开展哪些活动,孩子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家长需要做些什么。这些是家长愿意听的,愿意配合的,班主任今后管理起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说。
 
  为此,“家长心理学”成了苏春丽正在进行的一项“理论与实践”。
 
  “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越是蛮不讲理,就越要坚持晓之以理;而对于性格随和、通情达理的家长,要在友好交谈中用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苏春丽表示。
 
  苏春丽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是班主任的一种智慧,更有助于拉近与家长的关系。
 
  “在处理我班早恋问题上与一位男孩家长沟通时,我首先询问家长:这段时间发现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介绍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然后指出孩子出现的问题,跟家长说孩子正处在青春懵懂的年纪,喜欢谁属于正常现象,希望家长不要严厉批评,敞开心扉跟孩子谈谈这样做的弊端。”她说。

责任编辑:故城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