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了讲台 修得了围墙 这位校园“搬砖人”不一般
[ 河南商报]
作者:
2021-07-03 10:09:47
|

执教16年,14年在农村,他默默奉献,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在这16年里,他认为,教育是育人,也是在育己,过程中有不易,但更多的是——在成长!
他就是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的张宝峰,一位上得了讲台,修得了围墙的老师。
刚入职就在学校搞起了“基建”
“我是一名劳动课老师,也是一名‘工人’。刚入职大学路四小的时候,我和校长一起,干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地上的活儿。”张宝峰说。
初见张宝峰,他健康的肤色和脸上“不落地”的笑意,令人印象深刻。
“我是在2018年8月份来大学路四小报到的。”在张宝峰的记忆中,大学路四小是在2018年3月份动工的,9月份就要迎接第一批新生。
“你是不知道,我到学校报到的时候,见到的只有一个插满钢筋的基坑……”为了保证2018年9月1日学校顺利开学,张宝峰顾不得满脑子的“问号”,暂时抛开了爱人和2岁的女儿。
打从入职那天起,张宝峰就和校长一起,担上了“工人”的名头,不分时段地忙碌着……
“能和一所学校一起从无变有,很幸福”
当“工人”是什么感觉?
张宝峰会告诉你,“有点儿酸爽,有点疼”。
2018年秋季开学前,张宝峰和其他老师一起用推车搬物资,不小心脚后跟被划了一下。
他心里着急,马上开学了,物资还没弄好,想着也没咋出血,就贴了一个创可贴继续工作。晚上到家后,他在妻子的要求下才到医院。
查看伤情后,医生倒吸一口凉气:“你够幸运的,再深一点脚筋就断了!”
当提到他脚上清晰可见的伤疤时,他开玩笑说,“这是我和大学路四小‘爱情’的见证。”
离开学还有两天的时间,张宝峰更是在学校守了两天两夜。
就这样,在老师们的坚守下,2018年9月1日,76名新生带着满脸笑容,准时坐进了大学路四小明亮的教室,开始了他们的小学生活。
新学校的新开始,有欣喜也有不易,当时学校领导班子加上老师一共才9个人,所以张宝峰要在不耽误上课的情况下去完善学校的后勤工作。
“能和一所学校一起从无变有,其实很幸福,也很幸运。”张宝峰说。
“搬砖”进度不能停 不如全家齐上阵
刚来学校的时候,张宝峰就给妻子打过“预防针”,他说:“学校是新建校,肯定很多工作需要做。”
现实终是很“骨感”。
用张宝峰妻子的话说,想到他会忙,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忙。
“特别是现在学校建好了,你咋还是这么忙?”妻子疑惑。
面对妻子的疑惑,张宝峰选择用“怀柔政策”应对。
他告诉妻子,学校现在的情况其实就像自己家买了一套房子,而且是毛坯房。他说:“咱为了能节约更多的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那是不是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咱亲自动手就行了?”
嘴上这么跟妻子解释,手上也是这么做的。
以前的张宝峰是学校有事打电话他就去,“现在周末的时候,也总是想到学校转转,看看还少些什么,看看哪儿该调整了”。
张宝峰称,现在不仅是他“扎”在学校,家人也跟他一起,把学校当成了第二个家。
“这是我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学校,爱它真的是出自本能的。”张宝峰说道。
鼓励学生 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做班主任时,张宝峰常以真情激励学生、温暖学生。
他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长,所以,他从点滴开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张宝峰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暂时有困难和有行为障碍的学生身上,鼓励他们,努力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耐心地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
在担任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时,他所带的班级里一名学生有点儿“掉队”。
这名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和普通学生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张宝峰多次与孩子的家长沟通,用朋友的语气给家长提建议,为他们制定家庭教育方案,现在孩子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张宝峰说。
做教育近20年,张宝峰觉得自己被命运“眷顾”。
“因为我是老师,这份职业给予我的,是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快乐,让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无悔当初的选择!””张宝峰说。
责任编辑:故城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