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孩子们都爱叫她“红姐”
[ 河南商报]
作者:
2021-05-15 10:17:49
|

她是在郑州第二十四中学任职超过20年的专业美术老师,也是带班13年的“职业班主任”;是学生眼中声线温柔、气场十足的“大家长”,也是新晋高中生家长。
她叫赵红,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走过23个春夏秋冬。
学生们为何叫她“红姐”,她是如何赢得学生的喜欢和信任的,让我们一起来看她的故事吧。
做班主任“菜鸟”也能快速升级
初次见到赵红的时候,很难把眼前这位声线温柔,没开口就自带三分笑意的娇小女性,与脑海中在教师这个自带“耗人”属性的岗位上奋斗了23年的“铁血女汉子”对应起来。
1998年大学毕业后,赵红带着对美术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情,成功入职二十四中,成为一名专业美术课老师。
最初的10年,作为学生们最贴心的“姐姐”,她从专业角度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美术这条“路”,成功跨进心仪大学的门槛。
而后,在学校的安排下,赵红开始担任班主任。可能在别人眼中,艺术学科专业课老师带班,多少有些“不靠谱”。
一个教美术的老师,能带好班吗?能处理好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平衡吗?
面对“潜在”的种种质疑,赵红没有打退堂鼓。在校期间,她向老教师请教经验;工作之余,挤时间看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着作;晚上回到家,还要对着买来的教辅资料,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对我来说,当班主任真的挺有意思的。”赵红说,做班主任给了她更多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
“尽管最开始的时候,我碰过壁,也会找不到合适的带班方法,但不懂就去学呗。”赵红笑称,每位老师都会有新手阶段,但只要足够努力,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做老师“用心”最重要
如果你问一位教师,任职期间,什么是最重要的?答案或许会有“成绩”“升学率”“职称”等。
但对于赵红来说,做老师,无非就是“用心”二字。因为不同时期,学生们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像是我最开始工作那会儿,学生们可能就是更重视成绩,平常除了在校学习,也不会想太多别的事情。”但最近几年,赵红发现学生们越来越需要老师在“心理”层面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赵红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她几乎不会有吵学生的机会,“一旦发现学生哪儿出错了,我会告诉他们,不是老师在找你的麻烦,而是你在找老师的麻烦。”
20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赵红,在面对学生时,老师越“稳定”,学生的接受度就越高,“你想想看,高中生本来就处在需要被引导的阶段,出现些小问题、小毛病,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
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几位好的老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会要求自己,不带情绪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赵红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问题,想办法解决就行,没必要冲着学生“大声嚷嚷”。
耐心处理学生的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温柔的“保护色”下,赵红收获的是学生们对她长久的信任和依赖。
“就说我刚送走的那届孩子吧,他们都喊我‘红姐’。”说起自己的学生,赵红的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别只顾着看成绩要看学生发展“进度”
聊天过程中,赵红提及她是一位新晋高中生家长,“所以我更能理解高中阶段,家长们在想些什么。”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家长十分在意孩子的成绩和考试排名,“你不能说家长们做得不对,毕竟最后高考还是要拿分数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赵红会借助开家长会的机会,告诉家长,面对学生时,要“多维度”地对待。
成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
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赵红经常提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家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垫底,你会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赵红说,每个学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不要总是拿自家孩子的成绩跟别人比较,我们要看的应该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成绩是不是比前一个阶段有所进步。”
面对河南商报记者提出的,为什么会有这种“非常规”的操作,赵红笑称,因为她是一名家长,“我想要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要求自己去做什么样的老师。”
23年职业生涯走下来,赵红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很充实,“能在美术专业课老师的基础上,带班当班主任,看着学生们一点点朝好的方向发展,真的很有成就感,很幸福……”
责任编辑:故城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