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方城县首届“最美教师”、方城县第五高中教师马晓琳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单方
2020-09-23 09:44:31 |
  为发掘宣传基层优秀教师典型,展示广大教师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方城县举办首届“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经过提交材料、现场述职等层层环节,我校马晓琳老师凭借出彩的个人事迹脱颖而出,获得此次“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马晓琳,现担任方城县第五高中高三(11)、(12)班语文教师, 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中小学高级职称。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23年如一日,现已连续5年在高三一线教学,虽然累,但她依然义无反顾,风雨兼程,因为责任,更因为她对这份职业深沉的爱。
 
  马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勤于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积极投身课改,推行素质教育,使教与学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在平等、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马老师的课堂上,不但优秀学生反应机敏,而且有更多后进生得到关注和掌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所带的2014届12、13班,在高中三年的历次大型考试中,语文成绩均领先于学校同类班级,优势一直保持到高考;2017届三(1)、三(2)班不仅三年来成绩优秀,高考中更是表现突出,马老师个人也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优秀个人;2018届接手的三(5)、三(6)班,由倒数第一成功逆袭,当两个班的总评稳居第一时,她感触颇深,这对于她来说不仅收获了鲜花和掌声,更收获了一份内心的丰盈与充实。
 
  教育是爱的事业。工作中马老师坚持严爱相济,严而有格的原则,以德感人,以情促学,因材施教,因为她深信“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同时她坚持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立正面典型,树班级正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马老师给自己的目标是“让每一片叶子充分享受到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茁壮成长”。
 
  爱是可以相互温暖的。2017年的教师节,一位事业有成的学生从南方回来看望她,他说他一直记得2003年冬天那个周末,马老师送到教室的那碗热面。他说那碗面温暖了那个凄冷的冬天,也温暖了他的人生。今年5月,马老师收到了一份神秘的礼物,之后接到电话,原来那是2008届一个叫小雨的女生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她说感谢马老师在她辍学时的劝勉和帮助,让她有机会走进大学深造。那天,马老师在听到“母亲节”三个字的瞬间热泪盈眶。从教二十多年来,诸如此类的感动还用很多,这感动,让她的教育之路充满温暖,也让她深刻感受到教育中爱的力量。
 
  勤耕耘总会有收获。岁月更迭中,马老师的学生可以说已遍布祖国各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少已取得骄人的成绩。而马老师也在教育的沃土上,收获着。所撰写的论文数十篇发表或获奖;多次在校内外讲授公开课、优质课等,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普遍赞誉,获得县、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不少于6次,市级二等奖1次,省级二等奖1次,主讲的《谈中国诗》被省继教网选为优秀课例;所辅导学生上百人次在各级征文活动中获奖,马老师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研究的课题获得市级一等奖3个;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别获得县、市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选一等奖;马老师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等;2015年被评为县第二届课改标兵;2016年被命名为方城县首届教学名师。
 
  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既是对马老师辛勤付出的认可与见证,也是对自己不断成长的鼓励与鞭策。没有最美,只有更美。马晓琳老师深情地说道:“在这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我将用自己对教育的挚爱来诠释最美教师的内涵,我将带着孩子们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通讯员 单方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