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孟玉琳:让顽石成为美丽的鹅卵石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杜建锋
2020-09-17 15:47:34
|
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育如水,它能使棱角分明的顽石,渐臻完美;教育如修行,她能让一丝柔软,从心间蔓延至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孟玉琳老师从始终坚信温暖、关爱的力量会蔓延至学生的内心,促进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
孟玉琳,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八(6)班班主任。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向热情饱满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做事干练,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严格要求自我。在教育教学中,孟玉琳践行为人之道,为师之道,更讲究敬业和奉献,她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
她常说自己非数学专业科班出身,得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赶上同行的脚步。于是,她常常坐下备课,静静的做题,遇到不会的题目,常常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校的侯老师,许老师,和董老师的办公室是她常去学习请教的地方。她也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好的教育资源,有趣简短的数学趣味轻课是课堂中学生的最爱。认真的态度和乐学的钻研使得她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校团委书记,她也时时刻刻自学,看书,利用各种班主任,家庭教育和团干培训给自己充电,学习见的多了,俗话说“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把老师讲的理论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同样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走心”的管理凝聚班级“向心力”
“走心”的小游戏使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了使同学们领悟好的学习方法,她并没有利用常规的说教,而是在在开学之初的一次班会课上,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个“从1数到15”的小游戏,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15位同学。每一组都从1开始报数,成员之间依次报到15。比赛看哪个小组报数用的时间最少。开始每个小组的用时都在8到10秒之间,一轮下来,她在黑板上写了3.5秒,说这是通过练习可以达到的时间,大家可以朝这个目标努力。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家的时间从8秒到6秒,再到5秒,一次次的刷新与突破,使同学们信心倍增。
明确的目标,小组的合作配合,专心专注专一加上反复的练习,这就是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更加明确了学习方法。“走心”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同学们记忆深刻,受益匪浅。
“走心”的总结,树立典型 。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她在班级中开展了“我要赞美一种行为”的总结活动,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来赞美,每周总结,每次的总结都发班级微信群,形成良好的循环,学生的课上与课下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榜样的树立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期内有一个小目标,同时也优化班级的学习气氛,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走心”的细节评价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在某一个学习阶段会出现迷惘或者懈怠情绪。她利用每次的数学考试和作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学习表现,总会在他们的卷头上写上两句话,一句是问题,一句是鼓励,这样,学生会很期待写作业,形成一种无声的对话。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回答,小小的“走心”关注,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做好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阿姨,您辛苦了!这是我自己制作的千纸鹤,祝愿您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这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孟玉琳带领部分共青团员为社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祝福的场景。
作为校团委书记,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她就在思考着如何把疫情防控作为引领学生思想的“大课堂”“教科书”,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生动实践作为最鲜活的教材,用微团课的形式为学生们讲一场“春天的故事”。
她既要做好备课讲课,还要负责学生的健康管理,每天都要忙碌到傍晚。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是始终惦记着为学生上团课的工作,总是趁着中午午休的时间,策划团学活动。
抗击疫情以来,孟玉琳已经组织了“致敬国旗”“致敬抗疫先锋”“为抗疫一线人员送祝福”“为父母做一道菜”的多场线上线下主题团课和活动,引领着学生团员了解防疫形势,学习先进榜样,掌握防疫知识,争做时代新人,疫情稳定后,带领团员与入团积极分子讲红色故事,参观红色基地,开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队课活动等,做好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孟玉琳说,讲好新时代故事,引领小团员们听党话、跟党走,是他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团干部的光荣使命。
(通讯员 尹红雁 杜建锋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