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成就教育人生——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教师张国奇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赵纪邦
2020-05-26 16:18:57
|
“当老师就要当个好老师。”这是南阳市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教师张国奇平时最朴实的一句话。从教20多年来,他用爱心和微笑阐释了他的教学人生。近年来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毕业班的教学。所教的学科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列,2008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南阳市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淅川名师;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以身作则,敬业奉献。他深知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办学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把握好这条生命线,他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学校的未来。他不仅自己在教学上给教师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参加研课、磨课,指导教师教学。每一次教学教研活动他都亲自参加,让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他这种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在教师中产生出很强感召力,全校教师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创新工作。也正因为这样,在中招考试中,学校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同级同类学校前列。
今年春天,由于受疫情影响,学生不能如期到校上课。作为业务校长的他心急如焚,多次和学校相关领导开视频会议,研究布置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他又安排以班为单位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他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家里没有信号,无法上网课,尤其是南山片区,问题特别严重。但是因为南山正在修路,不通车,教师们无法家访。于是,张校长亲自带着部分老师跑到了70多里的南山区学生家里家访。在家访中,发现朱家营村的腊建鑫同学家里没信号,不能进行网上学习。张校长亲自领着腊建鑫和家长到有信号的同学家里进行结合,确保该生能正常学习。铁江沟村龚春林同学家庭条件极差,家里没信号,也没有人督促他写作业,该生情绪极其低落。了解这一情况后,他和该生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通过谈话,该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每天独自去后山找信号学网课,写作业。在开学后的学业检测中,该生进步巨大,学习劲头也很足。家长说这都与张校长的激励分不开呀!
他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他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这类学生需要特别关注。九一班学生李博文,在去年上八年级时厌学,与父母、老师顶撞,不服任何人管教,甚至有走极端想法。他知道后,觉得事情非同小可,认为若不抓紧教育,这个学生一辈子就毁了,甚至会酿成严重后果。于是他多次找到李博文,促膝长谈,从生活、学习到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方面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引导。现在李博文在九年级学习积极,态度端正,成为老师们经常表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教毕业班工作忙,为了学生能学习好、生活好,除了一日三餐在家,其他时间家人很难见到他。对于家庭来说,他就像一个客人。特别是担任副校长后,更是天天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家里和孩子,为此,他的妻子没少吵过他,这时候他都会笑着说:“家里有你就行了,学生没我那咋行?”
2011年夏天,正是中招备考的关键时刻,他的妻子因车祸住院。但他把妻子送到医院,待妻子刚刚苏醒,给妻子交代了一下,就又匆匆忙忙回到了学校,生怕耽误学生一节课。面对亲人的埋怨,他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没办法嘛,学生正在关紧的时候耽误不得呀!”。之后,每每提起这件事,他总是红着眼圈说自己不是好丈夫。可又有谁知道,他是多么想像别人一样做个好丈夫,可他真的是放不下学生呀,他爱学生胜过了自己的家人!
他扎根山区,无怨无悔。为了能让家乡的孩子多出人才,他不忘初心,坚守深山,不为外部的优厚条件诱惑,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我县福森致远学校开办之际,公司的副总亲自邀请他去任教,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可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他说:“毛中成就了我的梦想,奉献了我的青春,这里正缺老师,我怎么走?我怎么能放的下这里的孩子呢?”。思源学校开学的时候,进县城的橄榄枝又一次抛向了他,但他毅然再次婉拒,仍然放弃县城优厚的待遇,坚守在母校教学一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一切。每当有人为他惋惜时,他总是笑着说:“在哪里不是教学呢?更何况县城不缺我这样的老师,而咱们山里的孩子缺呀!我怎么能为了自己而扔下他们呢?”
20多年来,张国奇老师把青春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把满腔热血倾洒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把真爱播撒到山区孩子的心田。辛劳并收获着,痛苦并快乐着,当他看到自己所带出的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跨入高等学府,走上工作岗位,便倍感欣慰;当一个个来看望他的学生真诚地叫一声“老师”时,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现在,身为副校长的他,勇挑重担,信念坚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百折不回,带领全校师生,立足本职,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为打造全县一流的现代化农村初中,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孜孜努力,默默奉献!
(通讯员 赵纪邦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