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镇姚庄小学李欣老师:不畏困境 与孩子共同抗争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徐金秋
2020-04-22 15:39:19
|

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人们选择了在家蜗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战场的号角。“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战斗。开学临近,全国的疫情情况依然让人忧心,我们必须执行国家的号令——禁止外出聚集,孩子们的学习此时此刻牵挂着每位老师的心,学生成了老师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树镇姚庄小学的李欣老师这样说到。
2月10日,开学了,可孩子们不能来到校园,老师的心也跟着焦虑起来,这可怎么办呢?李老师想到了平时家校联系的“微信”,通过在群里的多次呼唤,进来了一部分同学,有的同学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里,有的家长没有引起重视,认为全国疫情这么严重,还上什么课呀?老师简值乱弹琴……不同的声音充斥着班级的“微信”群。这时姚庄小学的李欣老师在想:是放弃,还是继续做工做?我们不能退缩,即使受再大的委屈,也不能把孩子给耽误了。我想这也是农村为何落后的真正原因吧!
2月12号,李欣老师的班级群里来上课的同学一共才21位,35人的班级上线率只有60%,这下可愁坏了他这个班主任。这时在群里的呼喊已经没有了效果,于是改用电话沟通,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2月13号上线率达到了78%,这离李老师的宗旨“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目标太远了。经后续的沟通了解到,一部分是家里没有网络,一部分是家里学生多,手机不够用,还有一部分是爷爷奶奶在家不会用智能机。了解到以上情况后,李老师第一时间向姚庄小学周校长做了汇报,领导班子讨论后,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到家里去给予帮助解决。
班级内的王梦雅同学,李老师第一个先去的她家。她是多次联系不上,群里发信息没人回,留给的电话号码一打停机,无奈,李老师“全副武装”只身前往——独树镇陈庄村李庄组她的家。到村上多方打听才找到她家,刚踏进院门就看到了孩子,“—见到我的一瞬间,两颗泪珠顺着面颊流了下来,泪珠里面写满了委屈,无奈,恐惧,惊慌……当时我的心里也是一酸,差点落泪,好多好多责备的话都咽了回去”李老师说道。通过了解才知道:父母过年没有回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家里没有智能机,没有网络,上课已耽误了多天。通过李老师和周校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她的难题。后来的家访中看到了她的笑脸,看到了学到知识的满足和幸福,李老师内心也稍稍的平静了一些儿。
徐燕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好,上进心强,自尊心更强,家里是姚庄村的贫困户,家里没有网络,但上网课从不落下一节,每次总是第一个进到直播间,回答问题积极。在教育扶贫排查时,李老师不经意的瞥了一眼,一个瘦小而又熟悉的身影,一下把李老师给振晕了,让他不由自主的向燕静同学走了过去:
“你怎么在这里学习?路边不冷吗?怎么不在家里学习?”
“老师,我们家里没有网,我在这里蹭别人家里的网,去别人家里不好,这里已经很好了!”
“刮风、下雨怎么办?”
“刮风没事,下雨了我往墙边靠一点。”
多么知足的话语,多么容易满足的心灵。通过学校、村两委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孩子的学习难题。
这次疫情没有击败我们,反而激起了我们学子的斗志,激发了我们敢于面对困难的信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疫情让我们失去很多,但对学生们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疫情,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磨炼!
(通讯员 徐金秋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