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范县濮城镇文东小学教师刘桂梅:用责任和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巩丽元
2019-12-27 12:16:21
|






参加工作19年,她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寒来暑往中,迎送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把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自己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用青春和汗水浇筑“真善美”生态课堂,一路走来,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她,就是濮阳市范县濮城镇文东小学教师—刘桂梅。
用责任和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
2012年,有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休产假。这个班生源复杂,大都是转来的学生,纪律涣散,学习状态不佳,集体意识不强,打架事件时有发生,是一个令全校领导、老师“头疼”的班级,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班的班主任。当学校领导找到她谈话时,一番犹豫和内心斗争后,她决心接下这个重担。请教老教师,走访家长,找学生个别谈话……在不少家长的观望质疑中,她费尽心思,斗智斗谋,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年后,班级风气逐渐好转,学生成绩有了提高。在家长感激的电话和交谈中,在领导和同事钦佩的称赞中,她已记不清自己跑坏了几双鞋,病倒了几次,增添了多少白发。
这个班的学生,亲自见证了她的付出,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接纳和融洽,谁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学生和她变得亲近起来。当时的学生,现在都要考大学了,每年寒暑假还有不少人去她的家里看望曾经的老师。就这样,她用自己逐年消逝的青春和辛勤汗水,培养了一届一届优秀的学生。
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深谙这个道理。从教多年来,她用真心赢得孩子的真心,用真情换来孩子的真情,深得学生、家长的赞誉。班里有位男生,因为母亲是一个聋哑人,同学们都嘲笑他,为此还和同学经常打架,和父母关系也不好,不爱学习。接了这个班以后,她经常找这个男生谈心,从他喜欢的动画谈起,谈到他对父母的看法,在拉家常的同时引导他尝试体会父母对他的爱,为他所做出的牺牲。另一方面,从与他的谈话中找出原因,不时与其家长联系,商讨家庭教育方法。她还教导班里的同学要关爱这个男生,努力和他去做朋友。通过长期努力,如今这个男生与父母的关系已大大改善,顺利地考取了理想的学校,父母一直感激她的帮助。
打造“真善美”生态课堂,奠基孩子一生幸福
课堂永远是老师的主阵地。她潜心研究,不断探索适合于农村小学生的“真善美”生态课堂模式。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无不吸引、感染着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她的数学课堂灵动充实。
她不仅善于教学实践,还善于教学提炼。在教学实践中,她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参与教研课题研究。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
追逐教育的梦想,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能力。刘桂梅一直在这样实践着教育初心。
(通讯员 巩丽元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