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寺湾英语教师——白国拴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王栋梁
2019-12-17 15:47:22 |
  2007年7月毕业于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在广东惠州华卓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工程部工作,稍后于2009年参加第一届特岗教师招教考试,分配到寺湾镇中工作至今。作为年青的教师,白国拴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自2009年以来,他忠于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中招令人瞩目的成就。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叶圣陶老师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白老师一直把叶老的这句话放在心中并认真落实。
 
  2000年9月,白老师老师踏上了寺湾镇农村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由于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白老师很快成为寺湾镇中最受欢迎的男教师之一。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他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组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面对学生和年轻教师的期待的目光,他却常常深感自己知识陈旧、僵化,英语究竟该怎样教?凭着对待英语教学有种异乎寻常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完善,为了讲好一个单词,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本书一本书查阅,就是为了上好一堂课。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形式,他常常跑书店,上网搜索,获取最新的信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转换教学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白老师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2012年开始,他大胆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他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他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无论是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还是我国近代的陶行知,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xx年来,白老师一直把“关爱每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他的爱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游戏,既做孩子们的师长,又做孩子们的朋友。他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举动,洞察他们的思想,对需要鼓励,需要教育的学生都给予极大的耐心。
 
  作为多年班主任,在课堂里他是良师,在课后,他是益友。班里的学生都与愿意与他亲近,愿意与他交朋友,向他倾吐心声。他能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给予学生信任。他认为信任是最好的朋友,自信是一剂良药。白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自信,给予学生的自信和信任,在中招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为他的班主任工作认真和出色,学校给予了他极大的荣誉,曾多次评为南阳市“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称号。
 
  荣誉属于过去,且教学之路慢慢兮。白老师认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工作之余,他除了学习,也学会享受生活。看看闲书,做点运动。业余时间打打打篮球,多次参加校际篮球友谊赛。每到暑假还会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放松心情。他说,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简简单单,潇潇洒洒!
 
  (通讯员 王良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