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城小学师德标兵沙丽慧老师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姚琳
2019-09-08 21:42:45 |



 
  28年前,沙丽慧老师从郑州师范毕业,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她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为孩子补课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
 
  二、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教师本色
 
  沙老师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二十八年来,她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在师生交往中,她的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她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在课余,与孩子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她的学生赵宇飞,是个比较特殊的男生,性格孤僻、任性,与谁同桌便和谁吵架,大家对他是敬而远之。为了彻底改变他,沙老师先是找他谈心,他根本不说什么。几次下来,收效甚微。后来知道他喜欢画画,便鼓励他参加书画比赛。于是,便巧妙地在一节数学课上课上对他身上的优点表扬一番。事后,又找他谈了心。经过努力,发现功夫没有白费,最终使他改变了自己,又重新回到班级的大集体中来了。学生袁世豪,父母常年在外,得不到亲情照顾的他,成绩一再下降,学习态度也明显散漫。沙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及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劝说其父母定期回家,并多打电话与其沟通。还时常虚寒问暖。经过沙老师不懈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并成为班级男生中的佼佼者。
 
  三、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沙老师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研究和把握数学教学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数学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探索出了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她的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和谐交流的互动平台。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刚接一个新班时,学生学习参差不齐,沙老师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严格归类、归档,把学生分成优秀、中等、后进三类,基础知识的教学搞“齐步走”,能力训练发展搞“三级复式”,力求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到”。
 
  四、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虽然沙老师是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她习惯把班级的管理作为重点,始终把理解、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从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爱心换学生的真心。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她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她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跨进学校的大门。
 
  五、用恒心刻苦钻研业务
 
  俗话说:学生是船,教师是水,水涨船才高,师高弟子强;学生是苗,教师是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因此,作为教师,沙老师更是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身为教研组长的她,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在工作中团结老教师,带领新教师,认真落实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把年级组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
 
  沙老师积极参加省、市、区举行的各项业务比赛考核。她执教的《统计》获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获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执教的《搭配的学问》荣获上街区优质课一等奖,获区级基本功一等奖,说课比赛一等奖,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获郑州市教科研论文一二等奖,多次获郑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郑州市校本课程设计二等奖,郑州市创客教育二等奖等。被评为解读新课标“522”工程先进个人,上街区文明教师,上街区教育先进个人,上街区师德先进个人等。所带学生多人在比赛中获奖,在所教班级成绩遥遥领先,统考全区第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沙老师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与时俱进,争取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成为一名讲科学、能研究的优秀教师,为铝城小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 姚琳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