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奉献中飞扬——记淅川县厚坡镇一初中教师陈会敏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付加方
2019-05-17 10:06:19
|

从教21年来,她以“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为座右铭,以“振兴家乡教育,做学生引路人”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担当、严谨、求实……她,就是厚坡一中师德标兵陈会敏。
潜心业务,锤炼素质,做新课改的领跑者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必先拥有一泓清泉。为此,陈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她认真拜读了有关导学互动课改方面的文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革淘汰,争做新课改的领跑者。
去年开始,学校响应县教体局号召,认真钻研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不同教学流程,打造高效课堂。陈老师就先学一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探索四种课型的不同上法。她虚心求教,请学校业务领导和同科教师到她的课堂听课,征求好的建议,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她在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她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德育渗透进课堂中,培育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材。
她已经是有着20多年教龄的骨干教师了,以前曾多次讲授全镇公开课、示范课,屡次在县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但她还是坚持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正是她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歇、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使她总是能够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上始终领先同行。2017年11月27日,镇平县王岗、二龙两个乡镇中心学校领导、校长、教师一行72人到厚坡镇一初中观摩学习均衡教育经验,临时决定要听听淅川的“导学互动”课堂,时间紧迫,陈老师临危受命,只简单准备了20分钟,就在学校多功能厅内为前来参观的同仁展示了一堂高潮迭起、精彩高效的“导学互动”观摩课。听后,掌声雷动,观摩团意犹未尽,陈老师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为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导学互动”课改情况,有力地推介宣传了淅川县“导学互动”课改名片。
用爱感染,以情育人,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
师爱是什么?师爱是友善与慈祥;师爱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师爱是激励学生成长的一股无穷的力量!从教20年,陈老师坚持与爱同行,用爱去浇灌每一朵明日之花,用爱心去抚慰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爱心去铸自己的师魂。2016年秋期,她班里有个叫李梅的女生,她是全校出了名的“问题”女孩。她在班里不爱说话,性情孤僻,却在网上谈恋爱,成绩也一塌糊涂。陈老师耐心去劝导她,她却像长了刺的刺猬,话语句句让人难受,令人心寒,“谁让你管我?谁稀罕你管我?”是她的常用语,一谈学习,她就一脸轻蔑的看着你,“我不会,我懒得学!”许多任课老师都被她气得不愿理她,任由她“自生自灭”。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不能让她就这样消沉下去”陈老师决意家访。踏入家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情景,让她一阵心酸。破败的房子,几件简单的桌椅,昏暗的灯光,躺在榻上的老人,都在诉说着这个家的不幸。李梅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奶奶把她拉扯大。陈老师把李梅的家庭状况告诉了其他任课老师,让他们不要放弃她。陈老师开始用自己的心去温暖这个可怜的孩子,她把李梅请到家里,让李梅帮她扫地、洗菜,一起包饺子,把大女儿以前的衣服送给她穿。慢慢地,李梅听她的话了,也愿意学习了。课上的提问,课下的辅导,茶余饭后的谈活,加上生活上的接济,渐渐地她的笑容开始浮现,性格愈发开朗,成绩也有了一定进步。虽然她的成绩仍属落后,但她的人生却照进了阳光。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职专,一年寒假回来,她给陈老师送了一盒亲手叠的千纸鹤,每个上面都写着真心的祝福。看到这个在阳光下振作起来的孩子,陈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
勇挑重担,甘于奉献,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教育需要奉献,教师要甘于奉献。陈老师在初中一直担班主任,早五晚九,踏着晨曦来,伴着星光走,时时守在学校,几乎分分钟钟都和学生在一起。初中的学生,正是叛逆的时候,可偏偏这个时代的孩子,又都是家长眼中的宝贝,碰不得,打不得,说不得,教育好一个孩子,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陈老师还担着两个班的数学课,每天要上六节正课,批改两班作业。颈椎疼痛,喉咙肿痛,她总是默默忍受。小女儿还没有入学,顾不上照顾,有时都是寄居在别人那里,听到孩子叫妈妈的一瞬,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值得欣慰的是,多年来,她所担的学科,每次考评都是第一,流动红旗总是在她的班级窗外迎风飘扬。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陈老师正是这样的人,为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为了始终不渝的理想,劈风斩浪,让青春在实现教育振兴的奋进中绽放,以奋斗与担当写下为人师者的青春诗行。
(通讯员 付加方 陈会敏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