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做贡献 无私奉献添光彩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齐长有
2019-04-08 10:21:07
|
马会宽老师,男,生于1959年11月,中师毕业,中小学一级教师,1982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淅川县马蹬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师,总务主任。
从教37年来,马会宽老师始终抱着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之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人们一提起他,不禁啧啧称赞:“马老师真是一个好人,好老师啊!”
回想1984年3月5日,这是一个令马老师终生难忘、悔恨的日子。那天早上6点钟,他的爱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哽咽着对马老师说:“快走,孩子烧的厉害,得赶紧往医院送。”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一边是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可咋办啊。马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依然选择了继续上课。他让妻子自己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因当时交通不便,他的妻子只好抱着孩子到附近的一家联合诊所给孩子看病。由于技术及治疗条件有限,孩子当天夜晚就离开了人世。这可是马老师当时唯一一个6个月大的男孩啊。面对此情此景,一家人悲痛欲绝,学校领导和邻居们也都默默流泪,马老师更是欲哭无泪呀。当时,怕马老师承受不了这样大的打击,领导、邻居们劝他休息几天,出去散散心。可马老师他心中装着学生呀,说啥也没有听别人的劝告。当时,他坚决拒绝,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自己孩子已经去了,但全班孩子们的学习可一天也不能耽误啊。”第二天,马老师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怀揣着对学生的爱,踏上了自己挚爱的三尺讲台。在不懈地努力下,他当年所教学科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
多年来,马老师不仅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对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同样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2016年暑假,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学校房舍严重不足,况且还没有操场,急需征地10余亩。这项工作是要与村民直接打交道的,提起来领导也直摇头。最终,学校把这项征地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时任总务主任的马老师。这10余亩地属于村民的责任田,因牵扯到10余个家庭,再加上生产路改道,牵扯到的民户更多。因为村民的实际利益,各有各的想法,又互相观望,推进工作遇到了想不到的阻力。马老师顶着压力,冒着酷暑,走东家、串西家,一遍走下来,汗流浃背,收效却甚微。有的今天同意了,明天又不同意了;有的嘴上说同意了,可就是不签字;有的提出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上级的规定。他明知困难大,但依然不灰心,苦口婆心到村民中讲政策、讲好处,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其中对于那些极少数不顾大局,只讲个人利益、认钱不认人的“钉子户”,采用贴膏药的办法,发扬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每天早晨5点钟半左右,农户刚开门,马老师已经站在门口了。下午农户收工回到家,马老师也出现在门口。像这样,马老师不知多少次奔走于村民和学校之间,致使他本来的房颤心脏病因劳累经常复发,不得不把药随身带着。有几次在入户做工作的过程中差点摔倒,有时坐下来好长时间起不来。为此,马老师的妻子经常抱怨,儿女心疼,那么大岁数了还图个啥,保重身体重要呀。但马老师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正是马老师的这种精神与执着,深深地感动了农户,使得征地这项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每次提起,校领导总是说:“征地工作这么顺利,多亏有了马老师!”
为了节约学校的开支,无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校园里总有马老师的身影,修水管、除去杂草…..今年春夏,持续几个月的大旱,马老师每星期都要把学校的花草树木浇两次水。有一次马老师要因公出差,为了不影响花草树木成长,当天四点半就起来浇水。正是马老师的坚持,学校的花草树木长势旺盛,尤其是今年新栽的一百多颗月季,成活率特别高,开的花也特别鲜艳美丽。事无巨细,只要马老师能办的,他都会做得特别用心,特别到位。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马老师赢得了领导、同事及社会的广泛尊重,曾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第二届师德标兵、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多次被评为镇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对到即将退休的年龄,马老师说道:“只要一天不退休,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干好我该干的工作。马老师多么朴实的话语,诠释着他人生的执着与追求!”
(通讯员 齐长有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