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孝义镇第一初中尚大萍老师喜获河南省“李芳式好老师”称号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刘晓伟
2019-03-15 14:42:23 |


 
  尚大萍老师是巩义市孝义镇第一初中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扎根学校三十年,一直担任九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和毕业班班主任工作,躬耕在教育教学第一线。2018年12月,她喜获河南省“李芳式好老师”称号。
 
  自1989年8月参加工作,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染霜,她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心投入到工作中,认真踏实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她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从未因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常常早来晚走,和孩子们交心,从生活到学习到思想,耐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一、德为先 润物无声
 
  2017年9月4日清晨六点钟,她骑着电动车去学校值安全班,由于路面湿滑,车子侧翻,砸在右腿上。救护车把她拉到医院后,医生说右脚轻微骨折,要求卧床休息。她不忍丢下新接的毕业班的几十多名孩子,仅仅打麻药把脚面的伤口缝合,在爱人的搀扶下,八点准时来到学校。办公楼在四楼,教室在三楼,第一天下班的时候,脚踝都肿得麻木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天不亮拄着拐杖来学,看着学生安安静静上晚自习后才离开。
 
  她从未说过苦,从未叫过疼,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行动上,那段时间,孩子们上课听讲格外专注,课下都争着搀扶老师上下楼梯。就这样一瘸一拐地上下班,一节课也没有耽误,一次作业也没有漏批。不论教育这条路有多远,她都说将坚持梦想,不忘初心走下去。
 
  二、育桃李 永担使命
 
  在教学上,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学生,总是以新的课程理念打造每一堂课。珍惜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王君老师、肖培东老师、李宝虹等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课堂艺术。她多次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观摩课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参加巩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语文学科第一名。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经典诵读”、“名著伴我行”、“校园诗词大会”等多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巩义市优秀教研组长、河南省名师,她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好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中,帮助她们练好基本功,把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关。青年教师刘媛媛、谭艳艳在她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语文教学新秀。在她的带领下,我校语文教研组连续多年中考成绩居巩义市前列。
 
  三、爱满庭 春风化雨
 
  担任班主任28年,她坚持做到用“心”关怀,“爱”灌溉。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仁爱之心,爱学生胜于爱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严师,是慈母,是挚友,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亲人。那一年班里有一个留守女孩秋,父母都在四川打工,她跟着舅舅上学。冬天特别冷,小姑娘穿着母亲的旧棉衣,特别单薄,但是小姑娘特别勤奋好学。写作业的时候,她看到小女孩的手生了冻疮。放学后,她特意跑到老中医那里买了一盒冻疮膏。每天早读下课,赶紧让女孩到办公室用温热的水泡泡手,然后用棉签沾着药膏涂擦,经过一个多星期过去的细心呵护,小女孩的冻疮完全好了。期末考试,小女孩的成绩名列前茅。班级前三名的同学都得到了奖品。秋的奖品是一条红围巾和一副红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那个冬天,她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后来,她上了大学,她在给老师的信中说,那条红围巾和红手套温暖了她的整个人生。
 
  尚老师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学生极大地回报,每当老师嗓子沙哑时,孩子们就会悄悄地把润喉片,菊花茶放在讲桌上;每当班里老师要参加什么比赛时,他们总会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祝老师取得好成绩!祝老师拿冠军!”每当班级举行重大活动时,孩子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积极参与,为班争光。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多次被评为“郑州市文明班集体”。
 
  桃李不言,一路芬芳。老师所面对的是人类最圣洁最纯真的那些心灵,老师所维护的是世界上最纯洁的那一片净土,尚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她的言行深深感染并影响着每一个一中人。教育,这是我们选取的道路,这条路漫长,充满太多的未知,纵然将来我们依旧平凡,但我们必然会坚守心灵家园,用自己的言行雕刻每一个灵魂,坚持理想,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爱岗敬业,用高尚的师德铸就新的师魂。
 
  (通讯员 刘晓伟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