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宝丰县优秀教师张琳萍专访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陈攀峰
2019-03-14 10:52:42
|
我不是同情你,你要用行动证明你的坚强和勇气!
进入高三以来,301班的气氛略显紧张。张琳苹老师走进教室,习惯性的全班巡视一遍,发现有一个座位空着,那是王泽豪的座位。王泽豪的成绩是倒数的。但也没有妨碍到老师对他的好感和关切,这孩子勤快懂事,脸上总是带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偶尔浮现迷茫。现在是早自习时间,他能去哪里?很快,高三年级主任王亚伟老师找上门来,道出了答案:王泽豪在厕所玩手机被抓了个现行。
张琳苹老师气得真想踹他一脚。张琳苹老师专门做过调查,对学生们的各种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王泽豪正是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生。他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后来再婚,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回到家中,王泽豪一个人守着空洞一样的房子,心里发慌,除了年轻人的倔强、坚强,他别无选择。那样的日子一天天漫过头发,直到湮没年少无助的失落。他喜欢学校,却又敏感多疑,怕人议论他的身世;他勤快懂事,想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还是班上的劳动委员。关于妈妈的印象,曾经如此清晰,却又渐行渐远。很多次早晨醒来,担心梦中呼唤妈妈的声音被同学听到,害怕触碰到自己内心的柔软脆弱、被人耻笑。周末在家的时候他曾尝试一个人喝酒抽烟,装成大人的样子,希望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这种忧伤无人可诉、无人能知……
老师不是神仙,不能改变一个人的际遇,却可以尝试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这样一个本性淳朴善良的学生,母性的情感和老师的责任,使得张琳苹老师不忍轻言放弃。张琳苹老师对王泽豪同学说:“我不是同情你,你要用行动证明你的坚强和勇气!改正错误和努力学习,这是你的机会,也关系着你的前途。”经过这件事,王泽豪同学发誓要改变困境,他第一次认真思考了前途命运的问题,感激于张琳苹老师母爱般的宽容与关心,这种帮助,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王泽豪,你再不努力就是烂人一个,如何对得起张老师的信任!
真正的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的学习也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思考。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事又冒出来了,高三的冲刺阶段,小事也不能轻视:孙真真同学因为不愿值日和同学吵起来了,这事闹的全班沸沸扬扬,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班级整体氛围。孙真真同学个人挺有主见,知道学习,时间抓得比较紧,成绩不错,有些傲人的资本,但是个性强,我行我素,平时与同学们相处不算融洽,不爱参与班级劳动和活动,不少同学对她有些看法。班级也是小社会,有一套运行的规则和模式。如果都只顾自己,不顾团体和别人的利益就乱套了。张琳苹老师找孙真真同学谈话的时候,孙真真同学明显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因为她自认为没有错。张琳苹老师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决定不从对错切入问题,而是以师长兼朋友的身份渗透教育。“如果人与人相互讨厌,你觉得这样的环境适合人生活吗?”张琳苹老师微笑着提出问题。“不适合。”孙真真同学答道。“那么你是否讨厌别人的缺点?比如不礼貌,挑剔别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还有以自己的优势讽刺打击别人的弱点。”“不喜欢。”孙真真同学感觉有点被动和尴尬,聪明的她已有所悟。“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换位思考,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礼遇呢?”孙真真同学认真思考起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张琳苹老师所教物理的基础知识。她一听就明白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选择对抗一群,而不是融入这个群体,受伤更多的往往是自己,心情是不会好的,甚至可能常常遇到不友好的对待,这是一个很糟糕的局面,而且会愈演愈烈,你愿意一直承受这个后果吗?”孙真真同学摇头:“不愿意。”“那么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了老师,请相信我会改变自己。”从此,孙真真同学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她有意识的使自己向着好的方向改变,从她的脸上,张琳苹老师看到了更多的自信和笑容。
你不是无能,你只是需要唤醒 。
张琳苹老师对学生说:“我是教物理的,咱们说说汽车,请问,给你一辆汽车,你会不会推着车跑?为什么?”同学们哄堂大笑,当然是开着跑的,因为车上有发动机,一踩油门当然比人马力大、跑得快!“大家说得很对。学习的道理是不是和汽车的道理一样呢?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它就像发动机,只有心振作起来,你才能跑得快跑得远,而不是靠别人推才缓慢行动,那样永远都会落在人后!我希望每个人都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做事,做最好的自己,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加油!”每一次主动思考的效果远大于被动的学习,这一次同学似乎正在印证这个规律。
把简单的事情细化,把细化的事情优化。
张琳苹老师对班级管理很有经验且行之有效。细化管理,着重落实班干部的选拔和培训,班干职责细化分工,加强学生自治能力。分解责任,班主任是班级的责任人,负有管理职责,班级管理是班干部的直接责任,依赖老师不可取。学生的自我约束和学习思考是自己的责任,被动依靠老师和班干部管理不行。在学习上,除常规教学以外,张琳苹老师分层推进,紧抓优生培养。对于学有余力的,布置讲解更多习题和训练,针对性地弥补知识漏洞,加强弱势学科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炼方法。专项训练天天抓,补课加班成常态,高三年级的老师们都和张琳苹老师一样,一个个成为工作狂!有的老师带着幼小的孩子来校加班,孩子饿了哄点糕点,困了就用两把椅子对在一起,把睡着的孩子放上去……王亚伟主任,你不是“周扒皮”,不得不说你鼓动能力太强了!老师们的干劲好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当你的兵,是该苦恼呢,还是快乐呢?这个问题当然要用成绩来回答,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光荣和快乐。
一个平凡的老师,一个认真的班主任,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张琳苹老师的真情和智慧感染了同学们,班风良好,学风蔚然,开启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模式,出现了一批快速进步的学生,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18年高考中,张琳苹老师所带的301班考出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一本6人,二本44人,艺体特长生2人,超额完成了升学计划,其中孙真真以二高理科总分第一的成绩远超一本线,王泽豪通过努力竟然突破二本线……
曾经,因为学生起点低,入学成绩差,学习习惯较为被动,基础知识薄弱,不自信,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非常严重,对于考大学的目标曾出现过这样的怪现象:不敢追,无力追,追的累,追迷路等。
在以宝丰二高校长李志昂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在高三年级主任王亚伟和老师们的有力执行下,宝丰二高人书写出了建校以来辉煌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宝丰二高艰难长征中的里程碑,是宝丰二高交给宝丰县县委、宝丰县县政府和宝丰县全县人民的一份优异答卷。
2018年6月24日深夜。那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那个零点时刻,宝丰二高人沸腾了!宝丰二高教师微信群里头像闪动,红包如雨,激动的人们迅速传递着抑制不住的快乐和自豪:二高一本7人,二本121人,艺体特长生46人,创造了二高奇迹。王鹤老师挥笔急就的“二高高考大捷”美篇高频传播于社会各界微信群,一夜之间点击量突破6000大关。迄今已达到18000的点击量。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美谈。
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老师,这是一个真实又生动的例子,她勤奋耕耘着这片土地,用勤劳和智慧,播种着希望的种子。“二高荣辱,我的责任。”“所有人,一句话,二高好,二高一家亲。”以张琳苹老师为代表的宝丰二高人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追求:从实际出发,从实干起步,从大事着眼,从小事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为了宝丰二高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早日实现“清北梦”,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目标挺进,向梦想健行!
(通讯员 杨杰武 陈攀峰 供稿)
责任编辑:哈哈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