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榜:“跑”出来个“活美”校园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张银旺
2018-12-27 20:20:50 |
  冬日云雾霏霏的一天清晨,在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师岗二初中)校园东侧餐厅楼建筑工地上,一位着装湛青色衣服的中年人正在“跑来跑去”。他中等个子,面白肌瘦,浓黑的剑眉,严肃而审视的表情溢满眉宇间。他时而折折钢筋,估量强度,时而捏捏混凝土,咂摸配比……
 
  这位中年人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张大榜。
 
  瞧那凝重的表情,他对这幢教育工程似乎特别在意!其实,这是他担任师岗二初中校长5年来,在已建、在建所有教育工程项目上,不计其数“跑来跑去”中的一个新近镜头。
 
  细数盘点他“跑来跑去”的足迹,全校近八十名教师和全镇七万名乡亲,绝大多数都叹为折服。
 
  就位起跑
 
  被人们昵称为“项目校长”的张大榜,已过不惑之年,言语不多,给人的印象是稳重大方,办事果断干练。
 
  张大榜,内乡师范八五届的毕业生,先后在岞岖、大桥和师岗三个乡镇的初中、教办室(中心校)担任不同的职务。从教24年来,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但有一点他始终没变,就是他心中那滚滚的兴教情结。
 
  2013年,在师岗二初中15周岁之际,张大榜接手挑起了第五任校长的担子。
 
  上任伊始,张大榜没有就职演说,而是开始满校园“跑来跑去”,人们不解,纷纷猜测:“他这是在搞啥名堂?”
 
  但他知道:师岗二初中,是在初中乡镇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属“小字辈”,是一所羽毛未丰的年轻学校,需要赴几遭“饕餮大宴”,汲取大量的“营养元素”,摸爬滚打,才能长成“大个儿”,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一流学校。
 
  可眼前学校的境况是底子相当菲薄,除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总计250间校舍和学生简易食堂、厕所外,亟待配套建设的多个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没有着落,仍是一张白纸。
 
  “我作为第五任校长,给师岗二初中留下点什么?”张大榜扪心自问。
 
  他在寻找他这任校长思想成长的土壤,也就是把师岗二初中打造成农村中的城市中学新蓝图。他思考着酝酿着。
 
  “学校这一摊子事,立马等着他打点料理哩!他能安稳吗?”总务主任陶登召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加油冲刺
 
  改变现状,迫在眉睫。学生学习技能,没有固定的地方,教师集会,没有稳定的场所,留守学生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学校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会议室等靠串房檐,打游击,这终久不是法子。
 
  张大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眉头一皱,萌生建一栋综合楼和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的念头。他转到校园西侧,脚一跺,信心满满地说:“就建在这里。”
 
  主意已定,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他随即召开校领导班子会,商议有关事宜。大家一致认为,综合楼和青少年宫的建立,无疑是雪中送炭,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说办就办。他抓住国家“薄改”千载难逢的契机,成了学校的“外交官”,三番五次地前往镇中心校、镇政府、县教体局等职能部门恳请拍板定案,办理各项手续。
 
  2015年春季,总投资110多万元的综合楼和全县乡镇为数不多的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相继如期完工,师岗二初中沸腾起来了,全校1300多名师生为之奔走相告,拊掌叫好。
 
  初战告捷,张大榜没有因此而歇脚。他感叹地说:“由于学校校舍紧张,教师住室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全校70多名教师,有三分之一以上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坚持上下班,1200多名学生,有300多名租房在校外住宿。每每看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坐卧不安哪!”。
 
  张大榜哪能坐得住?有一段时间里,他很少在办公室内,不是在校园里踅来踅去,谋划着在校园南侧学生宿舍楼南面再建一座学生宿舍楼和在校园东北隅新建一座周转楼,就是上下奔走,跑项目,争取早日动工。
 
  到2016年秋期,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投资200多万元的扩建学生宿舍楼顺利落地,正式挂牌使用,学生们笑逐颜开。
 
  跑项目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一个个完善修建项目接踵而至。领导们给他送个雅号“拼命三郎”,同行们对他戏称“大资本家”,师生们则乐滋滋地说:“张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美容师’啊!”的确,这些名讳授之于他,当之无愧。
 
  这不,他又立足园林式构图,美化校园,设施配套一处,整容美化一处,绿化带、植物园等美容景点次第登场亮相,颇为别致。
 
  2017年3月初,张大榜正在为修建学生食堂鞍马劳顿时,倏然接到母亲患病住院的消息,自己又脱不开身,就联系家里人伺候,妻子抱怨说:“作为儿女的,应当尽义务。”他规劝道:“你们耽误的是自家,我耽误的可是众多学子啊!”直到母亲出院,他都坚守在岗位上。月底,在全镇师德师风教育动员会上,师岗镇中心校校长杨建朝大张旗鼓地赞扬了他的工作作风。
 
  2018年孟春,投资近100万元,因修建学生宿舍楼和叠加校园绿化项目而缓建的周转楼才姗姗而来,但教师们的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学生简易低矮的彩钢瓦饭棚连着低矮的食堂,夏天像蒸笼,冬天似冰穴,不改观,我不忍心啊!”张大榜心事重重地说。
 
  怎么办呢?再立项,争取资金,在校园东侧修建学生餐厅楼。决心一下,水到渠成。2018年3月中旬,一切准备就绪,学生餐厅楼工程按时破土动工。
 
  目前,学生餐厅楼工程即将收官,他又自我加压,跑成了校园东南角操场改建项目,正在筹备修缮具体事宜。
 
  就这样,张大榜风雨同舟,南征北战,目标实现了!全社会五年之内向师岗二初中投入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新添校舍280间。一个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环境优雅,新颖大气的新师岗二初中呈现在世人面前,难怪师岗镇党委书记于千飞感慨地说:“现在看来,咱师岗的美景尽在师岗二初中啊!”
 
  迸发活力
 
  张大榜在做着创造宽松优越育人环境的“美丽校园”的大文章同时,还做起了培育品味少年,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的“活力校园”“大手笔”。因为有了这“东风”,也就有了学生素质养成的校本活动课程之舟破浪之时,他根据学生的专业爱好和兴趣,结合学校阳光体育、少年宫实践活动的实际,确定了两个板块十三个专题十五个科目,呼唤出一个鲜活的校本课程题材展现在老师们面前。
 
  一个机遇,一种想法,一声召集,在他的率领下,老师们开始了老虎吃天的尝试,每一位老师以敢吃螃蟹的精神,做起了教材编撰人。众人划桨开大船,一项项科目、一个个专题的初稿拿出来了。经过审查、修改、孕育、校对、发酵,反反复复,最后定稿付梓,终于使校本教材《活力校园》一书“显”山“露”水,与广大师生朝夕相处。
 
  他组织全体老师,集思广益,筹划确定了文学、书法、足球、乒乓球、棋艺、美术等15个社团,选拔了15名负责人,30名辅导老师,规定了每个社团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集中在周三下午第四节或大课间进行,要求全体师生参与,师随生动,保证了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张扬了学生们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而且也膨胀了校园特色文化氛围,增加了学校活力,让校园充满生机,让师岗二初中插上翅膀,实现不断远行和超越自我的续航目标。
 
  2018年秋期开学伊始,为紧扣时代节拍,满足学生的需求,张大榜把原有社团通过增减去留改建为10个社团,新添了戏曲、经典、软笔书法、葫芦丝四个项目,让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走进校园。
 
  可是,学校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面临挑战,在连续10多天里,张大榜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去县城,到瓦亭、岞岖,跑邓州,在县内外聘请4名专业人士,充当辅导老师,指点迷津。通过努力,学校终于在开学后社团活动如期开展。
 
  “写出来不如做出来,既然做就要做得更好,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才是好课程啊!”张大榜语重心长地说。
 
  五年过去了,他“跑”出来个大名堂,“活力校园办学特色与美丽校园的打造顺水行舟,风雨兼程,和衷共济,日益彰显出厚重的“活美”校园文化,人们明白了,热烈的点赞:
 
  “他还真中哩!”看,这所学校最现代化,校园最美,多红火啊!绽放出人大、南大、北航等一朵朵学子奇葩哩!”
 
  风景这边独好。凛冽的仲冬,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师岗二初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健康、自信、厚德、博学”、“”的文化内涵,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冬季,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
 
  师岗二初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里生活着一群群淳朴善良、热情进取的孩子们,在他们写满欢乐幸福的脸庞上,流露着张大榜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兴教圆梦的这一连串优美动听、感人肺腑的故事。
 
  好一个张大榜,让师岗二初中这颗璀璨晶莹的新星在伏牛山大地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通讯员 张银旺 供稿)

责任编辑:程航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