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幸福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李媛:创新教学 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成长

[ 东方今报] 作者:
2018-09-17 09:31:36 |

 
  一位优秀的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言传身教,带领一群孩子走向优秀。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李媛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典范作用的老师,不仅师德高尚,还影响带动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形式创新 让学生爱上阅读
 
  谈到学生现在的状态,李媛说道:“学会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以,一开始从教,我就在摸索吸引学生阅读的途径。”
 
  从1998年进入教师队伍,20年来她总结了所有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在阅读中配合一些有趣的激励模式。”而李媛的激励模式,就是每天阅读之后要“打卡”,阅读的时间可以记录在“阅读存折”中作为积分,积分多受的奖励也多,这种新颖的模式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热情。
 
  到了中年级,阅读渐渐成为习惯,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感受是这一阶段要关注的重点,李媛又创立了“阅读漂流本”。“漂流本”在学生之间传递,记录着每一位学生对某一本书的感悟,“漂流本”传一圈,等于班里同学每人看了四五十本书,阅读效果呈几何式增长。
 
  到了高年级,李媛又定期举办阅读沙龙、读书推荐会,让同学们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学生的成长是相互影响的,在学生中形成爱好阅读的氛围,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文化,感受语文的魅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初衷。”李媛表示。
 
  创新“习作评价”模式  让学生有的放矢
 
  习作是语文的重头戏,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面对这个难题,李媛把学生的习作本抱来仔细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找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研读课标,针对问题制定合理的指标,建立习作评价标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扶到放,教给学生自主批改、自主评价的本领。”
 
  记者看到在李媛设计的一张五年级第一单元习作核心目标评价表中,就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档,然后才是综合评价。对核心目标“语句通顺,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事件的过程要写清楚,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等”都有具体而清晰的指标,学生写作有了方向,老师批改也有了依据。
 
  找到着力点,学生写作水平飞速提高。李媛所教的班经常有学生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作品。李媛创新的“习作评价模式”也得到了二七区教研室的认可,并在全区推广。
 
  像“妈妈”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
 
  李媛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陪伴着学生成长。同时,她还像“妈妈”一样关爱着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成长,是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业很重要,人格形成更重要。”在工作中,李媛关注学生平常的一点一滴,无论是缺点还是闪光点。
 
  有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李媛对他始终放心不下。这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个性自我,不懂得如何与身边的人交流。“和认识的人见面,他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装作没看见,迅速溜走;一种是一头撞上去,简单粗暴。”
 
  为此,李媛召开以爱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学会关怀和包容,学会接纳与众不同的学生。在课下,李媛也经常找机会和这名学生交流。
 
  在李媛的坚持下,这个学生终于有了改变,慢慢学会了怎样和身边的人交流。在一次读书会上,他甚至向同学们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如今的李媛老师已经是小学高级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还获得郑州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中获部级优质课,参与研究的多个课题获得大奖。
 
  二七区幸福路小学校长胡建玲说,李媛老师是一位师德高尚的人,更重要的是她以身作则,带动了一大批年轻老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责任编辑:徐晴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