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就不累----我是商丘工学院辅导员王利梅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陈明
2018-08-11 13:09:20
|

2007年9月我踏入了商丘工学院,一呆就是11年,所带学生从2007级到2015级,横跨80后、90后、95后,他们伴随我开启了11的辅导员“工匠路”,从新路----辛路----欣路----心路。
新路,捉襟见肘。2007年到2010年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9月份工作的我从校园到校园,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更要迅速完成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作为专科生的他们有“桃花庵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的表演类学生,也有“满堂空翠如可扫,赤诚霞气苍梧烟”胸中有丘壑的美术类学生。他们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给我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工作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让我忙的“脚不沾地”。我的工作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但商工大家庭并没有因为我暂时的落后而放弃我,相反在我工作最低谷的时候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这种包容和鼓励让我泪湿衣襟,感恩之情,感恩之意油然而生。
辛路,百端待举。07届学生远走高飞,我一路返回。2010年到2013年是我带的第二届学生,被称为“和尚班”的全男生班级。我开始俯下身子走进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对学生的爱心、真心、耐心都实实在在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中,我深知你想要学生怎么样对待你,你就要怎么样对待学生,学生和自己喜欢的老师是互为阳光的。
欣路,乐在其中。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2013年9月我考入了河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我也没有想过要离开我喜欢的辅导员工作。2015年带着对辅导员工作的初心我又重新回到阔别两年却挚爱一生的辅导员岗位。因为喜欢,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坚守!
心路,不二法门。2015年到2018年是我带的第三届学生,也是大学校园进入“微时代”的时间段。对手持智能手机的莘莘学子而言,“三屏合一”与“智能手机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工作中我充分运用新媒介、网络评论员队伍,党员之家等平台,将学生“一网打尽”。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大学生”三元互动平台工作新模式实施效果显著,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机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11年来,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疯狂,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如果说汗水是一种财富,可能我早已身缠万贯,这种富有是精神上的享受,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从事辅导员工作11年了,你累吗?----“热爱就不累。”辅导员工作多年的坚持于我自身而言就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俯身下去我似乎是在原点,但是我的高度已不同往日。而辅导员的身份则带给我无限的充盈与快乐,我也会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呵护一路花开!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