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记西簧乡初中最美教师程明先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张刘成
2018-06-18 20:53:50
|
她,没有惊人的业绩,只有平凡的琐事;她,没有显赫的荣耀,只有默默地奉献。她就是淅川县西簧乡初级中学最美教师程明先。
她原来在乡村任教,在1996年全乡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她主讲的《唐打虎》一课,得到乡教研员和乡中校长的一致好评,并在第二年把她调到乡中,在她看来就是鲤鱼跳到了龙门,她很感激并珍惜这个机会,于是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在这个信念驱使下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从2004年至今一直教九年级,这么多年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名教师,她深深明白没有扎实、深厚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地知识结构;没有较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这一光辉的职业。因此,她必须先“育己”。
首先,她注重“洗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向人性化、人本化回归,教学方式由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探究性学习。面对这些变化,她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努力做到自己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导,主角转变为探究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特别是淅川县教体局在全县倡导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后,她更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其次,她积极“充电”,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新课程不再局限于学科,而是向跨学科综合发展。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她刻苦钻研,虚心求教,拓展自己的学科范围,纳百家之言,兼收并蓄,不断充实自己,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新课程具有“理念新、内容活、资源宽”三大特点。所以她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探究教法、学法,能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特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充分地把“导”、“学”、“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她充分利用多媒体,自己亲自在网上下载资源并亲手制作课件。当学校的多媒体换成一体机后,她并没因为自己年龄大而放弃,反而和年轻教师一样积极地学习,生怕自己落伍。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她从教二十多年,一直兢兢业业,踏实苦干,多年来的教学积累,让她的教学自成一家,自有风格,所以教学成绩一直很不错,尤其是2014到2017年她所担任的九(二)班语文在中招考试中连续4年都是占级段第一。可她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向同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才上岗的教师热情的帮扶。正是她的热心和诚心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有美女老师亲切地叫她“程妈妈”。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她也十分注重“师范”作用,给年轻教师树立榜样。一名老教师有如此热情,如此认真的工作态度,实在是很难得。
工作上她任劳任怨,并不因为自己是老教师拈轻怕重,反而像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那里搬。2013年的秋天刚段考结束,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有事,不担班主任了。领导找她谈话想让她接住。她清楚九年级班主任升学压力大,也清楚领导的难处,自己也是一个干多年的老班主任,就二话没说接了这个重任。2015年五一假后,校领导突然找她让她代九(三)班语文,原来我校九(三)班语文老师因怀孕早产请假了,她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她自己担着一个班的语文课,又是毕业班,且临近中招,经常考试,改卷任务很重,而语文卷子又不好改。其他几个老师要么是才上岗要么是校领导,从外面找一个哪那么容易,不能耽误学生,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了,保质保量地把两班学生送毕业。2015、2016年两季学生开学时,由于九年级开学早,上面分的老师还没下来,可还缺一个语文老师,后来学校领导又找她让她担两个班的课,就这样一天10节课她一直担到上面分下来老师为止。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最会“哄”学生的老师,校长多次在会上夸奖她,并让其他老师向她学习。再调皮的学生到她班里都变得听话了,也喜欢上她的课,这是啥原因?用她的话说,其实,很简单,以“爱”赢得学生心。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强,就像小鱼身上有很多乱刺。如果我们对他们不是真诚的关心、呵护,而是随意讽刺、嘲笑,他们定会让你感到棘手,就像吃进嘴里的一块满是乱刺的鱼肉,让你咽也咽不下,吐也吐不得。所以,她经常对学生施以爱心,引导他们学会将心比心地反思,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她深深地明白,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她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在她的影响下,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温驯起来,倔强的学生头也开始耷拉下来,仇视的目光也变得感动起来,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2014年她班有一个学生叫徐卓,在八年级是“校霸”曾有一次因为打群架赔给对方医药费一千多元,在她接住这个班后,她发现把他制服了全班就好管了,于是找他谈了几次话,她发现徐卓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坏,他的骨子里也有想学好的意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在她的督导下,徐卓违纪次数越来越少,她看时机成熟,就大胆地任他为班级的纪律委员,后来又选他当班长,班级管理风生水起。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平时的各阶段性学习考试中遥遥领先。
她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她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生经常产生厌学、逃学、甚至想辍学的念头。对于这些所谓的“差生”,她认为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她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她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跨进学校的大门。
她用她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学生上高中了,一些家长还会经常打电话,跟她谈孩子的情况。有个学生毕业考上“一高”后,在原来班级QQ群里评价她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道酬勤。正是她的辛苦努力,她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质量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可她不骄傲,更不摆老教师的架子,她说她会永远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保持一颗不衰老的心“与教俱进”!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