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山:一位退休老教师的书法情结
[ 南都晨报]
作者:
2018-04-10 11:54:08
|
苏子山,一位77岁的退休老教师,南阳市书协会员。自幼喜爱书法,一生与书法结缘,2001年退休至今的17年间,依然笔耕不辍,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春暖花开时节,笔者慕名前去苏子山住处,对其进行了拜访。
见到苏子山老师时,他正在自己的书房里书写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这是一副楷体书法作品,只见苏子山笔力十足,笔法精妙,字字爽人眼目。见到笔者到来,苏子山放下手中毛笔,急忙沏茶,与笔者畅聊起来。
苏子山1941年出生于宛城区瓦店镇的一个叫常楼村的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后的第二年,九岁的苏子山有幸进入学校上学,并于1955年小学毕业。1958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历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等职。1968年,苏子山光荣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民。“由于我上过学,还当过兵,有一定的文化,1971年春季开学时,被安排到本大队的学校,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苏子山回忆说。
苏子山上小学时,就非常喜爱书法。“上高小时,有位叫翟建武的老师,他上课的板书非常优美,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欢上了书法。后来到了部队,我在训练之余依然抽空练习书法,并且进步很大,所在连队的一些板报和标语都让我写。”回想当时的情景,苏子山甚感自豪。
自从当上了民办教师,苏子山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他一边教学,一边回家干农活,一边又抽空练习书法。“真正与书法结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参加了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一个书法培训班。在这个培训班上,聆听了名师大家的书法电视讲座,第一次临摹了颜真卿的‘多宝塔’,最后的考试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苏子山骄傲地说。正是这次培训,让他的书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988年,苏子山由一名民办教师转正为一名公办教师,并于2001年光荣退休。从教30年来,苏子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退休后,由于子女在城市工作,苏子山搬到了城市居住,从此也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练习和探究书法。苏子山说:“我这一生,尽管对书法情有独钟,但只是业余爱好,也没想过成名成家。但凡学校或社会其他单位、个人有需求时,我都会加班加点帮忙去写。”的确,苏子山一生喜爱书法,五十年多来,他与笔为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用笔写字,奉献社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写的“乘东风驾火箭、大干快上”等标语口号,到今天的“中国梦,我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部队的连队写到营部、师部;从学校写到镇政府,从本村写到外村;无论是哪家有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写对联,还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写标语、写板报,他都乐于帮忙,从未讲过报酬。
“人老了,总想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想来想去,别无所能,只有写字了。”苏子山动情地说。为了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家风,退休后,苏子山决定每天抽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写《朱子治家格言》,凡是有人想要,他都免费送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苏子山已77岁高龄,但他依然有着一颗年轻而又充满激情的心,依然用他一生所喜爱的书法造福他人,奉献社会。在此,我衷心地祝愿苏子山老师的书法艺术之树常青,更祝愿他的晚年生活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