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樊明:最好的师生关系是相互成全
[
大河报
]
作者:
2017-03-15 08:37:56
|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3月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个报告厅里,经济学教授樊明带着24名本科生举行了师生合作专著《教育、劳动市场表现与教育政策》新书发布会。这也是该校就业指导处主办的“创客堂”的第17期活动。
多名参加新书发布会的同学表示,这本新书值得关注,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樊明教授身体力行的教育创新之路。
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
台上,新书的学生作者统一着装,依次为大家讲解自己负责章节的核心内容。一张张青春自信的脸庞,一个个有理有据的观点,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创新思维。台下,同学们兴趣十足,感叹没有白来。
一名教授和24名本科生合著,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新书?
该书主题是讨论我国的教育政策。学以致用自古以来为中国教育者所追求,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在劳动市场有良好的表现,这一思路可反过来审视教育本身,即今天的教育是否真正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劳动市场有良好的表现。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话题。
樊明教授和学生们为了把这个话题说清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全国20个省市区进行问卷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17978份,受访者包括城镇居民、农民工、民村居民、企业界人士等。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创新能力有助于改善就职者的劳动市场表现;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有助于改善就职者的劳动市场表现;要谨慎推进政府组织的针对农民工的培训等。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曾湘泉教授说,这是一本谈教育更是做教育的书,这本书的研究过程本身也是在探讨教育。中国的大学只有切实培养出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一条充满希望的教育创新路
樊明教授带着本科生写书已不是第一次了。
本着“凡非原创,概不入书。观点可以不正确,但不可以不原创”的原则,从2008年开始,师生们至今已合作了8本专著:《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收入分配行为与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对策》《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教育、劳动市场表现与教育政策》。
这8本书,本本探讨的都是现实问题、热点话题。
樊明说,我很欣慰,因为通过写书改变了一些学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享受研究、享受发现。不是每位老师都要教学生写书,但一定要教学生创新;也不是每位学生都要学习写书,但一定要学习创新。老师只要有创新教育的理念,都可以自己个性化的方式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中去。
参与写书的学生也都受益匪浅。田志浩说:“写书十载,樊老师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老师无私奉献,而是师生相互成全’;一年忙碌,我体会到‘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文婷说:“难以忘记,在青海做调查时那湛蓝的天空;难以忘记,与老师争论问题时的面红耳赤;更加难以忘记,彻夜改稿的老师疲惫又坚定的身影。是樊老师为我开启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激励我不断前行,不断成长,最终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我还会继续努力。今年已经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关于农村扶贫和土地流转的调查,未来我的学生和我还有两部新作将问世,十全十美。”60岁的樊明教授说。
责任编辑:xwzb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