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用生命践行“师范”二字:记周口师范学院校友张伟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岳远征
2014-03-25 09:50:47 |

  这是一种坚守,简单而平凡;这是一种奉献,简单而平凡;这是一种担当,简单而平凡;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形象,却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信仰,却简单而平凡;这更是一种价值,却简单而平凡;这就是教学为人,却简单而平凡。近日,一个伟大的名字和其感人事迹在豫东大地传颂,他,就是周口师范学院1994届毕业生张伟。

  3月20日上午9时许,周口郸城县秋渠乡南街一处破旧的小院里,2000多名师生、群众自发前来送别一位42岁的校长。他用了数年时间,让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连年倒数进入全县前三名;他婉拒民办学校20万高薪聘请,专心干好自己的“良心活”;他工作20年、结婚19年,始终住在学校两间简陋的宿舍内,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家里没有像样的东西;他当上校长后,在学校后勤打零工的妻子希望能给自己每月250元的工资涨一点,被他坚决拒绝……

  他,是秋渠乡一中的校长、周口师范学院1994届毕业生张伟。数日前,他突发脑溢血,累倒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再没能醒来。

  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当刚接手“秋渠乡第一初级中学”的时候,学校才100多人,破落的院墙,荒凉的操场,根本找不到一丝生机。朋友都劝他不值得还劝他别干了,这样的烂摊子谁愿意接。但张伟还是坚持接了下来,“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他说:“我不做这个校长,这个烂摊子不会有好校长了。这个学校再这样下去就要倒闭了。我接了以后,好好干,邻居亲戚都方便了,都不用去城里上学了,不用奔波了。”

  张伟当上了校长了以后,从自己做起,办事认真,流利。他从不按作息表来,每天第一个起床,自己拉响学校的起床铃。自己的家离学校200米,为了方便自己办公,就直接搬到了学校。狠抓业务,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己备课、上课之外,还要认真听其他老师的课,帮老师分析课,和同学们交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学到最好。

  他最好的朋友、大学宿舍的兄弟曹挺进说:“从他当校长到去世,始终在冲刺,像马拉松一样,跑出来速度,却没有跑到终点。”

  1999年,高考扩招的时候,张伟完全有机会进城任教,但他还是坚持留了下来。他说:“对于进城已经麻木,习惯了这种生活。”而他的习惯就是每天五点多起床,一直忙到凌晨才睡下的生活。”一处只有两间的房子,一个和妻子结婚时的柜子,一张床,一个电视机就是他家全部家当的生活。

  张伟除了每天上课以外,检查各个方面,听老师讲课,接待外校的考察,学习党的精神,始终跟随党的步伐。还处理学校大大小小的事,修建学校的每个角落。晚上和其他老师一起值班。每天在临睡前还要做今天的工作总结的日记。当一个个工作总结的本子、一张张证书、一块块荣誉奖牌展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被这个校长感动了。那包含了多少张校长的汗水和心血,包含了多少他对于学生的爱,对于这个学校的情。舍小家而为大家,张伟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一切。

  一个普通的人做的普通的事情,但很多人做不到。“他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认为他做的事很平常,但是他坚持了这么多年。”张伟大学同班同学、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王小燕说道,“他上学的时候,就很有个性,从来不盲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将来

  在秋渠一中的黑板报上,我们看到了以《我心目中的张校长》为题目的一篇命题文章。厚厚的全校的作业纸上写满了对于张校长的爱戴和不舍,泪和血在纸上流淌。那是最沉重的情和最痛的不舍。其中有一位叫王增禄的老师,写道:在自己父亲得病急需2000元而借不到时,张校长直接凑了2000元给送了过去。自己的妻子调到这教学,更是张校长一次次的写申请才办到的。张校长对夫妻二人的恩情,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一定要把张校长的未进行到的教育工作进行到底。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王老师几度落泪,以至于到最后泪流满面,放声痛哭。在最下的署名写着:“同事、战友、兄弟王增禄”。

  朋友也劝过他休息休息,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拼命工作。锻炼少,工作压力大,使他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长年的熬夜和劳累,身体越来越不好,直到3月17号累倒在办公室。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秋渠一中的时候,能感到浓浓的忧伤笼罩着整个校园。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棕色大杯子,这些就是张校长办公的所有东西。外面的黑板上写着去世当天他写的一行字: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将来。他是该校担任时间最长的一任校长,10个春秋他始终坚持在马拉松的战道上,全力前进。通过努力,秋渠乡第一初级中学现在已有1100多名学生,并被评为县级“窗口”单位。每年都有县里的学校来考察,每一次张校长都认真准备。在郸城县一高的农村初中录取率中,秋渠一中的最高。张伟实实在在的用心去做,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胜利!张校长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已经深刻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心里。他们将带着张校长的精神一直坚持,秋渠还有未来!

  容宛在,斯人已逝

  3月15日,张伟与同事、工人一起整修校园的水泥路,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多。16日一大早,张伟就又起床开始忙碌。当晚10点左右,因为处理一起学生矛盾,他再次忙到次日凌晨1点多。而后,他回到校园和另一位老师一起值了一夜的班。到17日晚上8点前后发病,张伟已经连续两天没合眼了。

  “17号凌晨,我们在值班室的时候,他说让我休息会儿,我没答应,催着让他休息,结果俺俩谁也没睡,除了固定巡视外,就在值班室商量将来的工作。”当日与张伟一起值班的王增禄老师说,这是他最后一次与张校长一起值班。

  昨天上午,记者在张伟办公室的工作日记中,看到了他最后一天的工作记录:“3月17日,教师例会。一、做好月考准备工作,二、各班做好‘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演讲工作,三、加强学生纪律教育……”

  在这一页的最下方,他还写着:“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赴兰考考察,指导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记录中的教师例会,已于17日下午5时召开。当晚7:53,秋渠一中党支部副书记张洪涛接到张伟的电话:“赶紧来,我不得劲……”

  张洪涛立即赶到办公室,发现张伟已经倒在办公桌上。当晚10时许,张伟不幸离世。

  其实早在去年,张伟就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但他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张伟的同学吴光远告诉记者:“有一次同学聚会,我劝他说,都过40岁的人了,犯不着拼命干工作。可是张伟却不这么想,他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人家把孩子、把下一代交给咱了,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

  曾担任张伟班主任的周口师范学院公共艺术和职业技能教学部主任王伟说,“他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集体的事都很积极,整体素质比较好”。这句话道出了张伟的质朴、踏实、忠厚。王伟老师回忆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张伟从没有请过假,这与他后来的守时,守信是分不开的”。对于自己的学生英年早逝,她很痛心。本来说好的今年春节时同学毕业20年聚会,张伟却成了大家的一个遗憾。老师给自己的学生做了一首诗,“昨日音容今犹在,今闻噩耗心伤悲。白发不忍送青丝,遥忆哀思柳作别。”白发不忍送青丝,一个刚刚42岁的学生去世,老师实在是不忍送别!

  王小燕红着眼睛,强忍泪水,凝噎着说“当听到这一消息时,大家都难以置信,赶紧打电话,最后却不得不相信。他这些年太拼了。有时候觉得他挺自私的,他现在42岁,作为男人是最好的时候,但是他成就了这个地方的孩子,他耽误了自己的家庭。”

  3月20日,爱戴他的学生来了,以前的同学来了,学校的同事来了,教育部门的领导来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来了……2000多人从张伟家不大的院子里,一直延伸到胡同口。

  “三尺讲台安身立命,一腔挚爱播地洒天。”简易肃穆的悼念棚前,这副挽联让不少人流下热泪。“张校长,你怎么就走了呢?我们离不开你啊……”学生们的哭泣声此起彼伏,声声呼唤令人动容。

  1公里外小拐村60多岁的于大娘专门来到现场,抽泣着说,自己的3个孙子都在秋渠一中上学,“张校长是个大好人,对孩子们可好,咋说没就没了呢?”

  生为教育来,死为学生去

  长流满眼泪

  不敢放悲声

  剜却心头肉

  不换亲弟兄

  美德传千里

  爱心献学生

  秋渠一杯土

  自此万均重

  2014年3月17日夜怀张伟

  张伟去世那天,他的同班同学曹挺进从医院凌晨3点回来,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伤痛写下了自己的感慨。

  女儿张晗在致父亲的悼词中说到“爸爸,春风不语,天地含悲。您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对亲朋好友的深切眷恋,对您热爱的教育事业的不舍离我们而去了。但在我心里我还是十万个不愿意承认:您已永远的离我们而去。

  爸爸,您饱经沧桑,不屈不挠;您兢兢业业,一身正气;您谦逊善良,热爱学生;您和蔼可亲,教学有方。您教我们孝亲敬老,您育我们好学向上;您指引我们踏书山坎坷,您引领我们渡学海茫茫;而如今,您的学生正面临着中招,您的女儿面临着高考,您却和我们阴阳两隔,叫师生何不哀痛欲绝?叫女儿如何不痛彻心扉?叫母亲如何不撕心裂肺?叫亲人如何不泪湿衣衫……”

  儿子张霄在《我心目中的张校长》中写到:“在我心中,有一个人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无人可以取代他在我心中的地位。虽然他走了,可我心中,还是有他……”

  周口师范学院2012级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李丁丁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校长的一生奉献给了秋渠的学生,他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奉献,教会了我们‘师范’二字。”2012级新闻与传媒学院杨培成说“人民的好老师,学生的好爸爸,我们的好学长、好校友,他舍小家为大家,值得所有人敬佩。”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兰考考察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毋容置疑,张伟校长是焦裕禄精神的忠实践行者,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又一标兵。

  张伟是继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之后我校涌现出来的又一名优秀毕业生代表,他处于最平凡的工作岗位,却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用生命践行着“师范”二字,为母校赢得了赞誉。虽然走得匆忙,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校师生都应该弘扬他那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策划/侯捷 彭榕  编审/苏光鸿  撰稿/史娅娅 刘苗苗 谢丽萍 麻辰逸 于佳鑫 )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