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杨合兴:用“颈托”托起快乐课堂

[   漯河日报   ] 作者:
2012-06-21 15:16:49 |
  他年近花甲,身患“众”病,才住院几天就饭吃不香,觉睡不甜,心放不下,最终戴着“颈托”走上讲台。他就是郾城区裴城镇二中教师杨合兴。
  
  戴着“颈托”上课堂
  
  杨合兴,今年57岁,在教育领域一干就是三十七年。他工作严格认真,认真钻研业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大显身手;他不断创新,自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录音机、投影机、电脑和打印机等)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所授课程生动有趣,任务教学突显,合作探究充分体现,是区乡镇学科带头人。
  
  如今,他患高血压已有六年,尽管每天坚持服药,病情仍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并发症,以致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使得右上下肢麻木,疼得连板书都写不好,他不得不住院治疗。想到毕业班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他在医院做了短暂治疗后就出院上课。带着颈托的他出现在学生面前,感动了无数学生。
  
  对学生关怀备至
  
  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让学生能喝到充足的茶水,他坚持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为学生烧水。清晨,学生一进教室就能看到几瓶开水摆放在堂台上。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他每学期都要利用假期挨个走访学生家庭。他曾骑自行车在两三天内跑遍裴城、新店、龙城和阴阳赵四个乡镇,加强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忠孝难两全
  
  杨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难免忽略了家庭。他的老父亲年过八十,因重病三次住院,他都是晚上在病床前,白天出现在课堂上。2010年,他父亲病重,他也由于长时间不分昼夜在城乡间奔波,最终病倒,父子二人同住一间病房。学生们知道后坚持要到医院里探望,被他谢绝了。后来,学生自发一角一元地捐了七十二元,连同慰问信送到病房。年终,他父亲离开人世。老人家弥留之际对他说:“我就这样了,你去吧。有这么多的好学生,爹为你自豪。”
  
  党徽发出耀眼的光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处处事事做楷模,在赈灾、助残、救困和危急关头都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六年前,裴城村有个小学生小锋,父亲在车祸中大脑严重受损成了废人,母亲因此弃父子二人而去。一次,不懂事的小锋捡起地上的农药瓶误认为是饮料饮下,最后因重度农药中毒住进医院。从朋友处得知消息的杨合兴前后两次捐款共1000元以解孩子燃眉之急,而他当时的月工资只有500多元。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说,“谁遇到这事都会挺身而出的”。
  
  他的人生有痛苦,有磨难,有奋斗,有欢乐,也有回报。1980年,他被当时的郾城县团委首次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1983年,他所带的班级在中招考试中获全乡镇英语平均分第一名;1989年,他所带的班级获郾城县高考理科英语第二名;1989年和1992年,他被评为县模范教师;他辅导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英语竞赛中屡次得奖;他在国家、省级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三篇;他在市县级优秀教学论文和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奖;2008年,他被授予区“教学能手”称号。
  
  面对这么多荣誉,他说,“我的经历极为平凡,只是在尽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与楷模根本不能相比,我只能更加努力。”潘范学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