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河南一民警连续十多年捐资助学 临终委托朋友捐赠10万元

[ 东方今报] 作者:
2019-09-04 10:07:07 |
  日前,焦作市公安局收到一封捐赠证书,从而揭开一个感人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了警徽背后一种无疆大爱和奉献之心。在生命倒数的日子里,焦作市公安局中站分局民警申冬生委托朋友,把自己的10万元积蓄捐赠给河南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希望能帮助更多战友。□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米方杰 通讯员 孙雅琼/文图
 
  生前心愿:把这笔钱捐赠给英烈基金会
 
  从警23年,申冬生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虽然常年面对病痛折磨,但他没有退缩,选择默默坚守和奉献。
 
  今年2月20日,这位主动加班的“拼命三郎”终于“下班了”。因病重医治无效,申冬生与世长辞,英年43岁。
 
  申冬生走了,他的故事并没有中断。
 
  8月23日,焦作市公安局收到来自河南省英烈基金会的捐赠证书。就在当月,该基金会收到来自申冬生的10万元捐款。看到证书那一刻,无数战友又一次流下热泪。
 
  那是2018年年初的一天,因旧疾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申冬生正住院接受治疗。同学兰美华和王雨生前来看望。“冬生见到我们后,说出了一个心愿。”兰美华记得,申冬生说希望在离开人世前,能捐赠给河南省英烈基金会一笔钱。
 
  “你现在病这么重,筹钱看病还有困难,为什么这么做?”朋友们不解,也没想那么多,都劝他安心养病。
 
  今年1月,病重的申冬生躺在家中无法下床,就把同学兰美华和王雨生叫到身边。
 
  “那时候冬生说话已没了力气,他强撑着拿出手机,给我转了10万元。”兰美华还记得,他忽然想到了这笔钱的用途,当时悲痛难忍,双手颤抖。
 
  申冬生说,这是他多年的积蓄,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最后的心愿让两位同学务必帮他完成。
 
  2月20日,申冬生走了。捐款的事,申冬生拜托给同学,为的是不要张扬。之后,兰美华一步步联系,办理相关手续,最终在今年8月成功代表申冬生捐赠了10万元。
 
  “如果不是那张证书,这件事就只有两名好友和少数家人知道。”采访中,一名焦作市公安局民警含着热泪告诉记者。
 
  乐善好施:连续十多年向社会献爱心
 
  10万元,病重时不舍得花,去世前非要捐赠,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其实,特别熟悉申冬生的人,并不感到意外。
 
  “申冬生是一个极其节俭的人,花钱特别仔细,买个菜都要记账。”中站派出所一民警回忆,没见过申冬生花钱大吃大喝,没见他买过什么好手机、好衣服。
 
  “申哥,家里电视那么小,不能买个大的?”“啥年代了,家里连个WIFI都不舍装?”有人也曾开玩笑似的质问:“平时存的钱到底花哪了?”
 
  “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更多人带来希望。”朴实的答案,就埋在申冬生心里。
 
  申冬生家里姊妹多,小时家境困难,他努力学习,最终走进公安队伍。经过磨砺的申冬生知道,困难家庭的孩子成长不易。当时,年轻的申冬生有了收入,但他没去改善生活,而是默默养成一种习惯:尽最大努力资助一些困难家庭的子女。
 
  中站派出所民警张海洲是申冬生的老同事,他记得2001年的一天,申冬生曾带他前往一个公益单位。“申冬生挑选了两个困难学生,当时填了表,计划长期资助。”
 
  “我当时不理解,因为那时工资很低,长期资助需要很大的花费。后来我发现,这是他的一种无疆大爱。”张海洲说,从2001年起,申冬生就开始资助两名贫困学生。
 
  “10多年前,有一次冬生提起要资助一个辖区的小女孩。”申冬生的大哥申焦生告诉记者,大概在2005年,中站辖区某村有一个小女孩由于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申冬生走访时发现了情况,开始资助。后来,申冬生向家人提起此事,只是因为自己非常忙,希望家人有空多代他去看望。
 
  “我知道他还救助过家住在工业路的一个贫困学生。”“他当社区民警时,资助过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到底申冬生悄悄资助了多少贫困学生?已经无法准确统计。通过同事、朋友们的点滴记忆,曾经的一幕幕让人深深敬佩。
 
  除了乐善好施,申冬生还有一个优秀品质:知恩图报。大概在2005年,申冬生就出现了病情。到了2010年,病情已经有些严重。申冬生患病期间,河南省公安厅和焦作市公安局领导多次看望慰问,河南省公安英烈基金会每年都为其发放慰问金。此外,焦作市公安局也一直开展慰问帮扶,让申冬生感受到了来自公安大家庭的温暖。
 
  申冬生离世前,曾对家人说过,组织上这么多年为他付出了太多,为英烈基金会捐款,也算是一种报答和感恩。
 
  拼劲韧劲:公安业务尖兵一生谱忠诚
 
  虽然先后在公安刑侦、社区等多个岗位工作,但所有同事对申冬生的评价基本一致:他对公安事业无比忠诚,身上有一股拼劲韧劲。申冬生多次被评为焦作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先后获得过“焦作市公安局抓捕工作突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
 
  提起申冬生,很多民警眼角微红,好战友冲锋拼搏的一幕幕,似乎还在眼前。
 
  2008年,一名男子在中站辖区连续盗窃后逃窜。当时申冬生主动请缨接手案件,马上前往豫北地区展开抓捕。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很强,一直四处躲藏。“冬生干起工作不知疲惫,在安阳、鹤壁等几个城市一直追,得到线索就分析研判,然后再出发。”同事闪秋林说,最开始两天两夜,申冬生基本没休息,眼里全是血丝,生怕因为放慢脚步而贻误战机。
 
  案件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警方判定嫌疑人躲藏在安阳某村。申冬生咬紧牙关,带头彻夜蹲守。“实在熬不住了,轮班时趴在方向盘上歇一会,饿了就是几块饼干了事。”闪秋林说,“申冬生这种敬业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在他的影响下没有一个人退缩。”
 
  终于等到嫌疑人出现了,申冬生第一个冲上去,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确实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但是面对犯罪分子,申冬生是个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2000年年底,申冬生从一起案件中发现了一名在逃人员的信息。通过近半个月的摸排,最终确定嫌疑人躲藏的位置。那一次,还是申冬生带头抓捕。当天中午,申冬生带队在一家饭店走访,没想到嫌疑人正在店中。看到有情况,嫌疑人趁着人多悄悄从饭店下楼,然后绕到后院想逃窜。
 
  “在饭店二楼,申冬生没有一点迟疑,打开窗户竟然跳了下去,扑倒了嫌疑人。”一名同事回忆,当时申冬生扭伤了腰部,可他不以为意,直说抓人最关键。
 
  申冬生的感人事迹,同事们说:“讲不完。”
 
  如今,申冬生走了,大家再也看不到他拼搏的身影,看不到他善良的微笑。然而,他的捐款将救助更多民警,无数战友早把申冬生永远放在心中,永远激励自己前进。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